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行”的关系历来是哲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王阳明之前,大家对“知”与“行”的关系的普遍认识是:知之非艰,行之维艰(此成语出自《尚书·说命中》,原话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我在拙作《格物:“致良知”的手段(阳明心学系列之三)》中也说过,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圣贤,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事是昧着“良知”做的,没有做到事事都“致良知”。
这样看来,“知”与“行”好象明明是两件事:知道怎么做并不难,难的是将知道的落实到行动上。一直到现在,持这种看法的还大有人在。当然,这样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是,王阳明从自己的哲学理论出发,重新界定了“知”与“行”的关系,形成了他独特的“知行合一”论。笔者在拙作《知道与做到:谈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意》一文中,已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到底是啥意思,作出了自己的解读。在这里,我想结合孙权联刘抗曹的历史故事,再次解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两篇文章可以相互发明。
孙刘联军赤壁之战抗击曹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述。咱们今天只是探讨一下孙权的心路历程与赤壁之战的关系。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能否发生,关键取决于孙权。他选择了战,赤壁之战就会打;他选择了降,赤壁之战就不会打。在当时,面对曹操来势汹汹的八十万大军,孙权心里是没底的。从军事实力上,他认为自己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在天时、地利上似乎也不占什么优势。但是,父兄开创基业不易,江东八十一郡“国险而民附”,如此大好江山,一旦拱手让于他人,他又是极不甘心的,毕竟他也有羞耻之心,也有对父兄留下的基业的责任心。可到底是战还是降,他心里真是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这时,出现了三个关键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诸葛亮作为刘备的说客,他雄辩的说词归结到一点就是:孙权你有这么大实力,一枪不发就投降,丢死人,从感情上说不过去,这一点说到了孙权的痛处。而周瑜的劝说让孙权认识到,双方的实力差距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曹操并非不可战胜。鲁肃则从个人角度劝孙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投降了还能混个省长市长当当,象你这样有威信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曹操决不会留下你,早晚会除掉你,你能投降吗?直到这时,孙权才终于认识到,不管从实力上还是从感情上,不管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他是只能战,不能降。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才打起来。
对于赤壁之战来说,孙权下定决心打实际上是赤壁之战真正的开始,用王阳明的话讲,这叫做“知是行之始”;最后赤壁之战真的打了起来,这不过是孙权那个认识的结果,用王阳明的话讲,这叫做“行是知之成”。如果孙权没有真正认知到打的必要性,赤壁之战肯定不会打,也就是没有真”行”。反之也一样,如果孙权没有真打,那些停留在口头上的决心也肯定不是真”知”。
我们也是一样,那些所谓的“昧着良知”做出的事,既然他能做出来,那他那所谓的“良知”也决非真“知”,不过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知”。“知”和“行”,原本是同一件事的首尾两端,是密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徐爱录》)。这便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