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汉建安十三年(公元年)十月,曹操亲率八十万(实际为二十万)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意欲彻底消灭孙权和刘备两大军事集团。当时,孙权坐镇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刘备屯兵樊口(今湖北鄂州市西),面对强敌来犯,孙刘联合反击。东吴大将周瑜率水陆精兵三万,加上刘备的两万军队,在赤壁、乌林一带预作布置,决心战胜曹军。决战那天,东吴老将黄盖遵命诈降曹操,率领装满油脂柴草的十艘大船驶向曹营,然后把船点燃,曹军水寨化为一片火海,导致曹操全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的重大战役。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如“周瑜打黄盖”、“借东风”、“草船借箭”、“华容道”等等,都与这场大战密切相关。同时,这场三方交织在一起的大战,又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自古至今被频频引用和评说,愈加显现了这次大战的重要和神奇。
对于这场大战的整个过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第五十回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可谓精彩之至。按说赤壁大战发生在赤壁,这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由于史料对赤壁战地的记载过于简略,一些说法也不尽相同,加上后人的解释又不一样,尤其是再经过历史上一些著名文人如李白、杜牧、苏轼的一番评说和感慨,自隋唐以来,在湖北境内的长江及汉水一带,陆续冒出了好几处赤壁,而且它们全都真情表白为赤壁大战的发生地,使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这就需要弄个水落石出,到底哪里是三方鏖战的赤壁?
南朝刘宋盛弘之的《荆州记》说赤壁在汉阳县西六十里处的临嶂北朝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赤壁在江夏(今武昌)县金口镇的赤矾山;
唐代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说赤壁在蒲圻西北八十里的赤壁山;唐代《汉阳郡图经》说赤壁在汉川县西八十里的赤壁草市;“(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一在黄州,一在汉阳;
宋代苏轼作《赤壁赋》,他说,“江汉之间指赤壁者在复州
你敢相信是在这里吗?
清代《大清一统志》说赤壁在嘉鱼县东北江滨;
到了现代,赤壁的位置又有新说,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石泉在《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中认为在今钟祥市西北六十里处的赤壁崖。
看看历代对于赤壁的记载,居然有九处之多,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哪个为是。如果按区域划分,汉川、汉阳、天门、钟祥四处在汉水流域;黄州、蒲圻、嘉鱼、武昌四处在长江西岸。这八处赤壁自然是各持其说,自以为是。然而,赤壁之战遗址只有一处,要认定何处为真,先要看这次大战发生在哪里。
据《三国志·魏志》和《资治通鉴》等权威史料记载,
这次大战之前,曹操率军从江陵顺江东下,先到巴丘(今湖南岳阳市西南)作了一番布置,这才进击屯兵樊口的刘备,刘备与孙权合兵迎战,周瑜自柴桑溯流而上,双方战于赤壁。
由此断定这次大战发生在长江两岸,这样汉水流域的四处赤壁(汉川、汉阳、天门、钟祥)均非大战之处。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明显有误。
比如:临嶂和汉川都不临长江,怎能发生火烧战船的事呢?关于这种说法的错误,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早已指出:“《通典》及《元和郡县志》皆尝辩汉川(即汉川)谬,则临峰之谬亦可知。”这说明两地皆非赤壁大战之处。
对此,当地方志中写得也很明白。如《汉川县志》载:“赤壁街……旧讹为孙曹战地,大抵崇同数里,釜钦如山,土赤色,故因而附会耳。”《汉阳县志》也说:“两军相遇,赤壁当临大江。临峰虽名胜地,究与当日战事无涉。”至于赤壁在天门、钟祥的说法,皆为一家之言,证据不足,附者有限,略而不述。
看这图也不可能
现在再说长江两岸的四处赤壁。
其一,武昌赤壁。即今该地之西赤矶山。此处与纱帽山隔江相对,郦道元《水经·江水注》说:“江水左经百人山(今汉阳县南纱帽山)南,右经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将军处所也。”这里所说的赤壁,只是“诈”曹操之处,没有明确讲是“曹公败处”,换句话说这里不是主战场,武昌之赤矾山并非真正的赤壁。
其二,黄州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县城西北江滨,又名赤鼻矾,山形截然如壁,视之赤色,故名赤壁。其位置不在樊口上游和大江南岸,与史书记载明显不符,不可能是古战场赤壁。然而因其地形酷肖,常常被人错认。如唐代杜牧、宋代苏武,都在这里写诗作赋,大发感慨。可惜都感慨错了。
黄州赤壁
因为此地是否真正的赤壁,连苏拭也拿不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所谓“人道是”,即“听别人说的是”,他们只是借题抒情,但是没把地方弄准。为了防止以讹传讹,清代唐熙年间,黄州知府郭朝柞亲手写了“东坡赤壁”的门额,从此这里有了“文赤壁”之称,显然这不是用武之地。
其三,嘉鱼县东北赤壁。南宋学者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引《江下辨疑》说:江汉间有三处赤壁,“予以为(江夏)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败之地也”。这里说的“所败之地”,即今嘉鱼县东北的赤壁山。
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也持此说。他认为:“赤壁当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大清一统志》所定最确”。(引见杨守敬《水经注疏》)当代著名学者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国学通才王力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这一观点。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和第四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注释也说:“赤壁,地名,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
其四,蒲圻县西北赤壁。这种说法比较早些,如《昭明文选》李善注引南朝《荆州记》说:“蒲析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船,上破魏武兵于乌林”。唐代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也说:“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坚持这一观点的除去前面提到的《括地志》外,尚有《后汉书》李贤注、唐杜估编撰的《通典》和《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等。这一观点皆出于权威性的史学著作,因而蒲拆赤壁被认为是虚兵之地,又被人称作“武赤壁”。
武赤壁
有人说,所谓“嘉鱼县东北赤壁”和“蒲圻县西北赤壁”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因为古代政区常有变化,赤壁也就随所属关系跑来跑去。通过查证舆地图志可知:赤壁属于嘉鱼时,在该县东北;改属蒲圻时,则为该县西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调整行政区划,赤壁划属于蒲圻县(现为蒲圻市),所以多数人主张此处赤壁是当时的大战之地。
这种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不妨在此略作分析:
南朝宋人盛弘之撰写的《荆州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类似于正史的《地理志》。作者曾任荆州、江州刺史,官至宋临川王侍郎。他在这本书中,详细记述了荆州的郡县、山川、城邑、关隘、风俗、器物等,特别对魏晋南朝时期荆州的重要历史事件、地理状貌变化记述甚详。
作者生活时代,距赤壁大战仅三百多年,他所认定的赤壁位置是可信的。
再从《元和郡县图志》看,这是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年)的部地理总志,以当时四十七节镇为标准,分镇详加记载,每镇篇首皆附样图(图在宋时已亡佚)。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
作者李吉甫曾到州一带进行过实地考察,当时对赤壁的认识远没今天这样复杂,黄州等其它几处赤壁也未“发现”,他的见闻没有什么干扰,记述的材料真实可信。另外,蒲圻市西北的赤壁,既在长江南岸,又与乌林隔江相望,同史籍所载的地形完全吻合,此处应为赤壁大战的旧址。
现在,让我们走近蒲折赤壁,看看这处古战场遗址到底是什么样子。
出蒲析城西北四士多公里,便来到长江南岸的赤壁镇。镇北有座长岭山,一脉连起三个山头,远处的叫金鸾山,中间的名南屏山,临江的即赫赫有名的赤壁山。登上赤壁山顶,有座建于江边绝壁之上的“翼江亭”,相传此为周瑜当年的指挥所旧址。在亭上北望长江对岸,有片规模不小的树林,名曰“乌林”,当年曹操的水寨就扎在那里。曹军战船中计被烧,乌林成了一片火海,江面被火照得通红,江南岸的石壁也被映成赤色,因而有了“赤壁”之称。
从蒲圻市的地方史料来看,当年的赤壁一带尚未开垦,到处都是湖汉沼泽,这里有陆水、蟠水、泗水三条河流,它们联通着黄盖湖、周郎湖等几十处港汊、湖泊,形成进入长江的多条通道。
赤壁山上有险可守,水陆大军互为犄角,孙、刘两家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形,才与曹军决一雌雄。更紧要的是,赤壁下游不远处的陆口,乃江东锁钥,极受兵家重视,此处一旦有失,江东即成危卵。
周瑜曾随孙策征讨黄祖,深知陆口重要,所以他与刘备联合,早早抢到了陆口前面的赤壁。曹操由于稍缓一步,难以夺得陆口,只好躲进江北乌林。本欲休整待发,却不料疫病流行,导致后方不稳,军心涣散,接着又中了对手的圈套,被人放了一把大火,毁掉了他的征伐美梦,却烧出一座不朽的赤壁。
回看赤壁之争,虽有多家之说,各说各的道理,但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在文赤壁和武赤壁之间游移。
黄州赤壁因苏东坡词赋的作用,所以名声远播;蒲圻赤壁不动声色,也许“真水不香”,因而影响不是很大。
可是作为名胜遗址,它们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真正是“南北赤壁各千秋,文武并举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