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传统“传播”成最时尚(艺海观澜)
——从“戏曲网红”谈起
纵观历史,戏曲艺术一向善于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再焕生机。在互联网时代,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借力互联网思维和传播手段,推动自身繁荣发展
自幼成名的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大江南北:登上微博热搜榜、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以京剧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跨界歌王2》当评委、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开京剧节目、《喝彩中华》当观察员、《传承中国》中担任评委……年轻、时尚的王珮瑜成为“戏曲网红”,不但维系了原有的京剧戏迷,还培养大量新粉丝。这是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借助新传播方式宣传戏曲艺术、扩大戏曲受众的新途径、新手段。
事实上,古老的戏曲艺术一向善于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进行宣传推广。20世纪以来,戏曲艺术的传播方式就先后经历“戏曲+电影”“戏曲+广播”“戏曲+电视”和“戏曲+互联网”四个阶段。年,京剧泰斗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短片《定军山》宣告中国电影的诞生。京剧大师梅兰芳也在上世纪20年代拍摄一批京剧影片。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拍摄了大量戏曲电影,许多剧种的经典剧目在这一时期搬上大银幕,在全国各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堪称戏曲电影第一个鼎盛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是戏曲电影另一个繁荣时期,以越剧《五女拜寿》、豫剧《七品芝麻官》为代表的戏曲电影可谓家喻户晓。这些戏曲电影不仅为戏曲“圈粉”,而且留下宝贵的老一辈艺术家表演影像资料。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统戏曲进入发展低谷,但伴随电视的普及,各种戏曲类电视节目开始出现,特别是以《梨园春》为代表的戏曲擂台节目,为低谷时期的戏曲艺术提供新的传播途径和发展模式,维系和培养出不少戏曲观众。
可以看出,无论是上世纪初戏曲艺术占娱乐主导地位的巅峰时期,还是当下娱乐方式现代化、多元化的挑战,戏曲艺术从来没有自甘保守,总能借助和利用新的传播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如今,无论是戏曲演员、戏迷还是戏曲院团、各演出场所,都在积极利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