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赏贴董其昌赤壁怀古卷,天真烂漫,
TUhjnbcbe - 2024/5/7 18:07:00

董其昌《赤壁怀古》卷,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绫本,25.6×cm。温州博物馆藏。落款:东坡赤壁词,余书数遍,如登善多写《枯树赋》也。董其昌。其中千古英雄人物与苏轼东坡原作千古风流人物有差异。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去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从17岁到46岁,是董氏书法的勤学悟入期。他的勤学发端于初试科举的小挫,他说: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试于郡,郡守哀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愉临池矣,从此,他由唐代而魏晋,由颜(真卿)、虞(世南)而钟(繇)、王(羲之),“凡三年自谓有得,不复以文征仲、祝希哲置之眼角。

然而,他虽然在刻拓印本中学到了古人形模,却未能穷其微妙。他从理论上“悟入微际”,始于在南京获观久久难忘的《官奴帖》唐摹本以及观赏嘉兴项子京家的晋唐墨迹。由是,“乃知古人用笔之妙殊非石本所能传。”至于洞彻书法创造之秘,则是到北京任官在缙绅收藏家中大量观览借临晋、唐、北宋名家墨迹之后。宋人真迹的研习,尤为关键。他说:“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这一由学而悟,在实践中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使董氏解决了“帖学”复制品对学者的困扰完成了书法成熟前的两次飞跃。一是由学习晋唐法书的事刻本走向了晋唐墨迹的参悟,二是由参悟晋唐法书手工事制品走向了研究宋人真迹。

从年至董氏去世,是其书法艺术的功成名就期。在他68岁(年)以前,董氏在实践与理论上已卓然成家,其后书法渐臻化境理论则在局部深化。始而悟不离修,继则以修证悟,正可说明此期的特点。

董其昌《赤壁怀古》卷

1
查看完整版本: 赏贴董其昌赤壁怀古卷,天真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