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大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举世瞩目,为何总是
TUhjnbcbe - 2024/6/26 21:39:00

一、苏轼举世瞩目的文学艺术才华

提起苏轼,他身上的众多标签立刻涌现,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宋代文学成就最高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等。

01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词成就非凡,独开豪放一派;苏诗多首,妙理新意,含义隽永;苏文在宋文中是成就最高的一家。

02苏轼的艺术成就。擅长行书和楷书,是宋四家之一。他集各家之长、各家之风格并融会贯通、自成一派。作品有《赤壁赋》等名贴。

03苏轼的绘画成就。擅长墨竹画,重视神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文人画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是集文学、艺术、绘画等于一体全能型天才。在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出12位千年世界伟人,中国仅1人,那就是苏轼。

二、解析苏轼性格和处事方面的缺点,分析导致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的原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苏轼天纵奇才、才华横溢,非常完美,也避免不了他性格方面的缺点。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性格缺点及性格演变始终贯穿他的一生,并且如影随行的影响他一生的命运。俗话说,盖棺才能定论。人生如同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评判这出戏的好坏。

01性格决定命运

荣格说过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点在苏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用性格来解析苏轼坎坷又奔波的一生,是比较合适的。我们生活中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性格,实际上是心理学概念中的人格。

人格是指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因此,性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性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等,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处事方式。

所以,不难分析出,苏轼的行为特征、人生轨迹和命运特征等,大部分都由他的性格特征来决定的。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02苏轼的性格特征

往往人的性格特征与他的外表关联较大。在一些记载中,苏轼身材结实,骨肉均匀。身高约五尺八,面孔很大,颧骨高耸,前额突出,眼睛又长又亮,下额匀称,留着美丽、尖长的中式胡须。最动人的是他敏感、活泼、有力的双唇。这样的外貌特征,不难看出苏轼性格外向和健谈。

在一些传记曾这样记载苏轼的性格:苏轼性格豪放、开朗、直爽又固执,多嘴多舌、口没遮拦,天真而不计一切后果,遇事不吐不快,他的嘲弄和恶作剧常常使人害怕。在密友之间,苏轼洋洋得意,乱开玩笑,而且大用双关语,使在场讲现实的人紧张兮兮,怕他随时说出真相。

还有的说,苏轼最大的缺点,喜欢在宾客面前或者作品中说出他的想法,这无疑对他十分不利。弟弟子由性格则与之相反,子由性安稳、保守、不爱多说话。子由十分了解哥哥,常把手放在他的嘴上,叫他沉默些。他的缺点让他在为官道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03列举并分析苏轼性格缺点导致的一生坎坷、颠沛流离

一是苏轼为官之初不成熟,交友不慎

苏轼刚做官时,年轻不成熟,容易对事厌烦,容易相信人。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而生命往往由小事构成,大事通常不多。其妻比他讲求实际,常忠告于他,她对人比较会分辩好坏,常常站在门帘后面,听丈夫和客人谈话。然后帮他分析来人特征,哪些泛交,哪些深交。

苏轼前期还是缺乏对人的分辩,以致交过的好友章惇后来数次陷害他,甚至将他贬至海外。苏轼前期有父亲苏洵的教导,婚后有太太的忠告,为官后期有弟弟子由的规劝,可见他的生命中,离不开亲人的劝告和帮助。但仍免不了交到邪恶的政敌,可见苏轼性格方面的弱点。

二是苏轼上书皇帝,首次被贬至杭州

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司马光和欧阳修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新法。苏轼更是义愤填膺,他有许多话非说不可,那时他才32岁,他比别人更直率。他分别于熙宁三年()二月和熙宁四年(年)分虽上书给皇帝,这两封信内容很长,内容完整有力,直言不讳。

第一封信就引经据典的攻击青苗法,指出新法弊端等。前两封字上皇帝书未得回应,苏轼又与了第三封信。不出所料,皇帝有心接受劝告,但奸佞小人仍找出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他。

原本根据苏轼的作官考绩,苏轼该任太守的,但因苏轼的直言上书,得罪王安石和谢景温等人,他们要他担任偏郡判官,幸而皇帝还看好他才改派做杭州通判。

不得不说,因他的直率敢言,首次被贬谪。

三是苏轼上书《湖州谢表》,又被贬至黄州

这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苏轼上表皇帝《湖州谢表》,笔端带有感情,即便官样文章,也不忘加些个人色彩。他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等,这些话恰被新党抓住了辫子,说他”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祸心“,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苏轼的大量诗作还被挑出隐含讥讽之意。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逮捕,解往京师。一代文人被他自己的大量诗作给害苦了,差点死在狱中,坐牢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初期既定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躲过一劫。

当时政权旁落在见风使舵、毫无原则的三流人手中。苏轼一直上书给皇帝,皇帝每次读完,都对朝臣公开赞美。这些人曾阻止苏轼入京,那时新政首领都已被罢黜,他们担心苏轼再得势,情况就危险了。

这次劫难,套用苏轼自己的话,他始终“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但在他”吐“了一百次后,终于被捉了。苏轼的二次被贬,除了受李定等人诬陷外,还有苏轼自身的直言敢写,不得不说还是诗文害了他。

但他真的是无可救药了。据说,他在离开牢门的那天晚上,他又写了两首诗。说他“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两首诗御史门可以告他。连他自己写完,也丢笔大呼:”我真是无可救药。“

乌台诗案,苏轼死里逃生,心魂震撼,尽量少说话。他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说他生命犹如磨石下的小蚂蚁,也象旋风中的羽毛。他也开始深思自己的个性,研究如何得到心灵的平安。

四是再次谏议,陷于新旧觉争,贬谪至惠州

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重新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原本可升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的,知礼部贡举。但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直言谏议。

他对旧觉执政后暴露的腐败现象进行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保守势力的反对,于是又惨遭诬陷。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觉,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只得再度自求外调。

年,年近6旬的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我真的非常佩服苏轼的敢言直谏,乌台诗案都没能让他吸取教训,致使新旧两党皆不容,被迫自请外调。

五是因新党打压或写诗让章惇贬至儋州

这次被贬原因更简单,新派虽已占上风,仍在不断打压旧派,苏轼也在其中。苏轼原以为晚年可以定居惠州,没想到又被贬到儋州(海南岛),海南岛那时地处海外,远离中国文世界的范围,可谓是天涯海角了。

还有种说法是,有人记载说,苏轼写了两行诗描述他在春风中小睡,聆听屋后钟声的悠闲情景。那时曾经的好友,官拜宰相的章惇读成到这段诗,说就:”原来苏东坡那么惬意。“于是就颁布了移居的命令。

年,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苏轼62岁了,还被贬到了”南无再南“的地方,应该说是中国文人史上的”贬谪之最“了。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直到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他在北归途中,于年8月24日卒于常州。真心心疼我们的大文人。

三、总结苏轼的性格成因

从苏轼一生遭际来看,他的数次贬谪、颠沛流离,大部分是他的性格所致的,虽然也不乏政敌的嫉妒和污蔑陷害。但这样理解,我认为稍显表象,苏轼天赋异禀,不可能明知危险,还故踩红线让自己到处漂泊。我觉得还应该用苏轼内在的伟大精神来加以解释。

苏轼的显著特征,开朗直爽、直言敢谏、幽默风趣、乐观向上等,具有无穷吸引力和大无畏精神,是一种凛然的英雄气概,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一个人只有上升到了无限级数的灵性,强大无比,就会来势汹汹,不吐不快。苏轼无疑如此。

据载,苏东坡的批评者和崇拜者,常常提起他这种伟大的灵气,这种强大壮烈的力量。我认为,如果胸中自有沟壑,在正义和真理的支持下,就会不惧怕宇宙的任何东西。聪慧如他,在他无数次反思后,仍然拥有天生的大无畏,即便知道结局。

苏轼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后,便不断遭遇理论上的矛盾,一方面想维持自己的本色,保持人类天生的大无畏精神,一方面又想明哲保身。可能在某些时期,这种矛盾还特别尖锐,但通常他还是保持他的英雄本色。因为,他的伟大天分要求无阻发挥。

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聪明的苏轼既知自己的性格缺点,却依然要保持大无畏的精神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举世瞩目,为何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