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江雾霭重重,一人独立在江堤之上,惊涛裂岸,乱石穿云,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画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全文气势磅礴,雄浑苍凉,诗人写景抒情,借古喻今,一字一词均浑然天成。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借古代之事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猛烈拍打着乱石堆砌的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浪花。其景象之壮阔,比钱塘江观潮还激动人心。在这样的景色下,苏轼感慨万千,望着祖国大好河山,他想这世世辈辈中,能出多少英雄豪杰?于是他开始回忆开始思考,想到了周瑜周公瑾,于是想到了小乔,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三国战场,想起了火烧赤壁,看见了烟雾缭绕。
他仕途不顺,开始笑话自己,也借此抒发自己的报国情愫。他感慨时光匆匆,华发早早的长出,人生如一场大梦,酒过微醺,他一时也糊涂了,不知现世是否与梦一般。于是他举起酒杯,发现明月已经东升,他洒下烈酒,敬英雄豪杰,也敬无常人生。我不与世界为敌,我要世界与我同醉。
大江东去,浪淘尽像极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时空开阔,万千豪情自肺腑喷涌而出。于是浓墨写写景,把江水滔滔全部收进纸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起承转合之中不夹一丝刻意,引人跟着他一同回忆古今。
周瑜何许人也?才华横溢,谈吐不凡,心思敏捷又一表人才。小乔之美,令无数男人倾心。周瑜在年少成名,春风得意之时抱得美人归,多少人心向往之。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与装苏,他不是兵甲上身,而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词人未曾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苏轼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待罪黄州,而周瑜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不禁深自感愧。对于这样的命运,词人只好豁达,他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正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罢了。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死追梦想,又何必过分执着呢!
苏轼也曾写下《赤壁赋》,虽然不是真实的战争场所,但其在文中扣舷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周瑜这时间真的真实吗?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他却只能在江水上泛舟,与渔人谈心。而更为戏谑的是,伟人早已不见踪影,月光如初,如碎金般撒在江面,这一切是梦还是命呢?于是再次豁达: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他放弃纠结,不想官场,他只是蜷缩在小船内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连天空的变化也不管了。
两首词文均是佳作,苏轼对三国崇敬,因为乱世出豪杰,可用之材均有用武之地。而他,尽管满腔热血,也只能在赤壁下吟诵,让世人与他一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