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联:不将品质分优劣,痛饮花前读楚骚。
网上资料翻译为:“不将花朵的品质分为优劣,我痛饮花前,读着楚国的《离骚》。”为什么会这样翻译呢?他的认识是这样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他不愿将花朵之间的品质分为优劣,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它们。他在花前痛饮,读着楚国的《离骚》,显示出他对于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如果不分别优劣,桂树、桃树、梅花树一视同仁,都加以肯定赞美,那岂不成了群英荟萃,众芳竟艳的大众花会了吗?这首诗的主要表现对象梅花岂不被喧宾夺主了吗?岂不淹没在众多花卉中泯然众人了吗?这是赞美梅花吗?这是哪个人发明的创作路数?
“不将品质分优劣”这句诗平白如话,本来很容易理解,但是联系这里的上下文语言环境,不可简单了事。这句话不能看做一般的陈述句,不是正面肯定的意思,不可简单的翻译成“不将花朵的品质分为优劣”,它是紧承上联,埋怨仙人不分花的品质优劣,没有将形态美丽品格高尚的梅花栽种在仙境里,让她沉沦人间:而比不上梅花的桂树桃树却被栽种在天上月宫仙苑里,高高在上。
“痛饮花前读楚骚”,网上资料翻译作:“我痛饮花前,读着楚国的《离骚》。”这和上文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痛饮?庆贺群芳竞秀吗?不合时宜吧。展示名士风度吗?有这个必要吗?这泄都不对。题目后面附加注释,《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名士不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也。”后用此典形容所谓的名士风度。出题人对这个典故理解上有点问题,这个注释有误导作用。“痛饮酒,读《离骚》”本来“便可称名士也”,是所谓的名士风度,为文人雅士津津乐道。抗战时期,闻一多喜欢这个典故,常常吟诵这个句子,有资料介绍:
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地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
但是在这首诗里,这个典故被活用了,不再是原来的基本意思。这里的“痛”不再是“痛快”的意思,而是“痛苦、痛心”的意思。“痛饮花前读楚骚”,面对梅花树,痛心于梅花的不幸遭遇,作者愤懑不已,只好借酒浇愁,大口喝酒,读擅长抒发忧愁的屈原的《离骚》借以抒发自己的忧愁。这一联可以翻译作:“仙人分不清花的品质优劣,我只好在梅花树前痛心地喝酒,读《离骚》而发泄忧愁了。”
试题中15题D选项“颈联运用了衬托手法,借对桂花和桃花的贬抑,突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情感鲜明”,答案认定错误,理由是“本诗借桂花和桃花衬托梅花,而没有贬抑”。认定“借桂花和桃花衬托梅花”是对的,认为“没有贬抑”是错误的。前面已经比较充分地论证了这一点,我再补充一下。衬托有正面衬托反面衬托之别,反面衬托的褒贬比较明显,正面衬托其实也有褒贬,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对于英雄曹操,作者推崇的情感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到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于同是英雄的周瑜曹操,作者推崇周瑜贬低曹操的情感倾向也十分明显。作家可以根据自己抒发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使用写作材料,对同一种事物褒贬态度,在不同的文章中是可以不同的,变化很大的,不能说桂树桃树美好,就不能贬抑了。杜甫对于桃花驱遣随意,褒贬自如,一会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无比喜爱;一会是“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无比轻视。桂树桃树固然美好,但是“不将品质分优劣”的埋怨中,谁优谁劣?当然是梅花优桂树桃树劣了,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纵观全诗,这首咏物诗以梅花为写作中心,前半部分描写赞美梅花的美丽高洁,后半部分为梅花不得其位而愤愤不平。应该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整体把握全诗,既要具体分析各个句子的词句意思,字字落实,扎扎实实的落实;又要总揽全篇,弄清上下句前后文的联系,弄清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要坚持以辩证法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稍有违背,我们就有可能割裂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有机联系,曲解诗歌的本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