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我,格格不入的90后,用甲骨文演绎西游
TUhjnbcbe - 2024/10/25 16:12:00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qingganshenghuo/33368.html

“小时候学过的东西,正击中自己眉心”

我叫黄丽洁,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90后。我还有另一重“隐藏身份”,是抖音账号

博物汉字运营团队的成员,有时候我在线下被小学生认出来,他们会非常激动地告诉我,很喜欢我们做的甲骨文版《西游记》。

我,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90后。

我和传统文化的缘分从小学时候就开始了。这要感谢我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就是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杨老师。我小学是在河南的村小上的,学习的资源不多,但很幸运的是,我遇上了杨老师教语文课。

我觉得她是全校最有文化的人,也最受学生爱戴。上课时,她总会讲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诗人的故事,我到现在还记得她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跟我们说,古代的词一般都是由歌女唱出来的,很婉约,但这首词却需要用铁板铜琶去弹唱,才能唱出那种豪迈高亢的感觉。她还会让我们玩飞花令的诗词游戏,比如她给我们一个“风”字,让我们来接和风有关的诗词。

在我眼里,杨老师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缩影。她对我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后来虽然杨老师不再教我们语文课,但我和她女儿年纪相仿,我们平时还是会经常接触。她也很关心学生的成长,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家人去对待,她治愈了我很多,把我引入传统文化的世界里。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花木兰替父出征和穆桂英挂帅。这两个故事至少在当时,应该是每个小学生都能唱两句的豫剧桥段。其实小时候不是很懂,但现在再回想起来,就有一种“小时候学过的东西,正击中自己眉心”的感觉。花木兰和穆桂英都是女中豪杰,花木兰替父出征,豫剧里最后一句词是“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穆桂英挂帅里也有一句是,“我53岁又领三军”,我到现在都倒背如流,一想到这两句话就不由自主地唱出来。

我们创作的甲骨文版《西游记》就要出版了,也许会成为现在小朋友们长大后还津津乐道的“花木兰”。

我感觉,文化的力量真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学的时候虽然不懂,但现在长大了,有时候就会突然觉得,这些东西会给我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和支持。

当时互联网还不那么普及,我也很难找到有共同兴趣的爱好者。上中学之后,班里的同学一般都更喜欢流行歌曲之类的,我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就变得小众了,很难有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确实会感觉有点孤独。但我对古诗词的爱好还是保留了下来。

我一直很喜欢语文课,成绩基本上都是班里的第一名。每次学校发了语文课本和辅导书,我都会很快把它从头到尾看一遍,把喜欢的诗篇摘抄出来,先在心里记几遍。后来上高中有了零花钱,我就会去买一些诗词相关的书。我现在还记得,我当时买了一本《宋词首》,在高考前从里面看到了一首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结果高考正好就考到了。

我对诗词的爱好也延伸到了其他传统文化形式上,包括戏曲和舞蹈。上中学时,我在电视上看到由周敦颐《爱莲说》改编的中国舞蹈,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就很想学习中国舞。《诗经》序里有一句话说,“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古代人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情绪,用语言和咏叹这种方式都很难表达,只能通过手舞足蹈来传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也会觉得,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和古人还挺像的。

我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很广泛,除了诗词,也喜欢戏曲、舞蹈和乐器,也在业余学过舞蹈和古琴。

从十几岁到大学毕业,我学了十年左右的中国舞。我时常会觉得中国舞和诗词互相呼应,因为很多中国舞本来就脱胎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诗词,比如汉唐舞,有些就会用到《诗经》里的作品,也会用到古人的形象。这种内容最近几年也越来越受大家欢迎,包括去年的电影《长安三万里》。

把爱好变成职业,我不再孤单

上大学时,我选了市场营销专业。虽然一直爱好传统文化和诗词,但因为周围没什么人有共同的兴趣,也很难得到指导,我没考虑过未来以此为生的可能性,还是把它当成了日常爱好。但上大学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写作的能力,在互联网平台发一些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相关的图文作品,运营自己的账号。

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毕业后机缘巧合,我找到了深圳的一份工作,是运营一个国风相关的短视频账号。六、七年前,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传统文化内容才刚刚开始兴起,包括汉服、舞蹈、戏曲和变装的视频等,但更多是面向大众的、普及性的,我自己没看到特别小众和垂直的内容。

那时候我也不是很懂,就总感觉流量是一种玄学,有时候也会找流行音乐来创作视频,但内容的传播度还是运气成分比较多。但是现在,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已经相当垂直和细分了,也有一些知识含量很高或者很小众的博主,有的甚至有几百万粉丝,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

我们用甲骨文演绎古诗词。现在抖音上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垂直,我们的“小众”内容也能找到更多受众。

年,我跳槽来到了现在的团队。我找工作的方法还挺直接的,就去搜“传统文化爱好者”相关的关键词,就找到了现在的公司。它是一家字库公司,也在文化领域深耕了很长时间,致力于汉字文化的推广,和我的兴趣非常契合。

同事们也都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有共同的爱好才聚到一起的。只要是和传统文化相关,不管什么话题都能讨论几句,我们的群里不仅讨论工作,还会经常互通有无分享信息,一起去逛博物馆看展览。我终于不再感觉孤单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聚到了一起,把爱好变成了我们的事业。

和同事们在甲骨文文化节。我们团队的同事也都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大家不仅一起工作,也有很多其他话题可以聊。

博物汉字这个账号是我们从年开始做的,用现代媒介的方式来呈现和解读古文字。要宣扬汉字文化,说到底还是离不开甲骨文。我们现在使用的方块字,和甲骨文是一脉相承的,你要把一个字讲透,就不可能绕过甲骨文。我们当时选定这个方向,也是有一些担忧的,大众对它仍然在心理上有一定距离,一看到就觉得高高在上,但我们在反复讨论之后还是觉得必须从它入手。

对于我个人而言,甲骨文是不陌生的。我很早以前就去过安阳殷墟,看过关于甲骨文的内容,它那边有个文字长廊,展示着一些很有意思的甲骨文文字,我在那里玩了很长时间。

另外,我小时候还看过一本书,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这本书里面的女主角姓姚,叫木兰,她的特长就是可以辨识甲骨文。所以当我们团队选择要做甲骨文相关的内容时,我感觉就像是各种机缘巧合,我本来就对它很有兴趣,也有一定了解,又碰巧有机会来做这件事。

今年过年时,我们做了“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春节”的视频,呈现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

在我们开始做之前,抖音里也有其他做汉字文化的账号在科普甲骨文。一般就是把某个字画出来,来讲解这个字是什么,像一堂线上课。我们并不想做成类似的,想一定要出其不意,而表情包是当代年轻人最熟悉的文化产品,我们就从甲骨文表情包开始。后来我们又做了“甲骨文名著”和“三千年前系列”,都很受大家欢迎。

我们早期做的甲骨文表情包系列有十二生肖,动物的形象对大家来说都通俗易懂。

做大家的眼睛,去0年前看阅兵和祭祀

因为甲骨文的字数比较有限,只有一千多个字,我们内容创作的重要标准就是,它能不能用甲骨文来呈现,画出来大家是不是能看得懂。我们有一个超大的选题库,里面被毙掉的选题比比皆是,大概讨论十几个选题最终才能确定一个。

一般大家会觉得甲骨文离自己比较遥远,但这几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欢迎,和大家的心理距离很近,我们就想选择一个比较热门的内容,用甲骨文来演绎它,给大家带来对甲骨文的全新认知。我们把目光放在了四大名著上。

四大名著中,《水浒传》和《红楼梦》的人物实在太多了,有点难以下手。《西游记》只有四个主角和一匹马,还有很多妖魔鬼怪,我们想先从它来试试看。我们找到了甲骨文里面的“猴”“夫”“豕”“吴”还有“马”,把这五个字排成一排,感觉有那味儿了,就很像小时候自己画的那种火柴人漫画。之后我们又找到了更多和《西游记》相关的字,画出了分镜,比如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翻起筋斗“云”,师徒四人在“日”“月”轮转中长途跋涉,再搭配上大家耳熟能详的背景音乐,制作成了我们的第一条长视频。

我们做的第一条长视频《西游记》,用甲骨文来演绎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这条视频我们前前后后做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来回反复修改,还好发出来后效果确实很好。我们收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评论,比如说嫦娥跳舞那个画面,我们用了甲骨文的“舞”字,确实很像一位婀娜的美人甩着长长的袖子转圈,有人建议说可以把它换个颜色,加点透明度会更好,还有人建议加上电视剧《西游记》的原画面作对比,这些我们在后来名著系列的视频中都采用了。

我们用甲骨文里的“舞”字来呈现嫦娥跳舞的画面。

很多选题我们是没办法做的,尤其是和热点相关的内容,没有足够的字来呈现。但我们选择了《西游记》这种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内容来呈现甲骨文,也是希望自己能创造出一些出圈的、让更多人看到和喜欢的内容。

我们账号的头像就是甲骨文里的“目”字。它看上去很萌,有些人一看到会觉得是不是一只小蜜蜂,或者是不是一只螳螂?我们选择它,是因为甲骨文在我们看来,它就是古人创造出来向后人传达信息的,0年后,我们恰好看懂了这些文字,这一切都离不开眼睛。我们也想做大众的媒介,就选择了“目”字做头像,希望带大家去看看几千年前、甲骨文里面的世界。

团队的小伙伴正在书写“目”字,这也是我们账号的头像。

我们“三千年前系列”的第一个视频,就是用甲骨文呈现0年前的军队。那是年的建军节,我在抖音上刷到人民日报发的一条阅兵视频,就感觉特别燃,燃到坐不住了,我也想做一条类似的视频,带大家感受一下0年前军队的气势。

这条0年前军队的视频受阅兵视频启发,发出后我们很快涨了一波粉丝。

我们很快就敲定这个选题、投入制作,音乐也用的是那条阅兵同款的音乐,把它和甲骨文呈现的军队画面结合在一起,我们也觉得非常燃。这条视频一出来,我们就涨了有一两万的粉丝,算是小小的出圈吧,之前的视频还没有过这么快速的数据反应。

这也坚定了我们做“三千年前系列”的决心。其中一个是用甲骨文还原0年前的大祭司,也许很多网友是看过《翦商》这本书的,他们就问我们,“羌人在哪里?”因为商朝人在某些重要的祭祀场合,会用人去祭祀,人祭用的很多就是羌人。后来我们做升级版的祭祀视频,就加了一些人进去,但不会那么血腥。

这条古代祭祀的视频发出后,有很多网友提到人祭,我们在后来的视频里就加了进去。

被孕妈妈和10后小学生强势催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格格不入的90后,用甲骨文演绎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