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心态和损失程度不仅仅是曹操不像袁绍和刘备
TUhjnbcbe - 2024/8/8 17:20:00
真皮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88497.html

曹操、袁绍、刘备都经历大败仗,曹操败于赤壁,袁绍败于官渡,刘备败于夷陵。袁绍与刘备之死,与吃了大败战有很大关系,但是曹操在赤壁大败后,还是保持了比较好的定力,所以还生龙活虎的生活了好几年,并且还有能力去应对再次来临的汉中之战。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袁绍、曹操、刘备各输了一场。袁绍和刘备输掉后,都一病不起而去世。曹操输掉后,虽由此再也没机会统一全国,但是他开始稳扎稳打,努力为他的子孙创建曹魏帝国。

因此我们不禁得疑问,同样都是输了一场仗,三人的结局差别为何这么大呢?有人会说心态,也有人会说损失程度所造成的伤害,更有人说年龄的问题。所以在我看来有几下几点,并且一一做分析来思考。

受损失的程度不同

官渡之战,袁绍的11万人马丧失殆尽,所占据的地盘也差不多都落入曹操的手里。而且袁绍看不见复苏的希望,他唯一的办法是退到少数民族乌桓所在的地方。但后来他儿子的实践证明,即便退守到乌桓,依然只有死路一条。

赤壁之战,曹操虽然损失了10多万人,也算一个大损失。但是,曹军基本上没有损失什么土地,也没有失去战略的主动性。损失的那些军队,还可以重新补充起来。对于曹操来说,只不过是暂缓了统一的步伐而已。

夷陵之战,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的军队损失虽然只有四五万人,但是蜀汉失去了荆州之地,防线退到盆地以内。蜀汉再也没有通过荆州北上攻曹的战略线路,战略线路只剩下从汉中北上的一条路,这也宣告蜀汉进攻曹魏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也就是说,基本上不可能有统一全国的希望了。

失败后的心态不同

袁绍之死,主要是心胸过于狭隘。他是个很在乎面子的人,虽然他表面上装作礼贤下士的样子,招揽天下人才,但只是作为摆设,表面上尊敬有加,实际上则是博取“爱贤”之美名。但是他潜意识里,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只要是谋士提出的建议,他势必要唱反调。这种心态十分变态,不听谋士,招揽来干什么呢?所以他只是在乎名声而已。可是,官渡之败令他声名扫地,这是他最承受不起的。他不是痛定思痛,反思谋士们的建议,而是一回来就杀掉谋士田丰,只是认为田丰会嘲笑他。然而,即便杀了田丰,别人就不嘲笑他吗?他能把天下人都杀了吗?他从来没有公开检讨的勇气,自大过头的人,往往是没有自信。自信力欠缺之人,却极力掩饰自己的弱点,压制他人的优点,生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而当弱点曝光于天下后,他便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不可自拔。他最终病倒了,在患得患失的内心煎熬中,他生命之烛火已是随风摇曳,走向生命的终点。

刘备与袁绍不同,刘备心胸宽广,而且他是屡败屡起,屡败屡战,按理说不应该一次战败就驾崩。但是,一系列的事件,让刘备心力交瘁,这是他驾崩的根本原因。其一是在夷陵之战前,几个关系最亲的人都死了。首先是关羽被杀,在夷陵之前,张飞被刺。关羽与张飞同刘备的关系,天下人都是知道的,比亲兄弟还亲,是他的左膀右臂,情同手足。两人先后被杀,对刘备心里是个巨大的打击。然后是养子刘封,刘备把他当亲儿子对待,但刘封自恃有特权,逼反孟达,拒援关羽,最后刘备把他杀了。刘封之死,对刘备也是个打击。其二,夷陵之战,让刘备振兴汉室的雄心落空。刘备前半生,寄人篱下,非常狼狈,好不容易在益州立足,又当了皇帝,总算有了些许的资本。夷陵一战,让刘备血本无归,蜀军最精锐的部队基本都泡汤了。以前他只是群雄中的一个军阀,现在他是皇帝,地位不同了,遭到这样空前的惨败,对其心理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曹操性格乐观。历史上的曹操肯定是个很乐观的人,是个内心极其强大的人。他既没有袁绍那么不必要的过于好面子的自尊心,也没有刘备那样的愧疚心,属于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的人,这种人抗压力能力之强,是他人所无法比的。后来,年纪更大的曹操依然能亲自出现在关中、淮南、汉中等地,甚至到64岁时仍在环境恶劣的汉中“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穿梭。可见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候身子板还是很硬朗的。

年龄之痛

夷陵之战后,刘备逃往白帝城。此时已经是六十三岁,在古代,这个年龄就算很大了,特别是在古时候的乱世之中。活上六十岁,在乱世就已经是长寿了。这个年龄,基本上身体条件就差很多了,加上长期操劳与各种打击,最后与世长辞就不意外了。

赤壁之战时曹操54岁,并且在回许昌的时候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但是因为曹操的乐观还是化险为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可能便是曹操与刘备袁绍最大的不同了吧。而且靠着雄厚的底子,曹操依然是天下最有底气的英雄,自然要活跃于历史舞台啦!如果各位还有不同意见,希望各位可以给予评价与批评,小夜先在此谢谢大家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态和损失程度不仅仅是曹操不像袁绍和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