学海遨游望无涯,书山爬久思捷路。读书求学到一定的时候,就想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直取要害。当年孔子弟子子贡就是这样问学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今天,如果有人问,有一篇可以终身携带的文章乎?我推荐苏轼的《前赤壁赋》。先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文章表面是写一次记游:苏轼和游客在江上遇到了美景,非常陶醉。后有个吹箫的人,声音吹得很悲凉,结果把苏轼也带进了悲伤的氛围中。他就问那位吹箫人为什么要吹得那么悲凉。那人说,英雄人物建立的功业,在世上转瞬即空,我小人物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如此。苏轼用水和月的看似失去而实际永存来宽慰他。那位客得到了宽慰,最后变得通达,畅饮大醉。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本文其实就是记录他本人思想的突破和超脱。苏轼当年由于“乌台诗案”,差点被砍头,被贬到黄州。从鬼门关上走了一趟之后,他思想到达一定境界。本文表面所呈现的东西,其实是被苏轼设计过的,导演、编剧、主要演员(吹箫客也是另一个苏轼本人,传统的赋就是一问一答)都是他自己。他精心设计了一场戏:前面赏美景的场景,就是指他人生曾遇到的欢乐场景,高光时刻;设计吹箫客的悲伤和困惑,就是指他本人所遇到的。后来苏轼给吹箫客的答案,就是给自己的答案;吹箫客走出困境得到超脱,也就是他本人思想达到的境界。戏的主旨就是我苏轼曾经快乐过,后来遇到了痛苦,现在把它化解掉,获得了更大的快乐。
文章有文本意义,还有读者意义。读者读了之后,应该找到相对应的地方。当人生遇到顺风顺水、和和美美的时候,也就是本文在开篇所描绘的场景。
然而生命之舟航行于浩瀚大海难免会遇到风暴,困境和磨难接踵而至,就对应了那位吹箫客的困惑和苦闷。
当我们最终挣脱挣扎,化解痛苦,走出低谷,活出崭新的自我时,就对应的文章的结尾部分:生活平静,太阳照常升起。
读者应读出这是人生的三幅场景,也是三个阶段:由乐到悲,再到化解痛苦之后获取更大的“乐”。当你在享受幸福的时候,看苏轼是如何提醒的;当你在遭受不幸的时候,看苏轼是如何化解的。读完此文,希望从中受益,把此文随身携带,你的人生之路,即便是有坎坷,也能把它走成大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