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前赤壁赋(续上篇讲解)
赤壁,地名,因三国时赤壁之战而著名,今湖北省有赤壁市,(一说在今湖北嘉鱼东北)。汉末,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火攻大破曹军,江岸的山崖烧成红色,三分鼎立之势形成。
苏轼所游的赤壁在黄州,今武汉市东南七十公里有黄冈市、黄州区,江岸也有红色岩石,地方人称之为赤鼻矶。有人说坡公弄错了地方,但文章并不因此减色,《赤壁赋》是“美文”,以引起美感为目的,并非求证事实。也有人认为东坡并未弄错,他在咏赤壁的词中明明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他借怀古抒发怀抱。后人称周瑜作战的赤壁为周郎赤壁,也叫武赤壁,称苏轼作赋的赤壁为东坡赤壁,也叫文赤壁。战争和文学常使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变得赫赫有名,所以有人说“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顾,苏子两游”!
赋,文章体裁,由古诗结合楚辞产生的新文体,介乎散文韵文之间,词藻华丽,长于铺叙。韩柳提倡古文运动,反对赋的浮华雕琢,但“赋”体的长处也影响了古文家,他们有人吸收骈俪句法,写成散文式的赋,增加了古文的表现力,《前赤壁赋》可称显例。
苏轼的名字也很有讲究。古人坐车,车前有一条横木,叫“轼”,坐车的人如要站起来看得远一点,可以站在这条横木上,如果看见长者迎面而来,要倚着这条横木行注目礼。苏轼字子瞻,瞻仰,瞻望,向前看向上看,有谦虚之意,古人的“名”和“字”常有这种对应的关系。
苏轼谪居黄州时,亲近佛门经典,他住在一个叫“东坡”的地方,自号东坡居士。
苏轼的父亲苏洵,号老泉,《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因此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弟弟苏辙,字子由,父子三人都是古文名家,并称三苏,一同进入唐宋八大家。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现在眉山市内有“东坡区”,并按时举办东坡文化节。西晋文学家李密也是眉山人,《古文观止》选了他的《陈情表》,眉山市内有李密路。
苏轼在宋仁宗时中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外放杭州通判,做首长的副手。苏轼受到的致命打击是“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御史的衙门里有许多树,树上有许多乌鸦。不料这个乌台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些御史从苏轼的诗文中摘出一句两句话来,加以曲解,指控苏轼攻击朝廷,怨谤君父。下狱一百零三天,几乎判死刑,终于从轻发落,贬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大约相当于民团自卫队,副使没有法定的职权,没有固定薪俸,不能维持必需的生活,初到时住在庙里,自己耕田种菜。黄州时期,苏轼写下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苏轼多次被贬,黄州之后,又曾贬到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当时这些地方生活极苦,但苏轼的文学艺术也到达人所共仰的巅峰,东坡自己说他一生事业都在黄州、惠州、儋州。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jì)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月圆为“望”,大月为十六日,小月为十五日。望之后为“既望”。古代文人记录岁日时间不求精确,常有“清明后”、“仲夏”“仲秋月明之夜”等说法。
首先交代人物及地点,是游记的标准模式。点出季节,可使读者对秋天的江景酝酿心理准备。尤其是“望”字会联想到明月,如秋江是龙,这个“望”字就是点睛了。
文章有节奏,这篇是最好的范例。节奏是音乐术语,指声音的长、短、高、低、快、慢、轻、重。纯粹就形式而言,一首乐曲是声音在这八种变化之间的组合。我们的语言文字也有声音,每个字、每个词的声音也有长、短、高、低、快、慢、轻、重之不同,作家修辞造句,纯粹就形式而言,很像音乐家作曲,因此也有节奏的要求。
《前赤壁赋》第一小节,东坡用了“之、于、之”三个虚字,没有这三个虚字,意义相同,有了这三个虚字,节奏不同。如果写成“壬戌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下”,节奏比较急促,好像有时间压力,但秋夜游江是一件从容潇洒的行为。写成“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节奏比较舒缓,和游江的心情相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徐:舒缓地。
兴:起,作。
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初写秋景,淡淡两句。明月是赋中大自然的主角,尚未出场,先诵诗铺垫。这就是为什么在《诗经》三百首中要诵《月出》篇,这是题材的“选择”。
《诗经》中的《月出》篇,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大意说:明月多么皎洁,佳人多么美丽;想念她的一举一动,内心无限烦恼。“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两句说一件事,这是偶句,也是赋体的铺陈。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少焉:一会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少焉”,表示时间,承接上文,连接下文,两字成句,形成节奏上的顿挫。下面两个长句,节奏恢复舒缓。
“斗牛”本指北斗、牵牛二星宿。有人指出东坡所记与天文学知识不符,但对读者审美应该没有影响,此处“斗牛”可以解释为星之代称。
“徘徊”,我们看月时所生的错觉,以为嫦娥欲行又止,婀娜多姿,当然也与事实不符,但无碍美感。“徘徊”也使人有时间流逝的感觉。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进一步写景色,船开始航行,深入秋江。“水光接天”,杜甫“春水船如天上坐”,江上即天上。
“一苇”,小船,像一片苇叶,《诗经》云:“一苇杭之”。传说高僧达摩入中土弘法,“一苇”渡过长江,画家画他站在一根芦苇上。下面接着是道家御风的传说,佛道是本赋主要的思想骨架。
一苇在万顷之上,拉开空间感。“纵”,放手,水平岸阔,没有往来船只,不必顾虑。自由自在,享受空间感。文章节奏流畅,一如秋江行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个单音词,放在两句句首,形成顿挫。
浩浩乎如冯(pínɡ)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由客观描写转入主观感受。人化入景中,没有拘束,没有依傍,甚至没有目的,人生中计划目标都是累赘,摆脱了便痛快。远离熙熙攘攘,进入另一高度、另一空间,坐飞机也是一种麻烦,于是以风为交通工具。“羽化”,如蛹化蛾,飞升成仙,程序简单自然。
长句节奏变化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乎”字很轻,附在“浩浩”之后,“浩浩乎”三字连读,合成一拍,“如”字单音,一拍,“冯虚”一拍,“御风”一拍,你也可以“冯虚御风”连读,四字一拍。这半句的句法是三一二二(或三一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是偶句写法,节奏相同。
但是这两句的后半句改用散句的写法,一句是“而不知其所止”,另一句是“羽化而登仙”,字数不一样,句法不一样,节奏就不一样了。这样写,节奏错落有致,音乐性更强了。
(附原文)
前赤壁赋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jì)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ɡ)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
“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泝(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èi)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文稿
严鼎
音频
严鼎
排版
张金香
统筹
孟滕玲张金香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