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咸宁名菜,就是要打造一批具有咸宁地域特色的菜品,以菜为媒、以菜引客、以菜兴业、以菜促销、以菜富民、以菜兴村,让咸宁特色农产品从原材料供给升华到咸宁名菜,打造“舌尖咸宁”“吃在咸宁”,吸引游客来咸,助推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泉涌”,从而带动生产、加工和旅游等诸多产业“井喷”。
菜中观咸宁
咸宁具有以下十道名菜可供推广,分别是:神仙“两头乌”、白水畈萝卜烧五花肉、素炒紫甘蓝(珍湖藕带)、野藕龙骨汤、通山包坨、贺胜土鸡汤、雷竹笋炒腊肉、黄精排骨汤、簰洲鱼圆、咸宁胖头鱼。这十道菜既可作为新鲜食材推向市场,也可作为特色美食端上餐桌。大力推介这些名菜,可有效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
分析上述十道菜,所需食材分别是:生猪(两头乌)、白水畈萝卜、甘蓝、藕带、红薯、土鸡、雷竹笋、黄精、胖头鱼。从保障食材供给来看,甘蓝、土鸡、红薯、黄精、雷竹笋、胖头鱼能满足市场供给,两头乌、藕带、白水畈萝卜供给还存在缺口。目前,全市甘蓝播种面积超过20万亩,红薯种植面积12万亩,黄精种植面积1万亩,雷竹笋种植面积5万亩。今年上半年土鸡出栏万羽。胖头鱼养殖面积20万亩。从市场知名度来看,上述十道菜虽然在咸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与“武汉武昌鱼、黄冈东坡肉、潜江油焖大虾”等这些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建好“菜篮子”
建好“菜园子”,才能丰富“菜篮子”;建好“菜篮子”,才能为咸宁十大名菜提供产量充足、食材安全、品质优良、文化深厚、产销两旺的供给保障。
1.“一菜一基地”抓供应打造咸宁名菜首先要保证优质原材料的供给。一是要推广优质品种。甘蓝方面大力推广青研绿宝、绿球、绿圆、水果甘蓝;雷竹方面大力推广早熟品种细叶乌头雷竹、中熟品种宽叶雷竹、迟熟品种青壳雷竹;白萝卜方面大力推广雪山1号;莲藕方面大力推广鄂莲系列、武植2号(藕带、鲜藕兼用)、太空莲(莲子)、湖地野藕等。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基地面积。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明确涉农项目和资金向蔬菜产业倾斜的具体措施,扶持一批蔬菜生产流通企业、合作社、营销经纪人和生产大户。加大大棚藕带生产技术模式的推广,对大棚藕带给予项目扶持,力争两年内新增大棚藕带基地2万亩。改变“两头乌”生猪需要优质饲料和熟食圈养的养殖模式,利用山地、林地资源,开展生态养殖,力争两年内出栏量翻一番。三是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发展了嘉鱼县潘家湾镇8万亩露地蔬菜基地、陆溪镇万亩莲藕示范基地、崇阳县桂花泉镇万亩雷竹示范基地、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千亩萝卜示范基地、通城县隽水镇利和村千亩黄精示范基地。下一步,要对这些基地提档升级,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2.“一菜一标准”抓品质打造咸宁名菜,既要有食材生产环节的技术标准,也要有后期烹饪的制作标准。一是推广“减肥减药”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继续开展“两精两减一增效”行动,从现有的29个试点村扩大到64个贫困村。二是建立绿色防控体系。蔬菜生产全程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导弹、黄板等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加强智慧防控,探索建立绿色防控的测报和预警机制,以及全程绿色防控的技术模式和服务机制。三是打造绿色农产品。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增加咸宁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上规模、扩产量、成批量。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管理。3.“一菜一平台”抓流通抓好仓储保鲜既能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又能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嘉鱼县、通山县争取到整建制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每个县将建设10个农产品仓储田头保鲜库,另外再建20个配送点。其他县市区也将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产品产地田头、屠宰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建设5-10个农产品仓储冷链保鲜设施,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依托嘉安集团,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4.“一菜一故事”抓融合要提高咸宁名菜市场竞争力,必须让咸宁名菜与鄂南文化和故事相融合。一是要把鄂南地域文化与咸宁名菜相融合。咸宁瑶族先民开发出黄精排骨汤这道美食,值得在瑶文化传承中推广。二是要把咸宁人文元素与咸宁名菜相融合。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界名人萃集,发掘这些名人在咸宁生产生活时候的趣事,也是推介咸宁美食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三是要把历史文化元素与咸宁名菜相融合。咸宁市有三国赤壁古战场、二乔故里、北伐战争贺胜桥遗址等。目前,已打造了贺胜鸡汤小镇,赤壁鱼糕等美食,进一步开发咸宁名菜与历史文化元素相融合的菜肴,还有较大的潜力。5.“一菜一产业”抓发展大力打造咸宁十大名菜,将其做成致富产业,就是要通过十大名菜的销售引领农产品生产、种植、加工。一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提升良种化水平。建设蔬菜新品种展示园、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大型集约化育苗中心,研发选育适宜全市种植、养殖、市场竞争力强的蔬菜畜禽优良品种,推进蔬菜畜禽水产良种育繁推一体化。二是开拓市场,畅通产销体系。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目标市场,深化产销对接,推广窗口直销、农超对接和连锁经营模式,扩大蔬菜产品外销外运范围。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品牌打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打造名牌菜
为更好地做好全域旅游与现代农业大文章,将消费留在咸宁,建议市委市政府打造咸宁名菜产业,成立以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做实美食名菜、打造“舌尖咸宁”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具体建议如下:
1.大力发展蔬菜名品实施“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优化蔬菜种植结构,改变咸宁以“两瓜两菜”为代表的蔬菜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细菜、有机菜。开展鄂南“蔬菜十大名品”评选活动,加大品牌培育,促进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有机融合。与大中城市市场的精准对接,积极培育新型销售模式和生鲜电商发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推介咸宁优质蔬菜生产企业对接大湾区。2.持续研发新式名菜加强名菜传承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适应餐饮消费新需求,策划推出品相优、口感佳、营养好、市场认知度高的特色菜、招牌菜和地方特色宴席,推进咸宁名菜品牌化、大众化发展。组织专家、学者或研究机构,深入研究挖掘咸宁名菜的历史文化典故、菜品特色特点,举办咸宁名菜品牌研讨会或发展论坛,共同商讨和推动咸宁名菜品牌建设。整理记录咸宁名菜文化,编辑出版《咸宁名菜故事集》《咸宁美食地图》等书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名菜博物馆或名菜研究院。3.着力培养顶级名厨实施“咸宁菜师傅”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咸宁菜名厨、名菜、名店,把咸宁菜做精做优、做大做强,效仿潜江龙虾学院,建立咸宁名菜培训基地,培训一批咸宁名菜名厨。组建咸宁烹饪协会,建设咸宁菜研究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业界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咸宁菜厨师技艺水平。要加强宣传推介,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宣传推介咸宁菜,提高咸宁菜及美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重点打造美食名店举办咸宁旅游美食文化节,利用已连续举办多年的“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品牌,在活动中同步举办咸宁旅游美食文化节,评选出咸宁十大名菜,吸引游客来咸品美食、游景点。做好咸宁名菜的发展规划,制定咸宁名菜各项标准和操作规程,把咸宁名菜餐饮网点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结合起来。打造“咸宁名菜一条街”,规模化经营,逐步将其打造成旅游餐饮定点接待点。5.积极唱响鄂南名牌开展咸宁旅游金牌小吃评选活动,推出10-15道咸宁名菜招牌菜,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大咸宁菜宣传力度,开展咸宁美食探秘之旅、咸宁名菜谱等宣传活动。建设咸宁名菜网、开设咸宁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