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史上最强诗词天团这部超经典大语文纪录片
TUhjnbcbe - 2024/2/27 16:02:00

米粒妈

暑假已经接近尾声了,学霸妈妈哭着喊着不想开学,普娃妈妈掐着算着期盼开学。一个假期就能感受到世界的参差

小学生的假期,米粒妈觉得最重要的是张弛有度,抓得太紧,孩子不配合,放得太松,家长不甘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娃开开心心把知识给掌握了。

这就是为什么米粒妈总是挖门盗洞给大家搜寻各种纪录片、动画片、宝藏节目资源。

就拿大语文来说,语文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火候不到,速成不了。但是光靠海量读书,孩子也会有“视觉疲劳”“审美疲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大语文纪录片。

之前米粒妈给大家安利过很多

比央视还会整活!带娃穿越古今,这部大语文短片赶快追!

排队核酸的碎片时间,又涨知识了!这部大语文纪录片家有小学生必看!

学好大语文必看的7部高分人文纪录片,解决你的疫情剧荒

8部古诗词动画+综艺免费看,大语文的前提是学好古诗词

这部9.7分的大语文纪录片,等了三年终于回归了!

吐血整理到凌晨3点!了解历史大语文,看这20部封神的纪录片就够了!

豆瓣9.4!央视一出手,就是大语文学习的范本

看纪录片,全家人一起,氛围轻松愉悦,还能边看边讨论,孩子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也会更好。

今天米粒妈给大家安利的这部纪录片可厉害了,去年我就强烈推荐过《陪李白泛舟,看杜甫跳舞,这部大语文纪录片,竟然这么教孩子读诗!》,心心念念,今年终于盼来了它的第二季、第三季,我赶紧带米粒看起来,不得不说,还是熟悉的味道。

好啦,我就不卖关子了,这部纪录片就是《千古风流人物》。

第一季26集,讲述了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辛弃疾,曹植,柳永7个人的故事。

重磅上新的第二季、第三季,又分别带我们领略了陆游、陶渊明、李煜、白居易,以及苏轼、李清照、欧阳修的传奇人生。

这些都是书本上出镜率最高的名家,也是各种考试中的常客。

不夸张地说,这部纪录片拍摄、讲解得非常细致,一个诗人/词人会用2-4集的篇幅去介绍,把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履历梳理一遍,不只还原了历史,我们还会对这些名家不同阶段的诗词,有更深的感悟。

一部纪录片看完,历史也串连起来了,文常也不用刻意死记硬背了,诗词在理解中背诵,也更容易了,是不是很赞

看过《千古风流人物》第一季的米粉可以直接到文末领取第二季、第三季观看资源。没看过的亲们,一定要跟着米粒妈这篇文章往下看,看看这部纪录片到底有多宝藏

纪录片的第二季,用两集的篇幅展现了陶渊明的一生。

说起陶渊明,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曾祖父——陶侃。

出身贫寒的陶侃凭借个人的军功和奋斗,成为东晋的立国元勋,主管八州军事,官至大司马。

这位大英雄级别的曾祖父,在陶渊明少年时期立下了伟岸的标杆。

虽然后来家族逐渐势微,但陶渊明儿时仍有机会接受士族教育的熏陶。

8岁那年,陶渊明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回到娘家。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是魏晋名士,非常有才学。

在陶渊明所写的外祖父的传记中,写到了孟嘉追求自然的一种状态。我们也就知道了,其实陶渊明后来的“性本爱丘山”,骨子里是受到了外祖父的影响。

陶渊明频繁入仕出仕,5进5出,其中有3次是在军中任职,他大半生都在矛盾中挣扎,这也是他性格中非常真实的一面。

一方面,他希望为国效力,有一番作为;但另一方面他又一次又一次被时局、被朝野的现实打醒。

最后一次,他因为要养活一家老小而做了县令,但仅仅80多天后,他就决意辞官了。

他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政治抱负,所以这一次,陶渊明把内心所有的不满、牢骚,一并迸发出来,一篇《归去来兮辞》,正是他与官场彻底的诀别。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彻底当上了农夫之后,陶渊明开始了他的“归园田居”,写诗记录归隐生活,最有名的就是我们大家都会背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像陶渊明这种世家子弟,能彻彻底底离开官场归隐的,确实不多,而且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也是后来苏轼非常欣赏陶渊明的一点。

话说,苏轼绝对是陶渊明的“头号粉丝”,陶渊明在南北朝时期并没有那么有名,直到苏轼开始“粉”他,不但自己吟诵陶渊明的作品,还让弟弟苏辙、朋友、学生一起吟诵,一时间,掀起了“陶渊明热”,让陶渊明真正成为了“现象级人物”。

陶渊明不断出入官场,自我疗愈的经历,给了苏轼很大的慰藉,苏轼甚至在仕途不顺,晚年被贬到海南的时候,每天都要读一篇陶渊明的诗。

在苏轼看来,李白、杜甫,甚至他自己,追求一生,也只是接近陶诗的境界而已。

陶渊明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外面的滚滚红尘、阵阵厮杀,在陶渊明看来,都不及眼前的细雨、白云。他理想的生活,就是一群聊得来的知己好友,平时各自忙着务农,闲来聚在一起聊诗文,非常闲散、非常淡然洒脱。

看完纪录片,米粒妈更能了解陶渊明的内心追求,也就更能体会他诗词字里行间的意境。

第二季刚讲完陶渊明,第三季,他的“忠粉”——苏轼就来了。

《千古风流人物》第三季开篇,用了4集的篇幅带我们彻彻底底认识了苏轼。

它以时间轴为主线,从年轻到年老,贯穿苏轼的一生。

官场上起起伏伏,从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到被贬后失意落魄,再到坦然面对——前半生苏轼,后半生苏东坡,从政治家到哲学家,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看完关于苏轼的4集内容,我们就完全读懂了他一生中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的诗词名作了。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大家只知道“一门三父子”的佳话,但你们知道么?在两宋年间,以“三苏”为代表的眉山文人学士们,考中进士的就有人,这在宋朝各州县中是绝无仅有的。

苏轼离开家乡赴京赶考,幸运地遇上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作为主考官,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

但是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在官场上跌宕起伏,屡次被贬,而他不同阶段的诗词作品,也随着人生的浮沉,有了不一样的深意。

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大家只看到了苏轼把狩猎写进词里,场面恢宏、豪迈。

但你知道么?这首词被认为是“豪放词”的鼻祖。因为古代的词,题材是比较窄的,他第一次把“狩猎”这样的大场面写进词里,还提升到了爱国主义的层面,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为什么苏轼此时会有这样豪气冲天的气魄,因为当时,在王安石变法中,苏轼作为反对派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为了避开是非,他申请外调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

从经济繁荣的江南来到当时还一片贫瘠的密州,苏轼一到任就要面对旱灾、蝗灾,那时的他非常有政治抱负,恰逢西北边境燃起战火,苏轼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了一场狩猎活动。

在词中,米粒妈能感受到苏轼想要奔赴疆场、为国杀敌的豪情,其实他同时也在表达想要被朝廷重用的愿望。

经过一年的治理,密州情况有了很大改善,苏轼终于开始享受安宁闲适的生活。

他游历周边,还修葺了一个废弃的台子,苏轼的弟弟苏辙给它取名“超然台”,当时苏轼40岁,已到不惑之年,很多之前没想明白的事情,也渐渐想通了,心境有了很大变化。

就在超然台上,中秋之夜,苏轼与友人把酒言欢,写下了最最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前半生,虽然波折,但没有太大的起落,直到“乌台诗案”,彻底改变了他的境遇。

当年,苏轼到任湖州,在谢恩上表中,暗自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诗文为证。案件几经审理,有人落井下石,也有人为其求情,最后,苏轼被贬到黄州。

每天除了一日三餐,苏轼没有任何事情可做,郁郁不得志之下,他写下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为了生计,苏轼在黄州东边开始了务农生活,从此,他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苏东坡”。

这之后,他的作品也从“政治忧患”转向了“人生思考”,所以苏轼后半生的作品或者借景抒怀——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或者感怀历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晚年谪居惠州、儋州,更是展现了他的淡泊、豁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你们看,4集苏轼看下来,他的一生,我们就有了足够的了解,如果孩子看过这部纪录片,就能对每一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如数家珍,文学常识也可以不用死记硬背。

还能对诗人/词人有更丰富、立体的认识,比如苏轼的书法,他爱交朋友的性格,他喜欢美食,他为三任伴侣写下的那些诗篇……

这部纪录片不仅串起了那段历史,也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背诵、理解这些诗词大家之作。

这部《千古风流人物》,三季聚焦了14位诗词大家的悲喜人生,从历史到文常到诗词,全部融入其中,建议孩子反复观看,日积月累,提升大语文素养。

个人简介:

米粒妈频道(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最强诗词天团这部超经典大语文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