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清明品帖寒食帖里的东坡感怀封面新闻
TUhjnbcbe - 2024/8/15 18:31:00
清明雅趣“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苏轼《寒食帖》清明来临,不妨品一品《寒食帖》,看看东坡笔下不一样的人生感怀……清明品帖:《寒食帖》里的东坡感怀寒食帖历史上,寒食节与清明节有着极大关联。先说说寒食节是怎么回事。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其臣子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在晋文公穷困之际,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晋文公归国后终成一代明君,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不愿夸功争宠。为逼介子推出山露面,晋文公放火焚山,介子推最终与母亲一同被火焚于柳树之下。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在介子推死后的第二年,晋文公率群臣前往绵山祭奠,却看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关于清明节,我们会想到历史上很多名人留下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方面例子很多。其中,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苏轼《寒食帖》,既生动展示了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紧密关系,也揭示了这位北宋文学家被贬黄州在第三年寒食节中的独特心境和人生况味。“《寒食帖》,是苏东坡书法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不仅如此,它在书法界历史地位上相当之高,特别是在行书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之作。其中的用笔、结构、章法,都堪称完美。”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钟杨琴笙介绍道。“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从《寒食帖》中,人们可以窥得“千古文豪”苏东坡背井离乡的苍凉苦楚,以及贬谪黄州的抑郁不得志。苏东坡笔下的清明,究竟是怎样一番愁苦滋味?黄州又是怎样成为他人生转折点的呢?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苏东坡公元年,被贬异地多年的苏东坡遇赦北归,花甲之年的他明白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提笔写下《自题金山画像》,将自己几起几落的人生坐下结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写完此诗不过两月,便乘鹤西去,与世长辞。黄州,是苏轼被贬之路的起点,也是他人生道路中的转折点。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源于一场新旧派之间的政治斗争——乌台诗案。“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道出了出当时,苏轼成为众矢之的最主要的原因。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年),宋神宗赵顼即位不久后推行改革颁布新法,想要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困境。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在朝野中明里暗里交锋不断。作为守旧派的拥护者,苏东坡曾多次上书宋神宗,明确表达自己对变法的反对态度。结果是,43岁的苏轼由徐州贬调到湖州。临行前,他例行公事作《湖州谢上表》,在略叙自己为官毫无政绩可言,又感皇恩浩荡后,又不免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该文本无他意,却不想被革新派人士曲意歪解,为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罪名。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更是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只言片语来断章取义,列出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四大可废之罪,请求将苏轼除以极刑。七月二十八日,在湖州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苏东坡一度想跳水自杀。到京后,苏轼被关押在御史台院内,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这便是“乌台诗案”的由来。在这里,一代文豪苏轼熬过了个日月,每一天都生活在生死的担忧之中,每每面临被砍头的绝境。“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苏轼自以为逃不过生死之劫,便写下此诗与弟弟苏辙诀别。十二月二十九日,宋神宗下发圣谕,将苏轼贬下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并规定其但不准擅离该地区,无“签单权”(签署公文的权利)。至此,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结束,这个被称为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字狱终于落幕。苏轼历经大起大落捡回一条命,前往黄州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黄州三载潦倒书写《寒食》乌台诗案后,苏轼被下令“本州岛安置”,这就意味着他没有任何参与公事的权利。对于一个满怀政治抱负之人而言,这与流放并无太大的区别。《寒食帖》写于苏轼去黄州的第三年,不难想象出苏轼当时面对的困窘:谪居黄州,生活潦倒,失意苦闷。钟杨琴笙对《寒食帖》评价极高,他认为,《寒食帖》全帖由两首五言诗组成,全文17行,共字。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与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细看《寒食帖》中的诗句,可以说是字字扎心,句句泣泪。无论是“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还是“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字里行间满满都是苦楚与悲情,让人不忍读之。除此之外,在黄州居住的第一年时,苏轼曾在《江城子·黄昏犹是雨纤纤》中描写自己:“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当时四十有三的他,“病目”又“衰髯”,似乎已经能看到生命的尽头。不光如此,《寒食帖》中的另一首诗还写到其“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见其窘迫的经济状态。更令人伤心的是一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离家千里的苏轼甚至不能在自己的亡妻王弗的坟上祭祀凭吊,顿感心死如灰。《寒食帖》写于缅怀先人的寒食节,难免会多一些心境悲凉的感伤之情。但苏轼在黄州的那三年,真的只有贫苦,却无半点欢喜吗?也不尽然。在黄州,苏轼不仅写下了流芳后世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他还体验了一把农夫的生活。元丰三年(年),苏东坡正式务农。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描写到苏东坡的农场:“东坡农场实际上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首家喻户晓的《定风波》写于元丰五年的春天,也是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可以说与《寒食帖》同期而著。不同的是,此诗中所表达出的旷达脱俗的情怀,让人顿时感受一种不畏坎坷的胸襟气度。世人多拿《寒食帖》中的诗文来感叹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的心灰意冷,其实在该帖背后,他也不乏潇洒欢喜的心情。不管是自称“东坡居士”,还是写下传世名作,都能看出他的豁达。只是在《寒食帖》中,后世从诗句李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悲苦之情。“虽然苏轼在写《寒食帖》时,正是他人生中最不好过的几年,既凄苦有贫困。但是,在他的书法中,却没有丝毫悲悯之感。而是大笔一挥、洋洋洒洒,笔调中透露出积极乐观的心态。”钟杨琴笙分析说到。留纸数尺以待后人题帖黄庭坚题跋其上世人大多都知苏东坡,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知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也知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表示,苏轼作为大文豪和诗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光如此,苏轼更是一位书法家、画家和美食家。就拿书法来说,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书法“宋四家”。“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曾这样评价道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又言:“天真烂漫是吾师”。观看其作品,更着重写意,信手拈来又浩浩荡荡,变化多端不可测。而《寒食帖》的诞生,无疑是其行书中的巅峰之作,是其诗文创作与书法创作的合二为一。后人对《寒食帖》赞誉颇高,历代名家也是推崇备至。于是《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也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古代的文人没有朋友圈,那么当一幅旷世奇作问世时,他们是怎样“点赞评论”的呢?那就要通过书画作品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提诗留款、藏家印章、观者题跋来表现了。一件书法作品,流转在不同人的手上,都会留下他们的印记,人们甚至能看到其中古人跨越千年的对话与对作品的评价。据明代董其昌所言,东坡作书,故意留纸数尺,自谓“以待五百年后人作跋”。第一个题跋留下“评论”的人,正式苏东坡的好友,“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只是这黄庭坚的题跋写的实在有趣,先赞其“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而后又忍不住偷偷吐槽道:“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表示如果让苏东坡再写一遍的话,他未必还能写这么好。更令人捧腹的是,黄庭坚的题跋写得比原帖字体还大,笔走龙蛇,颇有与东坡一争高低的心态。此后,《寒食帖》上的“点赞”与“评论”也愈来愈多,之后流转于不同人手中,收藏者众多。到了元代,又被进贡给皇帝元文宗,盖上了“天历之宝”的皇家藏印。明朝中晚期,这件宝物流出宫外,董其昌得见惊叹不已,在其上写下题跋:“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直至清朝,先后经由纳兰容若、乾隆皇帝等人手中,被盖上一个个朱红色的藏印。“生世”坎坷战乱之年“逃生”《寒食帖》遭遇了哪些“颠沛流离”,它的下落如何?钟杨琴笙介绍,《寒食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近代以来,该作品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几次从大火中逃生,才免于被付之一炬的灾难。这幅传世名作的一生,也如同书写它的作者一般跌宕起伏。接下来,就来看看这幅作品是怎样在乱世之中得以保留下来的。《寒食帖》诞生之时最初为蜀州江源人张氏所藏,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当时由于张浩与黄庭坚相识,便携诗稿到四川眉州,也就是苏东坡的家乡拜访其老乡黄庭坚。黄庭坚见到《寒食帖》之时叹为观止,提笔写下题跋,才有了上文中的内容。张浩对《寒食帖》视若珍宝,其后人也是世代珍藏。传到侄孙手中时,其又在后面以寸楷加了长跋,点评道:“可谓绝代之珍矣”。元代期间,该作品被收入宫闱,为皇家所拥有。到了明朝后期却又流出宫外,历经风霜又余清朝辗转回到宫墙内,之后被藏于圆明园。清咸丰十年(年)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现在人们所见的《寒食帖》,能看到其下方烧痕。冯展云去世后,该帖为盛伯羲所密藏。之后又被完颜朴孙购得。年在北京,曾举办书画展览会,《寒食帖》在该会上展出一时轰动四方,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品帖寒食帖里的东坡感怀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