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红场
到莫斯科的中国人,没有几个去红场之前就能安下心来工作。就像到北京的外地人、外国人禁不住天安门广场的“诱惑”一样。
早年,苏联在我的梦中是一个布满彩霞和鲜花的国家。后来,虽然两国间结下了那么多恩恩怨怨,但克里姆林宫尖顶上那颗红星,却一直在我心中闪耀。为此,我到达莫斯科的当天,就急不可耐地想要看见她,了解她。
从富丽堂皇的地铁站出来,红场一下子呈现在我们眼前。本来我与同伴都是头一次来到这里,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原因大概是在以往的岁月里,我们对它的了解太多了。
春风送我到俄都,
初登异国似曾熟。
这是我在红场写下那首诗的前两句,虽然没什么文采,但却真实地表达了当时的感受。
红场的总面积只有9万多平方米,比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小得多,而且进出广场的道路也不像东西长安街那样笔直、宽阔。所以,从远处看去,没有那种宏大、宽敞的感觉。但周围建筑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位于红场一端的瓦西里大教堂、与克里姆林宫毗邻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报喜教堂和大天使教堂,都顶着看上去十分相似却又各不相同的洋葱头顶,让人根本搞不清哪个是哪个。
这些教堂大都是向游人开放的,就像北京的紫禁城一样。我们进到一座中间没有楼板的教堂里,抬头向上看去,竟产生了一种脱离红尘,进入天国的幻觉与神奇,让人感觉到建筑本身的巨大魅力。
在这所教堂旁,我看到了两件俄罗斯镇国之宝,即“钟王”和“炮王”。所谓钟王是指一口悬吊在钟楼上的大钟,其高度为10米,重量202吨,据说它的铸造师是马托林父子,但他们在200多年前,究竟是用什么工艺完成这么巨大的铸件,又是怎么把它吊起来的,现在仍然是个谜。“钟王”的一侧已经破损了,据说这是在1937年一场大火中被烧坏的,令人惊叹的是,掉在地下的这一小块,重量也竟有11.5吨。
克里姆林宫里的“炮王”是一尊自重40吨的大炮,口径890毫米,每颗炮弹都有1吨重。据说大炮是当年为保卫克里姆林宫铸造的,但从来没有发射过。
克里姆林宫的另一部分是行政区,这种布局和使用方法与泰国的大王宫相似,都是一半办公,一半接待游客。从远处看过去,叶利钦总统办公的那栋乳黄色建筑既不高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这里却是俄罗斯的神经中枢。1991年的12月25日,前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就是在这里宣读了“辞职报告”,宣告一个时代、一种制度的终结。
列宁墓是红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她坐落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外,是一座半地下建筑,地上三层,其高度与耸立着一座座塔楼的宫墙相似。主体由大理石和花岗岩石料砌筑而成,表面呈赭红色,让人觉得温暖、明亮。在总高度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条宽宽的黑色大理石带,将列宁墓围绕一周,宛如臂上的黑纱,显得庄严肃穆。
多年来,列宁墓一直有两个主要用途:一是安放、保存列宁遗体,供公众瞻仰;二是被当作前苏联大型集会的主席台。从斯大林时期到苏联解体,莫斯科历次大型群众集会和阅兵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种安排使红场和列宁墓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一样,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一度被看作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心和全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
1941年6月,纳粹德国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人民被迫投入到伟大的卫国战争之中。在当年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庆祝活动中,斯大林就站在列宁墓上,检阅着一支支从这里直接开往前线的部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们高呼着“为了列宁,前进!”的口号,一小时后就进入了与侵略者厮杀的战场。当时,希特勒的先头部队用望远镜已经看清了克里姆林宫上那颗红星。然而德军最终也未能进入莫斯科,列宁墓也没有被侵略者玷污。
随着前来拜谒的队伍,我向这座半地下建筑缓缓走去。但就在我即将进入列宁墓时,看到从远处走来3名士兵,他们用一只手托着步枪,左臂有些夸张的摆动着。三个人同样身高,同样体态,同样着装,就连踢腿都是同样高度。原来他们是列宁墓的卫兵,其哨位被称为俄罗斯一号岗。
到这里游览的人都知道,列宁墓换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于是,我们的队伍不再前进,人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几个年轻的卫兵。奇妙的是我所看到的就像魔术师表演的戏法一样,6个人在左旋右转之间就完成了新老交替,搞得我眼花缭乱。
沿着平缓的通道,我进入安放列宁水晶棺的大厅,空气中流淌着鲜花的芬芳和低回的哀乐。领袖安卧在水晶棺中,像在沉睡,又像在思考。我与多数拜谒者一样,在走到列宁身边时,停下脚步,毕恭毕敬地向领袖鞠了3个躬。此刻我头脑中猛然闪出列宁在1918年辈刺杀前在米歇尔逊工厂演讲结束时的一句话—“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不是胜利,就是死亡,但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走出列宁墓,我驻足良久,发现领袖头上,飘扬的正是他在十月革命时推翻的临时政府的旗帜,这就是说,列宁作为领袖在红场的意义已不复存在。为此,已经有人建议将列宁的遗体送回故里,让他回到母亲身旁。这种传闻让我有了一种莫名其妙地担心。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到莫斯科来,也不知道我再来时,列宁遗体是不是还存在。
只有对俄罗斯历史比较了解的人,才会对位于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宫墙之间的几座墓碑感兴趣,因为碑上那一串串名字,已经随着年代越发久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在这里,我看到了斯大林、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伏龙芝、高尔基、波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人的12块墓碑,据说这些伟人的躯体就埋葬在墓碑下面的墓穴中。我特别仔细地看了看斯大林的墓碑,发现它的左上角已被砸掉,而这块“残垣断壁”不知为什么却与克里姆林宫,与列宁墓一样,恒久地进入了我的记忆。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