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素有文蕴之美,它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递着古人与现代人的精神桥梁。
咏史是我国诗词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传统,其中咏三国诗词又是其中一个重要题材,它们数量众多,内蕴深厚,今天为大家挑选了6首经典“三国诗词”,首首都称得上是绝唱!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断戟沉埋沙岸,诗人俯身捡起。
断戟上的精铁尚未蚀尽,磨洗一看,竟是三国兵器。
当年火烧赤壁、气吞万里如虎的壮景如史诗般浮现在眼前: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火光映彻,三国就此鼎立。
然而时光流转,万物生灭,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人与物都变化了、模糊了。
此时,“折戟沉沙”像一个道具、一个媒介,带我们穿越时空,到达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
记忆中的那个场景突然鲜活起来,一切都清晰而真实,宛如当年,只等待着我们迈入。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被称为七言律诗的典范。
诸葛亮是名垂青史的政治家,他的智慧和忠诚,为历代所称道和尊敬。
杜甫首先用一问一答的语气,指出了诸葛亮的祠堂仍然存在。接着写祠堂里面的静穆气氛。
下半首,他歌颂了这位政治家茅庐决策的卓越远见,对国家大事的忠诚勤奋,并且为诸葛亮没有完成自己的宏愿,感到深切的遗憾。
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国分,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位于夔州郊外白帝城南边的长江沙滩上,在近处看,只是八排小小的石堆,但是如果站在高处眺望,则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与兵法暗合的繁复阵型。
蜀中故老相传,这些石头是诸葛亮为演练阵法所布,每当江水涨潮,岸边泥沙俱入江中,但这些小石堆却始终不为所动,一直陈列在江边。
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了三分天下的盖世功业。他的军事才能突出地表现在八阵图中。经过五六百年的风风雨雨,八阵图依然如故。
当年由于刘备意气用事,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打破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使恢复汉室的大业终成泡影。所以,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蜀汉要想吞并吴国这个意图的失误。
诗歌借助八阵图的历史遗迹,非常精辟地评价了诸葛亮的功业及其内心世界,是以诗论史的精彩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语意高妙,是苏轼的名篇。
前三句说风流俱往,原是可悲可痛之事,东坡大笔为之,却是神完气足。
以下应题目「赤壁怀古」,写三国豪杰往事,熔咏史与写景于一炉,大气磅礴。
下片主要刻画周瑜年少有为的英雄形象,令人悠然神往。
「故国神游」以下由怀古转到词人自身,虽有「人生如梦」的悲叹,而境界仍高,神气不坠,不愧为乐府绝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辛弃疾的晚年名作之一,也是一代伟人最喜欢的一首词。
上片,写登楼只见满眼风光不见中原故土而无限感慨;
下片,称赞孙权年少即统率东吴军队,讽刺怯懦畏敌的南宋统治者。
怀古讽今,用典贴切,境界开阔,讽咏有味。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慷慨悲壮,回味无穷:千古兴亡多少事,都付与一壶浊酒,滔滔江水,唯有青山依旧,夕阳依旧。
这背后体现的是什么?
是对永恒的宇宙规律和人事规律的一种深刻的认识,而《三国演义》的结尾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那么,你最喜欢哪一首三国诗呢?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上一句,也很经典,整首诗苍凉感伤杜甫写雨最美的一首诗,全篇都是名句,千年来无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