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晋诺工作室与相城区刘毅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于10月29日在黄埭中学举行,我们工作室同仁白坤峰老师执教了研讨课《赤壁赋》。黄正、史项正两位工作室同仁作了点评。
《赤壁赋》课堂实录
执教人:白坤峰(星海实验中学教师。苏州名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发讲义:
赤壁赋
苏轼
①壬戌rénxū(此为天干地支纪年)之秋,七月/既望(农历的每月的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的每月的十五日),苏子(我。苏轼的幽默自称)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xīng。举酒属zhǔ客(劝客饮酒),诵“明月”之诗(吟咏《诗经·陈风·月出》),歌“窈窕yǎotiǎo”之章(吟咏《月出》中的“窈窕”一章)。
②少shǎo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斗宿dǒuxiù、牛宿)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放开如一片苇叶的小舟)之所如(到哪里。如:到),凌(越过)/万顷qǐng之茫然(茫茫的江面)。浩浩乎(辽阔啊)如/冯píng虚/御风(凌空而驾风。冯:同凭),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世界而独自站在宇宙),羽化而登仙(长翅而登上仙境)。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桂木做的棹)兮/兰桨(兰木做的桨),击空明(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兮/溯sù流光(在流动的月光下,逆流而上)。渺渺兮/予怀(多么悠远啊,我的心思),望美人(美好的人,不分男女)兮/天一方。”
④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按着歌声应和)。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像思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hè之潜蛟(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苏子/愀qiǎo然(忧郁),正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为什么这么忧伤)也?”
⑤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曹操)之诗乎?西望夏口(在武昌的西面),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通“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被周瑜围困)者乎?方其(当曹操)破荆州,下(攻下)江陵,顺流而东(东下)也,舳舻zhúlú千里(大船延绵千里),旌jīng旗(旗帜)蔽空,酾shī酒(洒酒祭奠)临江,横槊shuò/赋诗(横执长矛,朗诵诗歌),固(本是)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在哪里。宾词前置。安:哪里)哉?况/吾与子(您)/渔樵qiáo(捕鱼打柴)于江渚zhǔ(江中和沙洲)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把鱼和虾当成伴侣,把麋和鹿当做朋友),驾/一叶之扁piān舟(小船),举匏páo樽(酒葫芦)/以相属xiàngzhǔ(相互劝酒)。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寄:寄身。蜉蝣:一种仅活几小时的小昆虫),渺/沧海之一粟sù(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渺:小)。哀/吾生之须臾yú(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希望同仙人一起)以遨游,抱明月(同明月一起)而长终(永恒)。知不可乎/骤得(迅速得到),托遗响/于悲风(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于悲凉的秋风)。”
⑥苏子曰:“客(您)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时光流逝如同这水),而未尝往也(而未曾真的流走啊);盈虚者/如彼(时圆时缺,例如那月亮),而卒莫消长zhǎng也(月亮最终没有减少或增加啊)。盖/将jiāng/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从事物变的一面来看。将:从),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竟然不能一瞬不变。此句的最后省略了“不变”);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万物与我们)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何必羡慕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假如不是)/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耳朵听到了就成其为声音),目/遇之而成色(眼睛看到了就成其为颜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这是)/造物者(大自然)之无尽藏zàng(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同享用)。”
⑦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gēngzhuó(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肴yáo核hú(菜肴和果品。核:本读hú,借代水果)既尽,杯盘狼藉jí(凌乱)。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小船上),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发亮)。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设设初衷:打通文言与写作的关系、阅读与思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都了解苏东坡,他是北宋的大文学家,一生坎坷。起因竟然是他批评了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弊病。在一个法制国家,提意见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但在专制国家,这可能就是死罪。苏东坡差点被处死,最后被流放到湖北的黄州。这里有一个“赤壁”,但和三国历史没有任何关系,苏东坡当然也知道没有关系。他由“假赤壁”想到了“真赤壁”,由“对酒当歌”的曹操、“雄姿英发”的周瑜,想到了自己一事无成。他想到了历史长河之漫长与个体生命之渺小,想到了江山之永恒与生命之短暂,于是写下了一系列有关“赤壁”的诗文。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赤壁赋》
同学们没有预习过此文吧?我看到大家的书上是干净的、不着一字的。那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打开我的讲义,齐读一下。先齐读前四段。
生:(齐读)
师:请大家齐读第⑤段、第⑥段。注意,括号里的注释,也要大声读出来。
生:(齐读)
师:请问,客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甲):忧伤。他最后才高兴了起来。
师:你说的对,是“忧伤”。他为什么忧伤?
生(甲):他想到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师:那苏东坡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乙):苏轼看到了“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停,停。你直接概括就可行了,不要解释什么。
生(乙):想得开、高兴、通达。
师:你说的不错,“通达”。
现在,我设计一个任务,同桌二人,一个扮演苏东坡,一个扮演客人,请各写一段文字,长短不限,只图说服对方。注意,一定要结合文本,一定要结合苏东坡或客人。也就是说,你一定要用苏东坡的思想来思考,你一定要用客人的思想来思考,而不能写成《赤壁赋》的读后感。
生:(写。约五分钟)
师:我按“竖行”提问,同桌二人都要做好准备。请你来读一下。你是“客人”。
生(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到最后,也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师:不要直接抄录原文。要用自己的话。同桌是苏东坡,你来反驳一下。
生(丁):风景是永恒的,是美丽的,我们要享受这些美好,为什么还要忧伤呢?
师:请问“生(丙)”,你同意同桌的看法吗?
生(丙):我同意。
师:噢,你这么快就被说服了。不太好。请坐。换一组。请你说一说客人的想法。
生(戊):我也想到了生命的短暂,而且最后要消失。不可避免地忧伤起来。
师:说的不错,同桌苏东坡,请发言。
生(己):个体虽然消亡了,但历史会记住你的。就像那曹操、周瑜,至今天还有人提到他们。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忧伤呢?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好。请继续吵架。
生(戊):可是,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不是曹操、周瑜,历史记不住我们。
生(己):可是,我们是有思想的,只要把我们的思想传递给下一代,也就等于我们活着。
生(戊):可是,我们本人确实是死了,我们本人感受不到。
生(己):即使我们死了,但生命物质不灭,还是在这个世界上存留着啊。
生(壬):(主动举手)我来帮“己同学”说一句。即使我们死了,但我们可以繁殖后代,也就等于我们活着。
师:注意,你偏题了,请按苏东坡和客人的思维来辩论。
生(己):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们是有思想的,有精神生活的,思想无尽,精神无尽,我们就无尽。
生(戊):我承认思想可能无尽,但肉身是有限的,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能不悲伤吗?
师:由于时间关系,先到这里。我概括一下,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一方坚持只要精神永恒,那么一切永恒;一方坚持即使精神永恒,但生命也不永恒。这很符合文本的思想。
那么,请问,到底是苏东坡的观点更客观呢?还是客个的观点更客观呢?
生:(有的说“苏东坡”。有的说“客人”)
师:我个人觉得,还是客人所言的更加真实可信。苏东坡明显是自我安慰。当然,大家课下可以争论。
大家发现了吗?文中的“客”,其实是另一个苏东坡。一个苏东坡是绝望的、无助的、不满的,另一个苏东坡是乐观的、豁达的、无所谓的;后者努力地说服前者,也努力地说服我们。
大家发现了吗?苏东坡根本就没有正面回答客人的问题,他一直在回避,一直在向外胡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真的如此吗?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吧。“物与我皆无尽也”更是不客观。苏东坡最后开出药方,竟然是傻乎乎地一味地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纵然这是对的,还有一个“自愿享受”与“只能享受”的区别。
师: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苏东坡此文,有意设计了“在月光下”。如果我们换成“在太阳下”呢?请听: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诵“太阳”之诗,歌“阳光”之章。少焉,太阳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群山之间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子曰:“客亦知夫江水与太阳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隐现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客喜而笑……相与枕藉/舟中,不知/太阳之越来越高矣。
师:这一点都不影响文章的主旨,也不影响主人与客人的争论。那为什么这样写就不行呢?
生:(无人发言)
师:月光,有掩饰的作用。月光,迷离了一切,也逃避了一切;朦胧了一切,也麻醉了一切。“不知东方之既白”,作者盼望一直如此。一旦东方既白,他必须还要面对残酷的世界。这让他痛苦。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学习苏东坡,不能一味地乐观豁达。我说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的语文考了个50分,你还说“我就是高兴”,那就很像苏东坡了。
师:刚才同学的辩论,很精彩,但缺点是少了一点文采。我读一下我班学生在课下写的。时间关系,我只读两段。
(客人:人总是要死的。死亡是永远地压在我们肩头的十字架,而我们注定要负此前行,等待着它将我们压垮的一天,如同秋风扫落了美丽的枫叶。——黄志瑞)
(客人:逃避死亡这件事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企图,大喊着“珍惜当下”“享受当下”的人,只是在用“乐观”之药充实与回避未来的宿命。——刘默晗)
(苏轼:我们是不幸的,自出生起就知道唯一的终点是死亡,但是我们可以主宰开头与结尾的过程。我们不可永恒,但我们可以一直坚持“烟雨任平生”,坚持活得舒心自然。——吴正涵)
(客人:我们不是神话中的食仙露、享欢欣的神祉。你可以选择麻醉自己,认为苦难就是财富、痛苦抑或享受。但是我明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本质并之而悲伤。悲伤,不是不被允许的错误,而是我们的生命选择的权力。——王珂悦)
(苏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人生有终点而停留在起点等死。世间有太多的美好事物等我们去发现,那其中的欢乐远胜过眼前的忧伤。——陆晨瑜)
(苏轼:“生”的终点是“死”,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就完全等于“死”。纵然生活中嵌入了无法消除的灰色,但总有温暖的人或事源源而来,不仅仅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时光无法保存人的肉身,但会刻下精神的证据。——王隽恺)
(客人: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还是得死!——李辰煜)
评白坤峰老师10月29日黄埭中学公开课《赤壁赋》
黄正
白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讲解文言文固有的疏通字词模式,而是直接将重点字词的音义以及文言常见语法现象标注在讲义原文中,在精炼的背景导入后直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疏通了课文前半部分(即主客问答之前段落)的文义(用时未超过五分钟),可谓干脆利落,直奔主题。
接着在课文重点(又是难点)的主客问答部分,白老师先是让学生将原文与注释连在一起朗读,使学生更在最短时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采用请学生概括“客”与“苏子”对答时各自的情绪和想法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这段文字的内容,其手法之奇、效率之高,真令人叹为观止。(整个环节用时不到十分钟)
随后便进入了最为精彩的课堂,白老师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分别站在“客”与“苏子”的立场进行辩论。第一组学生比较拘谨,基本是在翻译原文(但是这至少也达到了再次疏通字词、理解文义的作用,并且是透过学生复述的方式)。白老师自然并未满足与此现状,一句:“不就是说你总要死的?”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组同学便展开了更为激烈精彩的辩论。
从文辞上看,阐述“客”的观点是有优势的,因为“客”的论述中没有模糊的概念,且逻辑层次清晰,结论亦很鲜明;而反观“苏子”的论证,似乎前后逻辑并不是很严密、概念也模糊,主要变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其变者观之”和“自其不变者观之”中的两个“其”具体指代什么,是同一个概念吗?二是前面还没有充分论证完“变与不变”的道理,后一句笔锋一转,竟然谈到“取不取”的话题了,他们之间的逻辑链接又在哪个节点?因此,我很担心,我担心声援“苏子”的学生未能理解通透苏轼的逻辑从而无法自圆其说,我更担心学生因为无法自圆其说而生发与文本之外,使得这场辩论偏离了从文本中寻找证据的方向而变成了一场哲学思辨,那就会使这堂课偏离了语文的本质。
我的担心并不是没有理由的。第一个回合,声援“苏子”的学生代表的核心观点是“人对大自然的感悟永恒,因此我们也永恒。”且不论其是否符合苏轼的逻辑,就其逻辑本身也是难成因果关系的,因此这个回合“苏子”很快败下阵来;接着,另有同阵营的学生提出个体虽无法避免死亡,但可以通过育养后代达到生命的延续(这个已经开始偏离文本了),对方则连忙反驳“人不一定要传宗接代。”逼得“苏子们”“急中生智”“灵光一闪”道:“人死了,化成尸骨,还能滋养万物,从而实现其肉身循环。”白老师见状不妙,及时进行干预:“想不到同学们还用到了自然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错,但是我们还是要从苏子与客的立场观点来进行辩论。”可见老师参与学生活动,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落得清闲,反而要比学生更集中精力、更快速思维、更准确把握、更及时切入。这一点白老师完美的演绎了一位经验丰富、淡定从容、一针见血、扭转乾坤的老教师的风采!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苏子们”始终无法找到说服对方的有力武器,无论是“精神不死”还是“经验相传”都敌不过“客”的一句话:“可是你总是要死的!”以至于一些“苏子”竟然“反叛”成了“客”。
然而,这却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苏子”无法说服“客”至少比死记硬背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更多的也是教参自己在绕,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总之是“苏子”说服了“客”,因为“客喜而笑”)能让学生真正去思考、去质疑,即便结论不一定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这确实是“真的学习的发生”!
当然了,学生去想了,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想通;他们在进行质疑,并不一定能够解惑。因此,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大胆的去质疑,更要指引学生想通、解惑的方法、路径。而这条路在哪呢?我认为,作为语文课而言,还在于文本中那些特殊的言语形式。
纵观《赤壁赋》本身,且不论前诗后文。有四段文字是需要深入品读的:一是苏轼描写自己临江赏月时的心态,为何要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呼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的语言?说得再具体一些,这段文字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一苇”“茫然”“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比喻、夸张的文字,而不用“一舟”“江雾”“身轻如燕”“内心飘荡”之类写实的语言?我相信稍加注释,学生是容易理解这些语辞所反映出的佛道出世思想的。
二是苏轼为什么要歌楚辞体诗歌(而不直接诵其《念奴娇》)呢?为什么最后要唱到“望美人兮天一方”?如果学生有“楚辞”尤其是其“香草美人传统”知识积淀的话,是能够理解苏轼此时追念屈原的情愫,“美人”很有可能是“宋神宗”,因此前文苏轼似乎“出世”了,此处却未真放下。
这时,只需耳边响起一个声音:“苏子与客真的是在‘辩生死’吗?”我们便可引导学生再去体味“客”之忧愁:“客”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生死之叹?不是拿曹操之伟业与己身之渺小进行对比后才发出的吗?要是“客”也能如同曹操建立千秋功业,甚至“客”即为曹操,就算也有生死之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同样的格调吗?因此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客”表面上是在论生死,其本质还是在愁其入世未建功业。
于是苏轼的这段回答作为最后的结论便不难理解了。孙特提出一个思路:告诉同学们原文缺了一对主客问答,请同学们补充出来(不一定用文言)。我真是为此拍案叫绝!不才盗用这次评课文章的一段篇幅,试着作答一回:
客:“可是你总是要死的!”
苏:“当年濠梁之辩,庄子最后曰:‘请循其本。’你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建立在你没干成什么事自己先就老了的前提之下的,所以你愁的不是‘生之须臾’,而是‘功之未建’!老兄,这又何必呢?就算建立了再大的功业又如何呢?功名利禄本来就不是我们所有的(都是皇上赐的,伴君如伴虎,他今儿个给你,明儿个收回,那就是拿走皇上自己个儿的东西,你又何必真当成是自己的呢?),只有这大自然才是我们所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我劝你还是跳出体制,拥抱大自然吧!”
客喜而笑……
由此可见,《赤壁赋》实际上是苏轼从入世到出世的一个心路历程,由一开始自己内心的挣扎(“纵一苇之所如……”与“……望美人兮天一方”),到去安慰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往往会走火入魔,而跳出来劝慰有同样遭遇的朋友,又常常是说着说着自己突然灵光一闪——通透了!),苏轼似乎突然找到了一剂良方——拥抱自然。
这是我个人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思考,观点不一定正确,只是觉得若能坚持从文本出发,不仅在本段文字中找相关信息,还能结合上下文,从文章整体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在前后文中特殊言语形式背后的信息,应该对真正学习的发生、深入会有帮助。
此外,我们不仅要结合上下文,有时更有必要联系前后文。白坤峰老师这节公开课的讲义中随附了两篇文章,尤其是在白老师自己的文章《无法带我们突围的苏东坡》中引用了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另一篇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几乎所有的讲座、视频、论文都对其词冠以“豁达”“达观”“旷达”等美誉,然则我更赞同白老师的“伪精神突围”的观点,并且也赞赏白老师将这样的文章附给学生阅读,引导其深入思考、拓宽其思路的做法。正如孙特在评课时说:“再把《后赤壁赋》拿来进行比较阅读,苏轼真的豁达了吗?”
我是一个特别反感人云亦云的人,并不是我对主流的观点一律否定,而在于你能否说服我,或者说得更具体点,我提出的一些质疑能否得到心悦诚服的解答。我们很多学生不去思考、甚至很多老师也不去思考,抱着“标准答案”死记硬背,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变得麻木、锈钝从而失去了本应有的灵气。因此孙老师、白老师的这种比较阅读、拓展阅读对学生真正的去学习、去思考、去解惑是很有帮助的,应大力提倡。在此我仅提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请孙、白两位大师予以指正:仕途失意想要通过归隐山水而跳出体制是做不到的,苏轼淋到雨想到不要去管什么“风和雨”,其本质还是在意自己的“伤心往事”,比起那些看似“狼狈”却无“往事”的同行人,谁又在城内谁又在城外呢?要真如此,“三赤名篇”后就不会有“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破帽多情却恋头”(《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等辞句了。因为人虽生于自然,但终究还是社会的一员,因此完全拥抱大自然,也许仅能在大醉后,得片刻“杯盘狼藉”之开怀,待到“东方之既白”,不免又要感伤“风雨”,留恋“破帽”了。由此可见,归隐山水真的只是“伪精神突围”。
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历代文人虽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突围,但连精神突围也无法得以实现吗?我觉得不是,至少暂凭目前浅陋的知识和肤浅的阅历,个人觉得苏轼最后“真豁达、真突围”了,因为他找到了新的“组织”——群众。“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正如我在晋诺工作室中能和诸位敞开心扉品味每一节课一样。
因此,苏轼可能有过“傻乐”,但终得其“乐”。当然了,学生学习不好,是绝不能有傻乐之情、阿Q之心的!(再次为白老师的现实引申、课程思政点赞!)
黄正
年10月30日
评白坤峰老师《赤壁赋》
史硕政
今天,有幸参加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这次教研活动。活动组织的特别成功,我也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对白坤峰老师公开示范课的看法。白老师教学的是《赤壁赋》,《赤壁赋》诸多名师都上过,但白老师的课不受诸多已有观点的影响,而是排除外界干扰,只从文本本身的言语来解读,做到实事求是,不扭曲,不夸张,干干净净还原到文本本身的挖掘与思考,从而交付了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其次,白老师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站在客与苏子的立场上进行相互说服,课上,同学们相互辩论,妙趣横生,白老师给予即时反馈。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去探究文章本身的意蕴,从而让学习在学生中真正发生。最后,白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使从文章所学的内容迁移到具体生活,完成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个语文教学的大目标。附:课下阅读文章
无法带我们突围的苏东坡
作者白坤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这么一副所谓的豁达形象。于是我们都不去反思他为什么受苦受难,不去反思他该不该受苦受难,我们只是把苦看作乐,只会在苦中寻乐,以至最后,我们自己也以为是真乐而不是装乐了。
也许,在没有法制与民主的中国,苏东坡们也只能选择这样的“伪精神突围”?也只能这样想开点?
苏东坡的人生悲剧、精神悲剧是中国社会的悲剧。但更为可悲的是,我们至今还有人把它当做喜剧来读。
苏轼是天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他从小就有志做汉朝范滂pāng一样的名臣,报国是他的本愿,他二十多岁就名满天下,自然壮志凌云、骏马长嘶。他送给弟弟苏辙zhé(字子由)的诗表明了当时的心情,“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活一世,就应该如飞雁一样,在雪泥上留下痕迹。
他最初是非常自信的,他对弟弟继续鼓励:
“当时共客长安(代京城),似二陆初来/俱少年(好像是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刚到来,都是有才青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让皇上成为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此事何难!
用舍shě/由时(朝廷用我或不用我/要看时机),行xíng藏cáng/在我(出仕或隐居/在于我的选择),袖中何妨闲中看(何妨袖着手,轻松等待成功)。身长健,但/悠游卒岁,且/斗dǒu樽前(那就高兴地喝酒)。”
但是,他想得太简单,打击马上就要到来了。余秋雨认为他遭受迫害是因为才华出众而被嫉妒,这很有道理。中国传统劣根性的表现之一就是红眼病,他太多才,太出色,他让周围的人不舒服。压制住比自己高明的人才能显示自己优越,才能让自己心理更平衡一些。这风气至今还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另一个原因更不容忽视。专制的中国人最信奉专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对反对者一概打压。为了显示自己的绝对正确性,变法者必须打倒一批人,多才而有名的苏轼自然首当其冲。他们不惜采用文字狱的方式,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到了许多“攻击政府、诬蔑领导”的证据,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他被关押四十多天,被殴打被叱骂被折磨,差一点送了命。
我绝不同意林语堂的苏轼“一定在法庭上讲解文学的典故为乐事”的说法!他肯定是心惊肉跳地受尽了折磨,中国监狱之黑暗、审讯之野蛮、司法之残忍自古就令人不寒而栗。
不要笑话苏轼胆小,没有伤痕的人才嘲笑伤痕,没经受过痛苦的人才歌颂痛苦,不了解中国的人才美化中国的官僚机构与暴力机关。
苏轼没有被杀,与太皇太后、皇帝对他一贯的好感有直接关系。宋神宗是一个心肠不错的皇帝,但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苏轼得罪整个官员系统,最后还是将他贬到了黄州。明明都知道没罪还要定罪,这在中国历史上数见不鲜,人制而不是法制的国家最容易出现这种罪恶。抓你是因为你可能有罪,放你是因为上级仁慈;放了你就不错了,你还敢要求上级给个说法?
苏轼死里逃生,风尘仆仆狼狈不堪地来到了黄州。他不得不思索自己遭罪的原因。他的思索,在今天的人看来,已经是很可笑的了。不,也许我们还有些同感。
他责备自己智力太好太聪明。小妾(纳妾当时为正常)朝云,生了个儿子,第三天举行洗礼时,他写诗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做到大官)。”
他也反省自己个性太直,他写道:“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反省一直以来的想法与做事),皆不中zhòng道(都不合乎道理),非独今所以得罪也。”
在专制的中国,苏轼也只能这样反省自己的所做所为,如什么出言不慎、性格急躁等等。
当中国所谓智者的认识水平都如此低下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体制怕是只有吃人这一项功能了。
个性的好坏,有可能影响到交友、升迁,但不应该有性命之忧、安危之虑。如果按苏轼的想法:韩信应该责备自己没有归隐山林不知归终,岳飞应该责备自己不该立志直捣黄龙。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为彭德怀惋惜,他说毛泽东本来是把万言书当作意见书来看的,但彭老总太犟,最后把领导惹生气了,所以才定了他个大罪。而这恰恰证明那个时代的法制不健全。李银桥的认识与苏轼的认识如出一辙,倒是让人感慨。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一点也不浪漫,缺衣少食,他在东坡上开垦了一片地,自号“东坡居士”。他给友人的信中有诗:“去年东坡拾瓦砾lì,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yì草/盖雪堂(其住所的雅名),日炙风吹面如墨。”——他表面上成了真正的农民。有时他也雇一小船,与渔樵qiáo为伍,消磨一日的时光,但也常常被醉汉推推搡搡或被当地农民恶语叱骂。(与后世的下放的“右派”相似)
中国人对冤苦一向是无可奈何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把苦当作苦,反复说苦是甜,苦真的就变成甜了。苏东坡做得很成功,“无事以当dàng贵,早寝以当dàng富,安步以当dàng车,晚食以当dàng肉。”苦不要紧,我们总能找到乐——如果你想找乐的话,如果你想开的话。——这正是苏轼留给我们的最大的最可怜的精神财富!我们美其名曰:达观!
不少中国人往往聪明过头,我们对于改造社会、救助民族的人不仅不崇敬反而真心地笑他不识时务笑他太笨笑他神经病。苏东坡后来确实因说过新法不全坏而再次被贬,至今,讲述者在台上不可思议地讥笑,听讲者在台下会心地哄堂大笑:是的,苏轼太傻了,我们肯定不会第二次犯傻的!
余秋雨认为他在黄州成熟了,可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成熟啊。他的《前后赤壁赋》到底给了我们多少有益的启示呢?他所说的“水也永恒,月也永恒,人也永恒”的道理根本不符合常理!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才揭示了发展变化的真理。苏东坡只是告诉我们:“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大自然)之无尽藏zàng也。”这一次林语堂说得对,这是催眠!而《后赤壁赋》更玄乎——苏轼梦到了神仙。
从大风大浪中过来的人最明白宁静的妙处,同白居易一样,苏轼也呐喊了几声便躲进了诗文。苏东坡终于划完了他生命的抛物线,走向了成熟、闲适、麻醉、麻木、绝望,走向僵死的自得其乐。反过来说,他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这是体制与文化的悲剧,让后人反复地续写…………
没有法制与民主的环境决定人们必须“向苏东坡同志学习”。中国老百姓最懂得“民不和官斗、冤死不告官”的道理:胜利的代价太大,只好想开点。
从接受美学讲,文章的高下与好坏是由接受群体决定的,假如我们还喜爱苏东坡,那么足以证明我们社会变化太慢了。至今有人想不通:为什么手下人安了个窃听器,尼克松总统就得辞职;为什么西方领导人必须重视选民意见。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些、不感到奇怪的时候,我们会讨厌苏东坡的。
所谓的“苏东坡突围”实质上是找到了“阿Q主义”这副灵丹妙药!貌似突围了,其实是走进了自我麻醉的迷雾。希望中国人能告别苏东坡,告别苏东坡之时,也是民主法制成为常识之日。
土壤不改变,作物就无法改变;“有什么样的百姓,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张奚若)鲁迅的一生正是改造中国民间土壤的一生。“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倘能如此,也就好了。
(本文曾入选年度中国最佳散文排行榜提名作品)
读《赤壁赋》(节选)
作者何启锋
大江东去,月亮不再圆
一如曹孟德的遗憾
赤壁怀古
那是火的遐想、火的野战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无恙
周郎少帅气度
青春在旗帜上微笑
属于美学家的长卷。
时间总不见老
那管箫,呜呜地吹
望美人兮天一方。
当紫箫吹出了眼泪
大地便是一片秋色
星斗摇落花雨
江山十分,诗意也十分
把人生比喻在片刻
是江月一盏,是繁星一颗
是匆匆过客
也是沧海一粟sù
江山漫如春潮
大江东去
把昨晚的月光带走
把今夜的月光留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