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诗律和词律两者都讲究押韵、平仄以及对仗:
①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
比如,“冬”dong,“同”tong,“龙”long,“总”zo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都是同韵字。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就是所谓的押韵。一般总是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比如,《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苔”、“栽”、“来”押韵,它们的韵母都是ai,“绕”字不押韵,它的韵母是ao。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②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基于中古音,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没有升降的;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是有升降的,从而使声调产生多样化。
比如,《长征》—毛泽东,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③对仗即诗词中的对偶,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律诗中上联和下联的字不相重复,平仄对立。
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仄方面来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修辞方面来说,“墙上”对“山间”、“根底”对“腹中”都是名词带方位词。“芦苇”对“竹笋”、“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轻”对“厚”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更显得特别工整。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02诗律的韵、平仄和对仗:
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则属于近体诗。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有以下四个特点: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两句之中,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每篇必须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①押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诗韵共有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比如,《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行”、“声”、“明”、“生”、“兵”同属下平声韵部。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只要朗诵起来和谐,不但首句可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也可以用邻韵。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②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
仄起式二六句为固定句式,平起式四八句为固定句式,其他句首字可平可仄,因此仄起式还是平起式一般看首句第一字,实际操作中由第二字决定。四句构成绝句的平仄,重复前四句则构成律诗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两字的头,仄前加平,平前加仄。比如,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平前加仄,则变成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即后联出句(上联)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下联)第二字相一致,又由于律诗韵脚一般只用平声韵的限制,因此五律的首联一般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诗人们在写诗的时候,往往注意避免孤平。比如,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一字如果用了仄声字,除了韵脚之外,就变成“仄仄仄仄平”,只剩一个平声字,就是犯了孤平。
如果平仄不依常格,即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比如,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个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则变成“仄平平仄平”。
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四句按照一般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现在第三句“不”字仄声拗,为了避免孤平,第四句“吹”字平声救。
③对仗: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九类:
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
常规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也有首联、尾联以及少于两联的对仗。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可以选择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
比如,《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是水名对水名。“渭北”与“江东”是方位词;“春天”与“日暮”是名词;“树”与“云”是名词,在一个对联中,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上联和下联中的“我”字重复了,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03词律的词牌、词谱以及词韵、平仄、对仗: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大概产生于盛唐,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大致上可以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①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名称,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很像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两阙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一般是开头的两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三叠就是三阙,四叠就是四阙。
比如,《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牌名浣溪沙,共42字,上下两阙各21字,字数相等。
②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比如,忆江南(27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梦江南等)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加黑字押韵)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③词韵、平仄和对仗:
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五部,共十九部。
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但平仄常常是不粘不对立的。
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且可以允许同字相对,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词韵、平仄和对仗都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要研究词,最好先研究律诗。
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三句“垒”字仄声,第二句“淘”字平声;第五句“石”字仄声,第四句“国”字仄声;第八句“山”字平声,第七句“起”字仄声,两联之间不完全遵照律诗的粘对规则。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4、总结:
诗词的格律是诗词的表现形式之一,当我们研究古人的诗词的时候,同时了解一下诗词的格律还是有必要的,以上叙述了我对诗律、词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