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苏轼酒量很一般,却少有的喝醉了三回,写了
TUhjnbcbe - 2024/5/20 17:21:00
治白癫疯办法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7375991.html

苏轼酒量相当一般,少有的喝醉了三回,写了三首词,都是千古绝唱

曹操《短歌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道出了人生共同的感受。

以酒解忧,高歌纵酒,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生活方式,备受诗家文人的青睐。

失意文人多爱喝酒,苏轼也不例外,他在《饮酒说》中写道:“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盞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

又在《浊醪有妙理赋》中说:“惟此君独游万物之表,盖天下不可一日而无。”对于他而言,酒既是“钓诗钩”,又是“扫愁帚”。

不过,苏轼虽然喜欢喝酒,但酒量其实相当一般,自言小时候“望酒辄醉”,历练一生,至晚年才能饮三小杯,所以自陈大醉经历者不罕见。

比较少有的,苏轼曾喝醉了三次,并写下了三首词,后来都成为了千古绝唱。

第一回醉,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轼在黄州的时候,官府将他安排在一个叫临皋的地方居住。由于所谓的“黄州团练副使”是个假官职,他没有太多的工资收入。但是一家老小都必须随他安置在黄州,使得苏轼的生活非常困窘。

这一天苏轼在东坡喝了些酒,回来得晚了,似乎已经已是三更时分,本该守门等候主人归来的家童也已沉沉睡去,东坡居士进不去自己的家门了。

但不要紧,家边上就是长江,他索性拄着拐杖,静听这滔滔江水奔流的声音。

在这天地寂静的时刻,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人在官场总是身不由己,一辈子为了功名利禄去奔波,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下呢?

长夜风静,真希望自己能乘着一叶扁舟,从此泛舟而去,潇洒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写这首词时,苏轼已到达黄州三年,曾经痛苦的经历也早已内化成超然的态度,他开导自己,劝慰自己,也拯救自己。

从此以后,苏轼才逐渐具有“苏东坡”这一雅号的风度。

第二次醉,作《前赤壁赋》。

这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历来以哲理、诗情、画意相互交融著称,并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是重点考察篇目。

因为这是一篇散文,篇幅较长,这里就简单说一说其中的名句。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我们人类像蜉蝣一样生活一辈子,像沧海的一滴水一样,体积很小、生命时间很短。

我的生命是很须臾的,是很短暂的,但是长江是无穷的,仍然有这样一个对比在里面,宇宙是永恒的,是无限的,但是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是短暂的。

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中国文学史里面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大家要知道的。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当士大夫经历了人生波折顿悟了人生的禅机,便自然地走向那澄澈晶莹的月光世界里去了,希冀着“抱明月而长终”,吟风啸月成为士大夫努力追求的人格化身。

第三次醉,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在小序中交代了写词的过程:

苏轼因为自己的处境的失意,已经和弟弟七年没有见面了。时值中秋,皓月当空,不免惆怅和伤感。

但词人并没有完全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借自然现象说服自己,进入一种超然境界之中。趁着酒兴正酣,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词的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味与希望。

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

词的尾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也是东坡历经磨难后的人生总结。

人世的离愁别恨,并不只是自己拥有,又何必独自悲伤呢?

这就是苏轼,能领悟繁华人生落幕后的宁静!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酒量很一般,却少有的喝醉了三回,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