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企业病”,每个略具规模的企业,都或多或少难以完全避免。但有个车企,却基本上把你能想到的大企业病都“占齐了”。
这个车企,就是东风汽车。
1
春节过后,东风汽车旗下自主乘用车和商用车板块,同时发生高管变更。张小帆任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师建兴任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两个“少壮派”人物上台,东风汽车显示出一副要“大刀阔斧”改革的样子。
这还没完,在东风汽车集团各个板块的官方网站上,“招贤纳士”的字眼出镜率极高。比如东风旗下的“猛士”品牌,甚至发布了上百个岗位需求,“求贤若渴”溢于言表。
如果只看到这,也许有人会以为,东风汽车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急需扩大规模,增添人手。
2
现实恰恰相反。
年,整个东风汽车集团的两大“台柱子”,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板块,都呈现销量下滑态势。其中,东风集团销量与利润最为倚重的合资品牌乘用车,下滑尤为明显。
数据显示,年,东风集团总销量仅为万辆,同比下滑11.19%,在中国七大国有汽车集团中,成绩垫底。
商用车的下滑自不必说,由于外部因素影响,去年中国商用车销量跌了三成,但是东风集团的商用车直接跌去了四成,比大盘多跌了十个整数级。
以往,东风汽车乘用车板块六成销量来自于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两大合资公司,而在年,二者双双下滑。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去年为东风集团贡献销量.86万辆,同比下降25.04万辆。
本来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都是国内车企销量前十的常客,东风日产甚至一度长期位于第四名,仅次于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结果去年的排名,东风日产下滑到了13名,东风本田更是到了16名。
考虑到东风裕隆与东风雷诺的前车之鉴,东风PSA的苦苦挣扎,东风合资板块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3
很明显,过于依赖合资品牌,是东风汽车的“顽疾”,要摆脱“一条腿走路”,就要发展自主品牌。
事实上,在多年之前,发展自主品牌,就是东风汽车各届领导班组的重要任务。然而,事实却让人一言难尽。
今年初,东风汽车的内部工作会议上,发布了一组数据,称“年,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68.50万辆,同比增长32.00%;新能源汽车销量47.00万辆,同比增长1.6倍;岚图汽车平均成交价超38万元”。
光看这组数据,似乎可以得出“东风自主乘用车板块发展喜人”的结论。但实际上,东风汽车发布的数据,在概念上有意或无意地混淆了乘用车与“微车”,而这个数据,实际上是包含东风小康的销量。
并且,在东风自主新能源车型的统计中,像塞力斯这种合作品牌,也被列入统计范畴之中。
也就是说,哪怕在东风汽车的内部会议上,“粉饰数据”的情况也相当严重。为了让领导“脸上有光”,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成了东风汽车的惯用手段。
4
然而,市场的反应,是真实的。
为了扭转自主品牌乘用车不力的局面,东风汽车下大力气发展新能源,其中岚图品牌更被认为是东风汽车的掌上明珠,整个集团的营销资源,都在为该品牌而倾斜。
但是,真实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度,岚图品牌累计销量仅1.94万辆。这不到两万辆的销量表现,不仅远低于去年初制定的4.6万辆销量目标,甚至低于去年年中调整过的3.1万辆销售目标。
倾全集团之力的岚图,一年卖了不到两万辆,即便如东风汽车所称“平均成交价超38万元”,也没有多少意义。
5
尽管市场销量上不尽如人意,但在资本市场上,岚图却没闲着。去年11月,东风汽车宣布岚图汽车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0亿元。
彼时,东风动用了不少传播资源,宣称岚图的A轮融资,创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并且煞有其事地评论称此次融资“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岚图汽车发展的坚定信心”。
实际上,就在岚图此次A轮融资前一个月,广汽埃安刚刚完成A轮融资,其融资规模为.94亿元……
可见,即便吹嘘于资本市场的成绩,东风汽车也毫不得法,只要能为领导脸上添彩,外界怎么说并不重要。毕竟,只要我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资本市场对岚图发展是否有“坚定信心”,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看到的是,在推出岚图品牌之后,东风集团的股价呈现单边下行的态势,去年跌幅已达到26.92%。
信心如此,可见一斑。
写在最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中的这句诗,意思是倘若“借东风”不成,那么赤壁的结局必然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
如今,东风汽车正面临着这种困境。占据销量超六成的合资品牌,颓势日渐明显,很明显将来是靠不住的。但是发展自主品牌,最大的成绩仅存在于领导工作汇报上的数据中。
事实上,无论年销15万辆的东风风神,还是年销量20万辆的东风风行,这两个东风旗下最主要的自主品牌,无论产品研发、产品定位还是品牌形象与知名度,都无法承担起东风大自主的任务。
而被东风汽车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板块,拿了最好资源的岚图,最大的成就竟然是在资本市场,如果今后两年再无起色,基本就是蜀中阿斗的命运。
所以,我们看到,眼下东风汽车正在四处尝试,甚至用自己的军工老本行,将猛士品牌视作未来的增长点,甚至计划将猛士打造成军工品质的豪华纯电越野品牌。全然不顾比亚迪等车企新一代超级混动技术带来的市场增长。
不能说“病急乱投医”,只能说东风的病根,已经埋得太深。当上行下效已成企业文化,东风汽车的崛起,也许只能指望能“借到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