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苏轼没带伞,恰逢天降大雨,写下一首千古绝
TUhjnbcbe - 2024/8/1 17:10:00

苏轼没带伞,恰逢天降大雨,写下一首千古绝唱,治愈后世年

有一首歌曾这样唱道: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穿越时光,这句歌词套用在年前的苏轼身上,也毫不违和。

苏轼的前半生,还是蛮顺利的。

出生于四川,家庭和谐,娶了妻子王弗,夫妻恩爱。

才高八斗,进京考试,受到文坛盟主欧阳修的看重,直夸他能“出人头地”。

当了官,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有一句名言:没有被贬谪过的诗人,不叫诗人。

平顺地度过了40多年的人生后,也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贬谪。

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

在黄州,苏轼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

过得并不好。

钱不够花,以前当官还有工资,现在成为黄州团练逼使,没工资,没补贴。

看着一大家人十几口人,只能吃积蓄。

为了省钱,苏轼想了一个好办法。

每个月的初一,他会拿出钱,分成30份,挂在房梁上。

每天早上取一份下来当家用,用不完,就放在另一个桶里,当招待朋友的基金。

除了节流,还要开源。

苏轼一家过得辛苦,朋友马正卿看在眼里,向上面打报告,申请了一块荒地,交给苏轼耕种。

地在黄州以东,此后,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有了地,苏轼挽起袖子,带着家里人,亲自耕种。

贬谪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

他筑水坝,建鱼池,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

在黄州越久,他越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风味。

他托人从老家四川找来菜种,满怀欣喜地种了下去。

劳动让他忙碌了起来,也治愈了疲惫的心。

看着菜地冒了苗,稻子在风中摇曳,他的心情大好。

一个好心的农人,看了苏轼的麦子,提醒他说:

麦苗初生以后,不能任其疯长。如果想要丰收,必须让初生的麦苗由牛羊吃去,等到冬去春来,再生的麦苗才能茂盛。

苏轼很虚心,他听取了农人的建议,等到小麦丰收后,他对农人充满了感激。

在黄州,他还交了很多朋友。

有一天,他和朋友们夜游赤壁,在小舟上,苏轼游览着古迹,看着天上的月亮,感慨万千。

他写下千古流传的《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在赤壁,对于自然,对于人生,他有了新的感悟。

也许是时间治愈了伤痛,也许是劳动,让他心灵充实,也许是朋友,给了他陪伴,让他不再孤独,在黄州,苏轼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最能反映苏轼此时的心情。

一个春天,苏轼与朋友出游,一路上大家都很开心。

忽然,天气突变,下起雨来,大家没有带雨伞,都显得十分狼狈。

只有苏轼,泰然自若,慢慢地走着,仿佛没有下雨一般。

同行的朋友也许在奇怪:苏子,你怎么这么淡定呢?

苏轼说出了自己的心得。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突然而来,不要去听它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如放开喉咙从容而行。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骑马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我自淡然前行。

春风吹来,吹醒了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那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等到风雨过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朋友惊讶于苏轼的从容。

苏轼也许微微一笑:这有什么,比这更大的风雨我都见过,淡定一点,过去了就没事了。

是啊,自然的风雨怎比得上人生中的风雨可怕呢?

人生的风雨,苏轼早已尝过,也不过如此。

所以,面对自然的风雨,泰然自若。

人生总是这样,经常碰上无端的风雨,还没有遮蔽。

怎么办呢?

抱怨也无济于事,只有默默承受。

但挫折和苦难真的难以抵御吗?

苏轼却教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方法:泰然处之。

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既然遇到了,就坦然跨过去。

继续生活,努力生活,所有的苦痛了黑暗终将会过程,而光明会在你没有准备时悄悄来临。

当你再回首过去时,所有的荣辱得失、悲欢离合都会化为淡定与从容。

苏轼最“情真意切”的一首词,开头4字抄袭陶渊明,却成千古名作

如果说,年是苏轼最痛苦的一年。

那么,年,也许是苏轼最高兴的一年。

这一年,宋神宗想起了苏轼,“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于是将他从黄州调到汝州。

终于可以离开黄州了,苏轼的心中,却没有狂喜,只有舍不得。

而他的不舍之情,都在这首《满庭芳·归去来兮》里了。

《满庭芳·归去来兮》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也许,这是苏轼最真诚的一首词。

在词前的小序中,他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元丰七年()年,朝廷的调令下来了,通知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

到汝州,五年前的罪名并未撤销,他的官职也还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

但是,汝州离京城更近,皇帝终于松口了,情势在变好,多少是点安慰。

他一一和朋友们告别,在黄州,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学士,也有农夫。

左邻右舍都舍不得他,朋友刘仲览更是从江东来,与他告别。

感念友人的情谊,苏轼写下这首《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在黄州五年,又一次要迁移,苏轼很舍不得黄州。

他想家了,想回家,可是,回哪里呢?

故乡在万里之外的岷山与峨眉山上。

首句“归去来兮”,一字不易地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已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

入了仕途,就是四海为家。

自从为官以来,苏轼到过杭州、密州、徐州,没有回过家乡。

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越是失意的时候,越想念家乡。儿时的小桥,屋前的石榴,能慰藉那颗漂泊的心。

在苏轼的印象中,故乡里藏着少年时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失意的时候,会想家,年龄大的人,更容易想家。

年,苏轼已经四十九岁了。

所以,苏轼说“百年强半”。

人生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中国人崇尚落叶归根,不论生前走到哪里,死后,是一定要葬回故乡的。

苏轼也一直惦记着家乡。

他不止一次在诗中,感慨归乡。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他曾和妻子约定同回眉山老家。

可如今,年纪越来越大,为官在外,身不由己,一会到这里,一会到那里,故乡,何时才能回去呢?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来黄州已经五年了,前后在黄州经过了两个闰年。

苏轼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转头看看孩子,他们嬉笑玩耍,说得一口本地话。

黄州,地处湖北,是楚地,“楚语”就是湖北方言。

在黄州住久了,苏轼习惯了,孩子也习惯了。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在黄州,苏轼还交了很多朋友。

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

初来黄州时,官职被降,工资有限。

友人帮他申请了一块地,苏轼和家人下地劳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建鱼池,移树苗,托人从四川老家找来菜种。

看着地上冒出的小苗,他欣喜异常。

一位农人看了苏轼的麦苗,告诉他让麦苗丰收的方法,苏轼对他十分感激。

与其他的士大夫不同,他视农人为朋友,农人也以友相待。

每到祭祀之时,他们都会劝他吃酒。

生活有了着落,有了可心的朋友,苏轼爱上了黄州的生活。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皇帝的调令已下,苏轼不能违抗,他还是要离开这里的。

又是一次启程。

要走了,说什么呢?人生呀,就如同织布梭,不停地转啊转。

命运是自己无法掌控的。

不想来黄州,却不得不来黄州。

不想离开黄州,如今,却又不得不离开黄州。

人生,就是充斥着身不由己。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虽然失意,虽然不舍,但苏轼依然是达观的。

离开黄州,固然是很悲伤,但想一想呢,汝州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吧。

汝州是古代的中原之地,洛水就从那里流过。

当秋风吹过洛水时,那里肯定别是一番景象。

一个“闲”字,将上项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

人生啊,总要向前看,生活固然有悲伤,更重要的是发现生活中的惊喜。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要走了,苏轼格外挂念雪堂。

在黄州东坡,苏轼寻了一块菜地,建了一座厅堂,正屋名雪堂。

雪堂十分诗意。

堂屋的四面墙壁上都画满雪,几乎没有空隙。坐着躺着,环顾四面都是雪。

在雪堂,他和朋友们共饮,谈诗论画,留下太多珍贵的记忆。

他不舍,不舍雪堂。于是叮嘱乡亲们:不要折我堂前的那一株细柳,那是我用心种下的。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也许,苏轼已经收拾了好行李,安排好了家人,也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

他转身,看着送行的人群。

好多街坊邻居,眼前的雪堂,依然挺立。

他说:父老乡亲们,时时将我的渔网晒一晒。

此时的苏轼,也许心里想着:总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里的。

多年后,苏轼到京城为官,置身于朝堂争执之中时,还在怀念这段生活,他写道: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在黄州,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也是在黄州,他从失意走到坦然,从颓丧走到振作,这里的山山水水治愈她,朋友农人帮助他。

怎能不留恋呢?

苏轼又奔向了下一个居所,而那还不是最后一个。

正如诗中所说,人啊,就像一只梭子,不停地在转。

人生就像一辆列车,沿途都是站点,会有相遇,也会有离散,只有内心平和,随遇而安,方能遇见美好!只有心安处,皆是故乡。

好友85岁买妾,苏轼写下一首诗调侃,第一遍读想笑,第二遍读想哭

关于苏轼,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据说,好友张先80多岁娶了18岁的女子作妾,苏轼写下此词相赠。

“一树梨花压海棠”比喻老夫少妻,传诵非常之广。

真是一段有趣的故事,但是,可惜是假的。

张先80多纳妾,是真的。

苏轼给他写过诗,是真的。

“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诗却并不是苏轼所写,而是后人以讹传讹。

张先比苏轼大37岁,和苏轼是忘年交。

年龄不能阻隔友情,两人一起游过湖,一起赠过诗,处得是相当不错的。

在北宋文坛,张先是一个非常幸运的诗人。

他活得长,而且有才华,写了一辈子情情爱爱的诗,过了一辈子有酒有肉的生活。

已经八十五岁的张先,还在折腾,他想买一个妾。

在古时,妻子只能有一个,妾却是可以有很多个的。

听到好友要买妾,苏轼大吃一惊:都85了,还折腾啥呢?

苏轼很感慨,写下这首《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听到好友买妾,苏轼联想到古人的那些事儿,写了这首诗。

全诗8句,6句是典故,让人不得不佩服苏轼的博学。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锦里先生,指的就是张先。

杜甫的《洗兵马》中有诗句:“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此处,张公指张镐,他是唐代宰相。

这实际上是说张先真是一个狂士啊,你不要看他身高九尺,虽然头发都白了,就看不起他,他做出来的事,能让你大吃一惊。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莺莺指的是谁?

有人说,指唐传奇《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张生与莺莺恋爱,而后却被始乱终弃。

还有人说,指代张籍的妾莺莺。

小七看来,同为诗人,同是纳妾,此处的莺莺许是指张籍的妾。

燕燕是谁呢?也有两种说法。

有人说是赵飞燕。

《汉成帝时燕燕童谣》有诗云: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

据说,赵飞燕貌美,汉成帝出宫与她相会时,总是假借张放的名头。

还有人说,“燕燕”指的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妾。

都是诗人,都是买妾,张祜的例子很合时宜。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柱下相君指是西汉初期丞相张苍。

在秦朝时,他曾担任柱下使。

张苍有一百多名姬妾,老了的时候,牙齿掉光了,无法进食,就靠姬妾们喂乳汁活下去。

相比张苍,张先厉害多了,你还牙齿健全,却一样的风流。

“江南刺史已无肠”引用了刘禹锡的典故。

刘禹锡曾担任苏州刺史,与李绅交好。

李绅邀他饮酒,还请了歌妓作陪,刘禹锡有感而写下一诗:

高髻云鬟官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美丽的歌妓,清歌慢语,红袖斟酒的场景,刘禹锡已经司空见惯了。

还有人说,这一句诗指是的张又新。

张又新是唐代状元,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谓之“连中三元”,历史上“连中三元”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

《本事诗》里记载,张又新任广陵从事时,与一个风尘女子相恋,却无法相守在一起。

后来,在李绅家饮酒,现场作陪的歌妓正是昔日恋人,再次相逢,两人四目相对,皆有不忍之状。

李绅得知原委后,将歌妓赠予张又新,一起归去。

张先同张又新一样,终于抱得美人归,人生无憾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安昌客指西汉安昌侯张禹。

张禹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彭宣,一个是戴崇。

每次彭宣来家里,张禹便出来接待,谈论经义,而戴崇来的话,便将他邀入后堂,歌女相陪,饮酒作乐。

苏轼戏以张禹比张先,而以彭宣自比,表示自己没有亲见子野金屋藏娇的眼福,实是就未能及时奉贺向老友补打个招呼。

谁读了不夸苏轼牛,读的书多,典故随手拈来。

从张镐、张祜、张放、张苍、张又新、张禹,全是张姓人与歌女或纳妾的事情,暗喻张先纳妾之事,不得不说,太巧妙了。

从苏轼的诗来看,从古至今,纳妾是一件太常见的事情。

有的女子是歌女、歌妓,随手就会被主人送给他人,人生幸福与否全靠运气。

而张先的妾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可以想象她最后结局的凄凉。

在最青春的年龄,嫁与老者,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

对于张先85岁高龄买妾,苏轼很有些意见,他还有另一首词——《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以白发人采红花来比喻老来纳妾。

于我们来说,看古人纳妾,是看一件奇闻逸事而已,而这却是那些苦命女子真真切切的人生,那身不由己的饱含血泪的无奈人生。

只愿所有的女子能主导自己的人生,不用再过那无奈而被人无视悲欢的人生。

来源

本文来源于头条号《古典文学与诗词》内容。

声明

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更正。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没带伞,恰逢天降大雨,写下一首千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