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5日晚六时半,学悦“蒙以养正”系列讲座第一讲,以线下和云端同步进行的方式准时开讲。本次讲座主题为《从兰亭序到赤壁赋——书画世界中的经典文本》,主讲人是学悦教育近代碑刻史料研究中心主任、复旦中文系博士卢康华老师。
本次讲座选取东晋至北宋历史长河中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为研讨对象,希望从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体验中,增长大家的语文能力与审美能力。
一
讲座一开始,卢老师通过两张图片——“流觞曲水”的兰亭雅集图和王羲之的《奉橘帖》,直观地呈现出这次讲座的主题,即书画世界中的文学活动与文本,这两件作品,给观众以美的感受。卢老师特别以《奉橘帖》为例,介绍了双钩填墨的技艺。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在唐宋以后越传越少,如今已经完全看不到真迹,我们现在看到的王羲之书法,是唐人用临、摹、拓等方法传写保留下来的。具体到《兰亭序》,有传为虞世南、褚遂良临写的本子,也有传为欧阳询临写后上石摹拓的定武本,而所谓的神龙本,据说是冯承素等人用双钩填墨的方法制作而成。过去,我们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冯承素生平了解极为寥寥,有趣的是,近年先后出土了冯承素和他父亲的墓志,上面记载了许多过去不为我们所知的历史信息与生平资料。而且两个相隔不过十三年的文本,一些具体的事实即已经出现了记载歧异,历史之谜,无处不在。
二
接下来,卢老师重点为大家梳理了“书为心画”和“诗画同源”这两个话题。
说到书法,人们通常会讲“书为心画”,意即书法是人们内心的图画,所反映的是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与品格。其实,这句话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在扬雄的原文中,“书”并非指书法,而是指由文辞构成的书面文章,他的意思是文章可以表达人们的内心。这句话被后人误读而产生了影响中国艺术的观念,即“书法是心灵的图画”。从文献看,把扬雄所说的“书”解释为“书法”的误读,始于宋代。朱长文《续书断》评价颜真卿的书法,其措辞却带有鲜明的道德指向,而称其“书为心画”,代表着一种高贵的品格,人品上的“忠臣义士”决定着书品上的“强毅雄特”。此外,朱熹跋司马光《荐贤帖》称“心画之正”,魏了翁亦称“心正则笔正”,也都体现了人品与书品之间可以划等号。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书法与人的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宋代以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卢老师为我们列举多个例子,包括汉代蔡邕的话、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以及杜甫的诗、韩愈的文中都有相关篇目,表达这一层意思。因此,宋人的观念,也并非无源之水,他们承继着前代的思想,然后把扬雄的“书”顺水推舟地误解为“书法”,从而成为直到今天仍在发挥作用的艺术观念。
至于“诗画同源”、“诗画一律”,这两个学术命题背后内在的逻辑也是相同的。卢老师为我们征引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郭熙的《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并补充说后来又据此发展出“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这样的观点;另一个则是苏轼那段著名的评论,评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王维的艺术世界中,二者是互为依存,融为一体的。这种观念一直影响了上千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史,乃至现当代的中国诗歌、绘画和其他各种艺术类型,也无不打上这种观念的烙印。
三
在学理上分析完“书为心画”以及“书画同源”这两个问题,接下来,卢老师带着大家,以历史上的著名书画作品为中心,具体分析了《兰亭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前后赤壁赋》等经典文学文本,从中展现出文学是如何影响书画作品,书画作品又是如何呈现和诠释文学作品。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醉酒所作,虽不可尽信,但天才艺术作品的诞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在《兰亭序》中,汉字的形体之美达到了线条组合最为恰当的分寸,王羲之真可谓文字结体的空间艺术大师,他的书法继承古法,却又以“姿媚”的新变开创出未来的方向,影响了以后的各个书家。顺带提及,王献之对古法的破坏更加强烈,进一步创造了新的可能,不过唐太宗推崇王羲之,而不喜欢王献之,所以此后小王的影响力不及大王。《兰亭序》影响至为深远,在唐代除了出现各个版本的临、摹、拓之外,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很多墓志铭书法风格也都脱胎于《兰亭序》。卢老师特别谈及中唐著名书法家徐浩的学书经历,以近年出土的《陈尚仙墓志铭》为例,反映出《兰亭序》书法的强大影响力。
唐代以下各个朝代,皆有书家不断临摹《兰亭序》,而各具面貌。如元代的赵孟頫谨守法度;如明代的文征明重在意而非外表的形体之似;尤其险怪特异的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他所写《兰亭序》让人初见愕然,但细细体会,其实内在的意蕴精神却是相通的。到了现代的沙孟海,其临《兰亭序》完全是另一种面貌,因为沙老是从碑学而来,他融碑入帖,展现出碑帖结合的风格,把帖派的《兰亭序》写成了碑味浓厚的《兰亭序》。与此同时,地下出土的永和九年晋砖能令我们想象当时的历史面貌,在市场上,永和九年的砖是非常不容易买到的,即使碰见,价格也高得让人望而生畏,永和九年与前后几年的砖有何本质区别?从物质本身看,恐怕没有区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即在《兰亭序》这篇文学与书法双重伟大的作品诞生于永和九年这样一个年份,由此可见它对中国文化史所带来的影响之巨。《兰亭序》的素材无处不可见,卢老师以印章、臂搁、砚台等文房用品和鼻烟壶这样的特殊器具为例,呈现出《兰亭序》化身万千,无所不在。此外,还一直存在集《兰亭序》字进行对联乃至文章写作的文化行为,中国文人心甘情愿地让《兰亭序》成为他们的镣铐,把带着镣铐的舞蹈跳到极致,体现了对《兰亭序》的精神认同。其中最为特殊的是清代状元石韫玉,他曾作《颠倒兰亭》,将《兰亭序》个字重新组合而成新的文章,既无一句相同,又保持了《兰亭序》的文章韵味,这是一种高度精巧的智力游戏。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围绕《兰亭序》,曾发生过有关真伪的大论辩,争论双方以郭沫若与高二适为代表。卢老师认为,今天流传的《兰亭序》当然不是王羲之亲笔书写的真迹,但王羲之应该是写过《兰亭序》的。卢老师以传世诸本《兰亭序》为例,具体分析了几处涂改痕迹,如“良可悲也”改“悲夫”,“有感于斯作”改“有感于斯文”,这些涂改,各本之间大同小异,可知应当有个母本为依据,进而分析这些修改痕迹背后的文学要素,从中可见严密的逻辑与精微的文思,后世造伪者恐怕是很难做到这种程度的。如何理解《兰亭序》?卢老师给出了两个关键词:“贵族”与“丧乱”。《兰亭序》出自当时的贵族精英之手,是高雅的聚会,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思想各个方面雄厚的基础才能实现,一般人很难有机会接触那样的生活方式与内容,也很难承载《兰亭序》中所体现的文化与学问。《兰亭序》代表了那个时代贵族精英们高雅超卓的文化成就。但在政治、军事上,那是个偏安、弱小的时代,弥漫着人生苦短、朝不保夕的感伤气息。卢老师以“丧乱”一词来概括,取自王羲之另一件重要的书法信札《丧乱帖》。衣冠南渡,天下崩裂,那样一种“哀毒盖深”、“痛贯心肝”的乱离感,就是兰亭集序所在的时代氛围。
四
卢老师接着带领大家欣赏了赵孟頫《归去来兮辞》书法与钱选《归去来兮图卷》。从赵氏的书法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文人气息,那样一种风华高举、潇洒蕴藉的韵味在笔墨中流淌。钱选则以全景式的图卷展现陶渊明的归去来。卢老师特别着重以文章的开头一段为例,进行诗画结合的分析与阐释,从画幅中船头望眼欲穿的主人公,从岸上焦急等待热情欢迎的家人童仆,具象地表现了陶渊明所写的语句。卢老师还提示大家是否注意到辞中没有写及妻子,而在钱选的画作中,则很明显茅檐下有个女人站在那里等候着。如果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再来体会“携幼入室,有酒盈尊”,是否会感觉到妻子的存在呢?她体贴丈夫,知道陶渊明“性嗜酒”,所以早早地把酒备着,等候丈夫来饮了!这与苏东坡再游赤壁时“归而谋诸妇”而获“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一样,都是体贴的妻子,给了丈夫温暖的支持。
卢老师接着展示了苏轼的《归去来兮辞》书法,那是抄录陶渊明作品。事实上,苏轼是古往今来首屈一指的“陶迷”,他遭贬谪渡海到儋州时,随身携带的书籍很少,其中即有陶集,东坡曾说“常置左右”、“陶写伊郁,正赖此尔”,而且还克制自己每天少读一点,生怕漫长而寂寞的贬谪生活,该如何度过?其实东坡对陶集早就烂熟于心,他不仅读,还把陶渊明的作品一一唱和;不仅自己唱和,还邀请朋友学生们也来唱和。因此,他在对陶集滚瓜烂熟的前提下,还仿佛初读一般地舍不得一次多读,反映的实是他对陶渊明的热爱,从陶渊明的作品中汲取了生命的力量。具体到《归去来兮辞》,东坡留下了他抄录的墨迹,此外,他还和了归去来兮辞,还把这篇作品檃栝为词,还把这篇作品改写为十首五言诗,这种热爱,真的是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卢老师给大家欣赏了苏东坡改写五言诗的碑拓,选读了其中二首,让大家感受那样一种散发出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的改版《归去来兮辞》。可以说,苏东坡抬高了陶渊明,而陶渊明也拯救了苏东坡。他历经贬谪而最终活着离开海岛重返大陆,与陶渊明对他心灵产生的慰藉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五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名作,其中的一些名句,我们都耳熟能详。我们一起欣赏了文征明与祝允明书写的《滕王阁序》书法,一行书,一草书,各有韵致。卢老师说,他以前喜欢文征明的行书,如今却更喜欢祝允明的草书,跌宕的线条,蕴藏着勃然的生命力,仿佛胸中蓄积了无数的不平意,这一刻,化为大开大阖、时疏时密、忽浓忽淡的笔墨,这种线条的节奏感,与王勃的精神气质与情感波动相吻合,故而更能体现书为心画。
接着,卢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件现藏日本的唐代抄本《滕王阁序》,分析了两处异文,一处是其他版本因避唐代宗李豫讳改为“南昌故郡”,而这个抄本时间更早,尚存原貌作“豫章故郡”,因此很有版本价值;另一处抄本作“落霞与孤雾齐飞”,年左右,曾引得一些学者与媒体的大肆宣扬,对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有了石破天惊的新见。卢老师认为其实这一处仅仅是唐代这位抄手的笔误。从抄本的书法看,水平极其平庸乃至低下,显然不是出自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之手,这种一般初学者为记诵而抄的本子,往往粗心大意,多有疏误,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这种类似的案例。我们不必因为它是唐代的东西,就据为信史、认作善本,从而质疑其他传世文献的准确度。为学术观点上的新颖与颠覆,而偏信一二新见材料,这是不足取的。
六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卢老师以多件与《前后赤壁赋》相关的书画作品为材料,讨论了苏东坡的文学作品与精神世界。公元年的秋冬,苏东坡创作了《前后赤壁赋》,年,他为朋友傅尧俞(字钦之)抄写了《前赤壁赋》,后附短信一封。这件赤壁赋书法,用笔虚实相生,但总体而言,偏向稳实,与常见的信札体风格不同,显然可见郑重其事的书写心态。此时的东坡遭遇文字狱不久,仿佛惊弓之鸟,余悸犹在,所附短信中说该赋写成一年来,读过的人不过一二,原因就在于“多难畏事”,现在抄给钦之,还千叮万嘱,“深藏不出”,也即不要给别人看的意思,忧惧心态,在这封信中表露无遗。理解了这一点,就能体会到这件《赤壁赋》书法凝重稳实的笔意中,不仅是对朋友求书的郑重态度,还有着忌惮文网的恐惧。
当然,赤壁赋中,也有一些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