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好多年没有读大苏(他爹称老苏,他称大苏,苏辙称小苏)的文章了,因为他的文章太有名了,时不时就在不同的媒体上见到。
见得多了,就不想再去专门读。
这次为娃的高中课文,不得不再读。
高中的文言散文,大多数自己当年读高中时也是读过的。现在回头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是不太愿意去回想自己当初的高中生活,二是总想着去读一些自己从未读过的文言文,比如《国语》。
因此,重读的心情很平静,少有波澜。
只不过,这次重读,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真读,必须字字过关,而不是遇到难处,就祭出“意思是说”这样意译的法宝。
就是因为这样的要求,自己就被一句话卡在原地,三天都过不去。
原文是: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piānzhōu),举匏樽(páozūn)以相属。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其中,这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是如鲠在喉的存在。
鱼刺卡在喉咙,如果刺长,入肉深,那么,无论你喝多少醋,意图软化之,吞多少饭团,意图裹挟之,你都休想拔除鱼刺。
王力《古代汉语》P只注了“蜉蝣”和“渺”。他说,“渺,小。这是说人在宇宙中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小米粒。”
注意,王力先生的注释中有“这是说”三个字,等于“意思是说”,也就是说,这是意译!
高中课本必修一P只注了“蜉蝣”和“一粟”。我在心里爆了一句粗口:柿子捡软的捏,字词捡容易的注!你倒是注详细一点啊,鄙视那帮尸位素餐的编辑。
坊间各种全注全译版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大多译作“(我们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又像)大海里一颗小米粒那样渺小。”
似乎是对的,到处都是这样类似的“意思是说”。
只不过,如果你细细想一想,就会觉得问题很多。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首先,在这一大段排比句中,“驾”、“举”、“寄”、“哀”、“羡”、“挟”、“抱”、“知”和“托”这9个字,都是动词!
何以“渺”是形容词“小”呢?
其次,按照上述各种版本的译文,需要加字和调整字序为“(如)蜉蝣寄于天地,(如)沧海之一粟渺。”
为什么要加字?这么调整字序的理由和根据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像毒蛇一样啃噬我的内心。尤其难以置信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研究文章基本没有,仅仅在知乎上查到一个网友的分析。
那《前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
公元年7月,大苏被人弹劾反对新法,被捕入狱天,即所谓“乌台诗案”。
公元年12月,结案。
公元年2月,大苏到达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
公元年7月,一次出游后,大苏写下《前赤壁赋》。
这个时候,大苏感慨人生短暂若蜉蝣之朝生暮死,是说得通的。同时,他坐在游船上,当然可能感慨人之渺小,但会不会更加感慨人生的际遇如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般动荡不安呢?因为,年轻时候,父子三进士有多荣耀,那么,中年时候,入狱加被贬就有多失落!
失落是感慨人之渺小呢?还是感慨人生的无常呢?以我有限的人生体验,我更加倾向于后者。
草木一生,朝生暮死,人生如寄,都是说人生的短暂。生得绚烂,哪知即刻凋零,死得寂灭。所以,我们读到“生亦何欢,死亦何忧”时,心里自然涌起百般滋味。
另一方面,大苏坐一叶扁舟,夜游赤壁,旷野一片水气蒸腾缭绕,像不像置身于大海之中?显然是的。前文不就有“凌万顷之茫然”吗?无边无际才有茫然之感啊。孤舟逆流而上,时有波涛,自然颠簸晃荡,这不正契合大苏颠沛流离的命运、动荡不安的无助吗?他怎么就一定感慨自己的渺小,而不是起起落落的无常呢?
话虽如此,可是,这两句话委实难解,处处都是问题。
首先,“寄蜉蝣”必须解作“(如)蜉蝣寄”吗?不仅要加“如”字,还要把“寄”字挪到后面。如果不这样解,那是不是此处的介词“于”不译作“在”,而是有其他的用法?
检索尹君的《文言虚词通释》,P注:于,介词,用,拿,把。例,《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译为“井里的青蛙不能用海洋的事同它交谈,因为它受居地的局限。”(虚,同“墟”)《汉书晁错传》“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译为“平时便用射法教练人民,出战便以应敌之术教育人民。”以上两例,皆“于”训作“以”也。
其次,“渺沧海”如果不想解作“(如)沧海之一粟渺”,那“渺”字作动词有哪些义项呢?《汉语大词典》竟然没有动词义项,查《辞源》也没有。查网络词典《汉典》,得到三个动词义项:
1、动荡。举例:唐朝吴融《情》:“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2、漂流。举例:宋朝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消逝。举例:“仙人已渺”。《聊斋志异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汉典》不很严谨,但例句中的“仙人已渺”的“渺”训作“消失”或“消逝”,并无问题。
看来,已有古人把“渺沧海”的“渺”训作“漂流。”
查《辞源》,曰“渺,远貌”;查《故训汇纂》,曰“《玉篇》,渺,水长也。”
从字典可知,“渺”是“水很远”的意思,引申之,因为“远”,所以“小”,所以“消逝”不见,这个逻辑是通的。但为何可以引申为“动荡”和“漂流”呢?不解。
暂且不表“渺”字。我们再研究“沧海之一粟”的“之”字。
此处的“之”字,只能训释为助词“的”吗?
检索尹君的《文言虚词通释》,P注:之,介词,犹“以”,可译为“用”、“拿”、“把”。例,《史记淮阴侯列传》“怀诸侯之德”,译为“用德义来安抚诸侯”;《荀子荣辱》“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译为“拿言语伤害人,比矛、戟还深。”以上两例,皆“之”训作“以”也。
如果这两句中的“于”字和“之”字用法一致,那么,句式就惊人的相同,即:寄蜉蝣以天地,渺沧海以一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这四句试译一下:
原文: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试译为:驾着一叶孤舟,拿起葫芦相互劝酒。用天地来寄放蜉蝣,把一颗小米粒漂在大海。
天地如此之大,如此之恒久,而蜉蝣如此之小,如此之朝生暮死,恰如把一粒谷子漂在大海。人生如此短暂,又是如此之动荡不安。
这四句只是素描式写法,大苏并没有说“驾一叶孤舟”就觉得如何孤独,也没有说“举杯相劝”就觉得如何热闹。同样,以天地寄放蜉蝣,并非就是想说人之于大海的渺小。
因为,接下来的两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才是他想发的感慨。
我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合适。我只是想知道,是否有些句子除了意译之外,别无直译的可能?我以为,我们之所以不能直译,完全是因为我们对字词的认识不充分所致。如果准确训释了每个字,则必定能够直译,否则,句子就一定有问题。
大苏的句子大概率没有问题,而我们就是无法直译,那就肯定是有些字没有得到合适的训释。
我并不认为我的译文就一定对,我只是不愿意对我的孩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无所不能的网友,如果你们有好的建议,请不要吝啬指教我,我会万分感激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