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史料摘译——原文: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周瑜传》译文:周瑜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美。起初,孙坚组织起义军讨伐董卓,把家迁到舒县。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岁,独与周瑜很友好,周瑜让出路南一座大宅院给孙策居住,登堂拜见他母亲,互通有无。恰巧孙策准备东渡,到达历阳,写信急速通知周瑜,周瑜带兵迎接孙策。孙策非常高兴说:“我得到您,就一切顺利了。”一一般来说,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周瑜的观感不咋地。从演义的故事情节来看,周瑜的能力还是很出类拔萃的,但是心胸狭窄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会被活活气死。赤壁之战,作为主将的周瑜,戏份频频被抢,最终落了个给别人做嫁衣的下场。然而,真正的历史不是这样的。周瑜没那么小气,赤壁之战也没那么夸张。二在《三国志》的描述当中,周瑜年仅二十一岁便帮助孙策平定了江东,让孙吴政权步入正轨,更是一举打赢赤壁之战,遏制了曹操向南的步伐,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不管是人品气度、军事才能,还是政治谋略,周瑜都堪称卓越的一流人才。关于周瑜的气量,我们可以从史料中周瑜和程普的关系中看出些端倪。程普是跟着孙策的爸爸孙坚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周瑜属于年轻的后起之秀。周瑜和其他文臣武将的关系都很融洽,唯独程普看周瑜不顺眼。程普经常倚老卖老,话里话外,矛头直指周瑜,但“性度恢廓”的周瑜在程普面前始终以小辈自居,不和老同志计较,通过日常的潜移默化,让程普接受自己。《江表传》中,程普对周瑜的态度慢慢改变,心悦诚服地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周瑜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成语“饮醇自醉”就这样流传下来。一个情商如此之高,待人接物如此玲珑的人,怎么可能被活活气死?“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也就无从谈起了。三赤壁之战闻名遐迩,任何一部讲述中国战争史的著作都不会把赤壁之战忽略,其意义之重大,中国人都知道。但是,这部大戏的当然男一号周瑜却被后世文人不断加戏抢戏,弄得面目全非。这其中,以《三国演义》最为过分。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开始,一直到第五十回都在拿赤壁之战说事。其中,脍炙人口的桥段主要有“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借东风”、“华容道”等等。这些桥段基本上都是添油加醋、移花接木,甚至凭空虚构。四先说移花接木的,至少有两个事件,其一,“舌战群儒”;其二,“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说的是诸葛亮为实现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与东吴谋士们辩论的故事。真实的历史上,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的确存在,但鲁肃私下里制止了孙权的摇摆不定,然后周瑜从外地赶回,真正让孙权下定了战斗的决心。《三国志》中,周瑜从天时地利、兵力对比、人心向背等各方面,详细分析了两军的胜败关键,促使孙权打消疑虑,一语定乾坤。《江表志》中记载,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戏份被诸葛亮抢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倒是真有,但主角并不是诸葛亮,而且也没有发生在赤壁之战。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军和曹操军对峙,孙权亲自坐船,到曹军水寨前观察,曹军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赤壁之战在公元年,濡须之战则是在公元年。诸葛亮又抢戏,这回抢的是孙权。五还有一个移花接木的故事,不过换掉的不是人物,而是时间。这个故事叫做“蒋干盗书”。蒋干这个人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蒋干也确实作为曹操的说客见过周瑜,不过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前,而是赤壁之战打完之后。当时,曹操派遣蒋干拉拢周瑜,毫无悬念地被周瑜拒绝。“蒋干盗书”根本不存在,而盗书之后,曹操错杀蔡瑁、张允更加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蔡瑁、张允甚至根本没有做过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在曹操手下做过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和水军都没关系,至于张允,不过是一个小弱鸡,根本到不了被曹操重用的程度。六“周瑜打黄盖”属于添油加醋。历史上,黄盖确实用了诈降的计谋,黄盖的理由是不相信年轻的周瑜,认为对抗曹军是螳臂当车,曹操的态度则是半信半疑,“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於前后也。”相比之下,疑心反而更多些。黄盖的目的无非就是让火船可以畅通地冲进曹操的船队,所以只要曹操有那么一丝相信就足够了。为了让事件更加戏剧化,罗贯中虚构了“苦肉计”,让周瑜和黄盖联手演了一场“苦情戏”,至于半路接应被杀的蔡中、蔡和,更是无中生有的人物。所以,本来简单的送信诈降就热闹了好多。“华容道”同样是子虚乌有的故事。曹操败退时走得的确是华容道,但完全没有伏兵,只是道路泥泞,通行难度很大。曹操让败军中的老弱病残当先开路,然后不管不顾纵马从士兵身上踩过,从人肉铺就的华容道上逃回老巢。七说起赤壁之战,演义中说曹操由八十万大军,但实际上,这是此时曹操几乎全部的兵力,在后方尚且不稳的情况下,不可能顾头不顾腚地的全部南下。那么,赤壁之战曹操带了多少军队呢?周瑜在《江表传》中做了分析,“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撑死了二十万出头。再加上留守江陵的曹仁,兵分两路的西路军和北路军,真正和孙刘联军对阵的应该在十万人左右。孙刘联军有多少人呢?孙权给了周瑜三万人,诸葛亮把刘琦的万把人算上,号称两万兵力,但实际参加赤壁之战的,不过是关羽张飞带领的两千人。这两千人还不受周瑜的统一指挥,属于游击队的性质。事实上,赤壁之战的意义并不在于杀伤多少曹军,而是偏安一隅的东吴政权不但公然无力对抗曹操,更是粉碎了曹操南下的企图,为最终三国鼎立的形成赢得了战略上的空间和时间。八周瑜之所以被列为名将行列,赤壁之战是巅峰之作,但之前辅助孙策、孙权平定江东的战绩,之后提出征伐益州、染指汉中的战略构想,都是不容忽视的。赤壁之战胜利后两年,周瑜对孙权说:“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孙权同意了周瑜的战略,但周瑜在回程中英年早逝,年仅36岁。如果周瑜的战略能够实现,会不会不再是三国鼎立,而是提前到来的南北朝呢?当然,关于周瑜的死,有各种猜测,其中不乏孙权、鲁肃暗中使坏的阴谋论。我们总把诸葛亮的“隆中对”抬到一个无以企及的高度,实际上,人家周瑜也有占益州定汉中的想法,完全不弱于诸葛亮。九最后说一下大小乔。我们知道,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之前,大嘴一直认为大小乔是东汉名臣乔玄的女儿,现在发现,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公元年,孙策周瑜攻破皖城,分别纳大小乔为妾。而乔玄死于公元年,死得时候已经75岁了,岁数方面对不上。所以,大小乔所在的乔家应该只是皖城的名门望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