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是从赤壁之战后开始的,从瓜分荆州开始的。
刘表一死,曹操就开始南下,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逃到夏口会和刘琦之后勉强躲过一劫,曹操则占据了除江夏郡之外的所有荆州六郡。
同年12年,曹操沿着长江继续东下攻打刘备,此时的刘备与孙权组成了联军,逆江而上与曹操决战,双方在赤壁一场大战,曹操战败逃走,孙刘联军趁胜攻打南郡,经过一年的南郡之战,周瑜主导的联军占据了荆州的南郡。
曹操手下大将曹仁被迫放弃江陵城,退到了襄阳,同一时间,刘备跨过长江南下攻取了荆州南四郡,曹操、孙权、刘备三分荆州,荆州成为三国鼎立的缩影。
赤壁之战从地理位置来看,荆州位于天下之中,向北可进至中原,问鼎天下,向南可到达南海,华夏最南边的领土,向东经江东直达大海,向西经长江到达益州。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荆州是各大政权都要争夺的地方,因为谁占据了荆州,谁就拥有统一天下的地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是北伐的重要节点,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去了荆州,蜀汉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这同样体现在关羽失荆州后,蜀汉的国势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但在关羽失荆州前,蜀汉的战斗力可相当强悍,自从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了曹操,蜀汉就开始了一系列北伐,首先是孟达与刘封占据了曹魏的上庸三郡,紧接着是关羽从荆州北伐襄阳,一时之间威震华夏。
三分荆州如果不是东吴背弃了与蜀汉的盟约,偷袭荆州,关羽不会死,荆州不会失,孙权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宁愿与曾经的敌人曹操合作,举起屠刀对准了曾经的盟友,孙权的目的就是占据荆州。
孙权宁愿背叛盟友也要占据荆州有三个原因:
1、战略目的。
公元年,年轻的孙权成为江东之主,鲁肃对孙权说:汉室已经不可复兴,如今当务之急是鼎足江东,剿除黄祖,攻伐刘表,占据所有长江以南的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整个天下。
这是江东版的隆中对,鲁肃对孙权所设计的最高战略如同七年后诸葛亮对刘备设计的一样,都是统一天下,不同的是战略不一样,鲁肃建议孙权占据荆州,全据长江以南,防备长江以北的政权,诸葛亮则建议刘备占据荆州与益州,然后两路北伐。
鲁肃与诸葛亮的战略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占据荆州,只有占据了荆州,他们各自不同的政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由此可见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在三国的位置2、地缘安全。
孙权占据的江东靠的是长江天险来防备北方的强敌,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当时的荆州可比现在的湖北省还要大,荆州占据了整个长江中游,而孙权占据的江东在长江下游。
孙权想以长江天险来抵御北敌,最为担心的就是长江中流的荆州,因为谁占据了荆州,就能沿着长江水陆并进,甚至还能跨过长江从江南陆路攻击江东。
曹操南下荆州,是对孙权唯一致命的攻击,要不是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孙权早就被曹操收拾了,可以说荆州是孙权长江天险中唯一的弱点,为了江东的地缘安全,孙权必须占据荆州。
3、报杀父之仇。
孙权的父亲孙坚死于荆州,是被刘表手下的大将黄祖所杀,为了争夺荆州同时为了报杀父之仇,孙权曾经三征荆州,终于在最后一次杀死了黄祖,占据了半个江夏郡,孙权杀黄祖有为父亲报仇的原因。
孙权那么问题来了,孙权偷袭荆州成功之后,为何不像蜀汉那样北伐?为何一直被曹魏压制呢?
1、孙权要防备来自刘备的报复。
孙权偷袭了荆州,杀死了刘备最亲密的战友关羽,无疑要防备来自刘备强烈的报复,对于荆州被夺,关羽被杀,刘备不可能没有反应,他一定会对孙权发动进攻的,孙权为了防备刘备,所以不能北伐,不仅不能,而且还要与曹操继续搞好关系。
在曹操去世之后,孙权曾经向曹丕称臣,孙权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孙权当前的战略就是与曹魏结盟,哪怕是表面上的,同时积极备战防备刘备。
孙权一旦解除了刘备的威胁,立即就对曹魏翻脸不认人,这是政治人物典型的表现,为利益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2、孙权有北伐之心,却没有北伐的斗志。
自从周瑜去世之后,江东集团对外扩张的意图就越来越弱,周瑜在临死前曾经向孙权提出攻打益州,孙权答应了,可惜周瑜却暴毙而死,周瑜一死,孙权把南郡都借给了刘备,放弃了扩张,选择了让刘备去对抗曹操。
孙权偷袭荆州自从鲁肃去世之后,孙权集团的战略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底线,吕蒙建议孙权偷袭荆州,从战略上看,是一个短视的行为,虽然暂时能够让孙权弥补长江天险的漏洞,但由于偷袭荆州强烈地打击了蜀汉北伐的力量,导致蜀汉集团实力由强转弱,再也无力单独与曹魏相抗衡。
三国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微妙的平衡,并且只有唯一可选的政治目的,就是同样弱小的东吴与蜀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强大的曹魏,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三国就不复存在,举个例子,如果东吴与曹魏联合起来灭亡了蜀汉,那三国只能迅速归于一统,因为蜀汉如果灭亡了,下一次被灭亡的只能是实力相对弱小的东吴,那曹魏就能统一天下了。
由于江东战略的摇摆,让孙权失去了进取之心及北伐的斗志,蜀汉拥有的荆州是北伐的前进基地,而江东拥有的荆州只不过是保护长江天险的屏障而已,一个是攻,一个是守,战略都不一样。
3、江东集团内部对于北伐并不上心。
江东集团的核心其实是一大帮士人与大家族组成的利益集团,尤其是大家族,手中拥有大量的部曲与私兵,让他们出钱、出力、出人北伐,这些大家族是不愿意的,一是北伐难度极大,二是没有利益可言。
陆逊比如说陆逊,就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的陆氏族长,在石亭之战中,朱桓建议孙权:打败曹休后,可以长驱直入攻打寿春,占据淮南,进取许昌与洛阳,这是一次非常激动的北伐,但是陆逊表示不行,孙权听从了陆逊的建议。
虽然说朱桓的建议过于激进,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江东内部对于北伐并不上心,如果把江东换成蜀汉,几乎是一边倒地劫持,诸葛亮在实力那么弱小的情况下,都能发动北伐战争,而实力三倍于蜀汉的东吴却没有一场像样的北伐,这其实也是各自内部对于北伐态度的表现。
4、东吴一直被曹操压制着。
公元年,赤壁之战刚结束不久,孙权挟赤壁之胜围攻合肥,张昭攻打九江,结果孙权与张昭都以失败告终。
公元年,合肥之战,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北伐合肥,结果被张辽、乐进、李典率领七千魏军打得大败,孙权差一点就被魏军俘虏,此战成为孙权一生的阴影,张辽因此获取了张辽止蹄的典故,成为江东百姓害怕的神一样的人物。
就连占据优势的石亭之战,东吴军队也没有敢于北伐,更不用说其他,虽然孙权在位期间多次对曹魏用兵,但最多属于骚扰性质的小规模战争,并无一次真正的北伐,反而是曹魏一直压制着东吴,这种压制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