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易中天品三国是什么水平品三国能算
TUhjnbcbe - 2024/5/17 16:58: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我的三国入门书籍是从《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的。那时的信息渠道少,后来是小学4年级读完的罗版原文。央视版电视剧是小升初时看的,和现在被各类媒体轰炸的00后相比,算是启蒙时间比较晚了。

《品三国》开始播出的时候,约是工作5年后。记得直属领导和我都是该节目的铁杆粉丝,易老师的出书也是买了的。记得当时工作场地在野外,看的是原版,还有他讲空城计时“快来听我弹琴”的桥段。

这些内容在线版或重播里已被删减。这么说是为了表明自己也算个老听众,应该有直观的感受来评价这个“三国系列”吧?

易中天的专业不是历史,而是中文系的讲师。但毕业于古中文系,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史书、史记。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全面了解此人及其《品三国》是很重要的。

还记得后来有一期谈话节目,易中天怒怼一位博士生说他上电视是“不务正业”吗?易老师说:这叫“不务专业”,从来没人说电视讲课就是“不务正业”。直接把人怼无语。从这里来看,他其实是对文字特敏感的那种。

《品三国》里也有诸多例子。例如分析“白帝城托孤”时:他说刘备的“君可自取”应该是“自行其是”。还有,易中天本身也有翻译过外国宪法。涉猎了不少历史题材,以上都不是他的专业。

易中天自己承认:录制节目前,对三国历史是不熟悉的。是百家栏目组看到他的《汉末人物点评》大爆之后,才邀请他讲三国,毕竟这算是华人圈里最大的一个话题IP。

他也说过:为了赶制节目,自己是在飞机上补《三国志》课。一边看原文,一边修讲稿。这样的备课过程,其专业度也就不难判断了吧?因此,单就《品三国》系列来讲:其实就是一个爱好者对《三国志》的读后感的感觉。

《品三国》主要分2大块。立意主旨完全不同。第一部分就是爱好者级别。输出的很多与史实相去甚远。这跟易中天本人没有读完《三国志》是有直接联系的。还没能融会贯通。

例如:你要把《武帝纪》和《裴注》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跟《大江东去》这一期作一个对应,就会发现大部分是照抄照搬的结果,实在是令人汗颜。

最重要的是,和绝大多数刚刚接触《三国志》的人相同,都要显摆似地怒怼一番《三国演义》才罢休。易老师也没能免俗。在首次接触《三国志》时,发现和自己的《演义》形象大为不同的时候,有这样的感受很正常。

例如:他说孙策托孤给张昭和周瑜、曹操赤壁逃亡时被张辽营救等桥段,在史书里是没有的。因此,在脑海里的“演义形象”还很深的初期,说出“可爱的英雄”“第一谋士”“最聪明的人”等让史家笑话的评语,尚可理解。

譬如:《三国志》会提到贾诩从段煨处巧妙地逃走,但绝不会提到他不带家眷。记录过郭嘉的战前分析很准,但绝不可能说“十胜十败”其实就是个彩虹屁,对战场胜负没有半点作用。

不过这些,都不能否认易中天对史料的分析态度和方式方法。对于历史入门者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也就是:从初期接触时的三观颠覆——脑洞联想颇多,到逐渐沉淀后的回归——“看山还是山”。最重要的是:你得先把它看完。

初期的《品三国》给社会认知带来的影响,可以被称为是前所未有的。我还记得当时一个科室4、5个人围坐在17寸电脑前专注的状态。如此如此,一方面是易老师本人的中文专业造诣以及独特的评说风格。

另一方面就是:在合适的时机碰上了公众认知水平。尽管“三国题材”的流传度很高。但实际上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说自己读完《三国演义》原文的还是少数。而《三国志》则更是“曲高和寡”。

当然了,如果一个电视栏目直接照搬史料全文,那一定会“曲高和寡”。因此,同为三国历史初涉者,易中天的水平固然比普通人高,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再加上把历史人物联系到普通人的生活认知以及人情世故方面,节目不爆才怪呢。

所以,“品三国”从问世开始,就一直纠缠着质疑与肯定的2种声音。其实就是历史爱好者与普通大众认知矛盾的具体体现。

当年的网络互动性不像如今,但易中天本人非常注重与听众的互动。例如在点评汉末人物时,有爱好者反应他的泡面头实属不雅,就把头梳齐了。在“品三国”里也有:当受到观众的质疑,他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史料基础水平。

例如:在说完第36期永安托孤之后,节目停播了数月之久。利用这段间歇期,易老师又专门对三国史料进行了补课,才完成了后面16期的内容。

最后的16期才是这档节目的出彩部分。例如讲:孔明的内政治理、东吴末期的权力之争、引入士族这个概念等等。尽管总体而言没有达到专业水平:比如错带蜀国末期的“人有菜色”和30年前诸葛亮的“治蜀”功绩。但的确是有飞跃了。

不得不说一下“士族”这个内容。尽管如今的历史爱好者对此琅琅上口,但在10年前,实属冷僻词汇。还记得10年前的三国论坛上,尽是扯什么武艺高低、武器排名等等话题。

易老师把士族这个词带出来,从当时的观众反应来看是有点懵逼的。或者叫:哇,虽然不了解,但听起来很厉害。可无论怎么说,正是这一概念的出现,让大众从打打杀杀的三国世界中脱离出来,提升到去思考汉末历史背后原因的结果。

还有,和前36期的嬉笑打骂不同,后面的16期易中天多次运用“吕思勉”等历史专业人士的评语,尽管这些专家的观点在如今网文作者眼里被批得一文不值,但在10年前,应该是大多数听众没有接触到的层次。

最后4期是画龙点睛的。易中天对三国史作了一个回顾。并引用了马哲里关于“路易王朝”的总结:“平庸之人成为历史英雄”,说明三国人物并非可笑而普通,或为整个节目定了调,又回归到唯物史观的范畴。

前后2个部分的确是大相径庭的。从一味吹嘘谁是最聪明的谋士,谁是真正的好人,到思考曹操与汉朝的关系、东吴庙堂的成分结构等等。还有前期易中天有说过:要弄个三国人物排行榜什么的,到了最后也是不再提及。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他告别了演义里的英雄史观。伴随着对三国史的不断熟悉,回归到一个逐渐成熟的节奏上来。

总体而言,一直到节目结束,易中天也不算是个严谨的历史学者。其史料基础明显不够。就算跟如今的许多网文作者来比,要他讲明白三国诸多的官宦、吏制、经济、学说等等,也会有差距。尽管如此,依然不可否认其推广三国正史去往民间的功绩。

从专业爱好者而言,过分批驳“品三国”里的不足之处是吹毛求疵的。历史总是在不断辨析中不断发展。记得张艺谋年轻时不断批驳谢晋一样,等他到了谢晋这个年龄,他又成为了新的“谢晋”。

而比起同期借他的风,或者比他更早期的三国喷子的居心叵测,其“最强谋士”“可爱奸雄”等内容,也只是副产品而已。一个普通大学教授,把阳春白雪拉到人间,这样的成绩无可厚非。

最后,《品三国》不算合格的历史书籍,甚至不建议拿来当作启蒙作品,但对于易老师本人,我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中天品三国是什么水平品三国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