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杜牧赤壁的三悲,悲曹操,悲自己,悲国
TUhjnbcbe - 2024/9/2 17:24:00

“折戟沉沙铁未销”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全诗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一生多次咏怀赤壁之战,而其中数这首《赤壁》最为著名。

《孟子》中曾谈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因而,接下来我们便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杜牧的身世经历来聊一聊这首诗。

一:诗人见到了什么?

此诗,名为《赤壁》,是诗人39岁被外放至黄州时所作。首先,我们要了解的一点是赤壁是个山名,在湖北省内共有五处,其中有两处最为著名,一是当今的蒲圻县赤壁乡,一是黄岗县的赤壁矶,其中,史学家多认为前者为真正的赤壁古战场,而杜牧当时到达的地方是后者。

当然,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哪一处才是真正的古战场了,因为,对于彼时的杜牧来说,

他所到达的赤壁就是他心中的赤壁古战场。

诗人当时会见到什么?有两种场面。

一是正如诗中的描述,诗人见到了沉沙中的一把断戟,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诗人开始追忆起三国时的那场大战。

除此之外,便是根本没有那把断戟,有的只是翻涌的江水和安静的沉沙?

诗人被外放至黄州,看到江边沉沙,再望向奔涌的江水,难免不会想到三国时的那场大战?

当然,对于此诗来讲,诗人见到了什么,不重要,诗人想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二:诗人想到了什么?

清代吴景旭说:“余以牧之数诗,俱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

公元年的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于是,人们开始去赞扬周瑜的智慧:“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历史总是这样,人们都习惯去赞扬胜者。而杜牧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假设的形式写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在杜牧的想象当中,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恐怕便是曹操取胜,东吴灭亡了。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在《赤壁》中,周瑜是英雄,曹操是英雄,二乔是美人,而东风则是一种“运气”,没了这个运气,英雄辞世,美人香陨,国家灭亡。

所以,彼时的杜牧所想的,所期盼的就是自己的“运气”何时而至。

三:诗人的悲之心情!

在《赤壁》中,诗人表达了三种悲情,一是为曹操而悲,一是为自己而悲,一是为国家而悲。

第一悲:悲曹操

杜牧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的同时,也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上李中丞书》中提到,自己非常注重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今之长得短失”。此外,他还曾为《孙子》做过注。

因而,杜牧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之人,而曹操可以说是他的“偶像”,他曾说过“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削其繁剩,笔其精粹成此书”,甚至来说,在他自己的《自撰墓志铭》中特意提到过曹操。

可以说,他对曹操时非常推崇的。

而在《赤壁》一诗中,他以假设的写法写出曹操获胜,东吴大败,

字里行间里透露出了对曹操之败的一种悲叹。

第二悲:悲自己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周瑜是英雄,而东风是“运气”,周瑜因为东风而成为了英雄,而自己却一直没有等来自己的东风。

杜牧,作为宰相杜佑之孙,才华出众,23岁写出《阿房宫赋》,26岁举进士,然而却一直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的幕僚,等到三十六岁迁为京官,但是没多久,便又外放黄州、池州等地。

一身才华,却终究没有得到重用。

在杜牧的心中,自己比之周瑜,也是丝毫不差的,但是自己的东风却迟迟不到,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悲哀。

第三:悲国家

杜牧出生于晚唐时期,彼时的大唐早已不是那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大唐,彼时的晚唐已经陷入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局面。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面对如此的大唐,诗人难免会想到,如果没有东吴“东风”的“运气”,那么,大唐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因而,在《赤壁》一诗中也难免透露出诗人对国家的一种悲痛。

四:总结

拾铁戟、磨铁锈、洗沙土、作鉴定;想东风、思周郎,念铜雀、叹二乔。

总的来说,《赤壁》是彼时诗人内心的悲鸣,他希望自己的“东风”可以早点来到,也希望大唐的“东风”也可以早点来到。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精华本)京东¥88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牧赤壁的三悲,悲曹操,悲自己,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