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别让这宽宥,成为陈凯歌最后的倔强
TUhjnbcbe - 2021/4/13 17:28:00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www.wxlianghong.com/
与其控诉,不如倔强地宽恕

《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宫廷剧下架网络的消息一出,网友纷纷喊话:

《甄嬛传》挺住!

结果……还是没挺住。

这里剧主指的是昨晚《演员请就位》里,陈凯歌执导的,由孙千、陈宥维、刘芮麟出演的舞台版《甄嬛传》。

如果说上一期,针对陈凯歌之前拍摄的《无极》,诚儒老师已经如坐针毡。

那么这次,面对凯歌导演的《甄嬛传》,李诚儒显然没法继续笔挺地坐在这张并不舒服的座位上了。

01

少年终倚老

陈凯歌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被吐槽剧本改编的问题了。

《误杀》中女警长拉韫与李维杰之妻间的对手戏,硬生生从各不相下的对峙,变成心心相印的和解。

尽管胡杏儿、倪虹洁演技尚佳,但正如李诚儒所言:

原版警察局长强烈的性格特征,与狂暴的肢体动作,所展现出的戏剧张力,在这一版中完全被淡化。

想起《少年凯歌》里的一句话:

“人到十三岁,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这句01年陈凯歌写给自己的话,对于年近七十的他来说依然受用。

舞台版《甄嬛传》表现的是甄嬛让果郡王服毒的戏,李诚儒第一个表态:

“非常可笑的一个片段,引起了阵阵笑声。”

“多么离奇的片段,历史上没有,生活中也不会有。”

李诚儒看似讲的是不合史实的故事,实则也对精通传统文化的陈凯歌旁敲侧击一番。

且不说符不符合历史,原故事很有戏剧张力。

雍正帝看出甄嬛与果郡王之间的私情,要借甄嬛之手灭了果郡王。

甄嬛左右为难,果郡王又不愿让爱人难堪。原剧里一个道具酒壶,便把果郡王为爱而死的决绝表现出来。

再看陈凯歌是怎么改的:

甄嬛那壶不是毒酒。皇帝已和果郡王通过交易让其喝下毒酒,营造甄嬛杀果郡王的假象,为的是让甄嬛服众,成为六宫之主。

这样一来,皇帝不是恶人,而是深爱嬛嬛的痴情boy。

甄嬛在深宫的无奈也无法凸显,弱化了命运悲剧的内核,少了儿女情长的隽永凄凉。

其次是关于演员演技的批评。

赵薇汗颜:表演根本不能让观众信服。

连小四都看不下去,观戏过程中频频笑场、吐槽,像极了屏幕前的剧主。

孙俪饰演的甄嬛,在面对爱人果郡王时,一直没有正眼看对方。

不是低着头,就是抬头看窗户聊月亮,为什么?

因为内心惴惴不安,由此反映出她对果郡王的爱,以及皇命在身的有苦难言。

再看孙千的表演,像个宣读誓言的小姑娘,一遍又一遍地表忠心。

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女子,能坐拥后宫。

刘芮麟饰演的雍正帝,年龄本就不占优势。

其次,陈建斌的表演设计感很强,安排任务时总是高高在上,加上沙哑的声线,台词说得内敛而狡诈,能看出一个帝王的城府。

而这种霸气,在刘芮麟的演绎下,少了权谋间的迂回和厚黑。

昔日斩获戛纳金棕榈的大导,调度令人喷饭。

不禁发问:凯歌老矣,尚能拍否?

02

老成仍少年

不得不说,陈凯歌对于角色贴合度的考量,还是下了一番苦功。

就拿演员与角色间年龄的差距来说,人物小传中的雍正帝应在44岁到48岁之间,与刘芮麟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

考虑到角色与演员间形体、声音、做派上的不同,为了让刘芮麟更好地表现帝王之气,陈凯歌也大胆尝试。

演员既然是年轻的,那么角色又何尝不可?

于是,陈凯歌干脆弄成一个年轻版的《甄嬛传》,以少年之姿演绎宫廷风云。

还有一点,即陈凯歌的创作侧重点,发生了变化。

对于《甄嬛传》的态度,陈凯歌更多是想融入一些浪漫化的解读。

甄嬛、果郡王两个人抢毒酒喝,狗血吗?

不,那是幻梦。

排练时,陈宥维的声音越说越低,表现的还是原剧中果郡王隐忍、谨慎的性格。

但陈凯歌对此的理解则不大一样:

首先是身份所赋予的性格。一个王爷,到哪儿都是可以高声放论的。

其次,是情景赋予果郡王的状态。

明知是毒酒还喝,他连死都不怕了,还怕将内心的私情说出来吗?

这种为爱而死、因爱呐喊的情节,正是陈凯歌对故事浪漫化处理的表现。

陈凯歌后期的作品,主题往往讲的也是此类缠绵纠结的爱而不得。

拿《妖猫传》来说,本以为是一场权斗阴谋。

到最后才发现,不过是白龙化身的黑猫,不甘于杨贵妃的遭遇,从而幻化成妖灵,控诉着他人丑恶的嘴脸。

白乐天写的《长恨歌》,是有情人献给无情人间的一纸情书;

而改编后的《甄嬛传》,则是老年凯歌为少年演员写下的浪漫物语。

正如《妖猫传》所营造的盛唐气象一样,陈凯歌也想借此寄托关于至情的期冀。

在创作后期呈现浪漫化倾向的导演,还有吴宇森。

当年拍《赤壁》,吴宇森曾和编剧意见不一。

编剧认为赤壁之战是生存之战,双方为了利益明争暗斗,所谓结盟也不过是利益驱使。

但吴宇森认为赤壁之战的内核是正义之师讨伐无道之人。孙刘联盟是真善美的化身,而曹操则是个觊觎小乔的伪君子。

抛弃生存之战,选择博爱之理。

没了喋血街头下的英雄本色,更多是被无限放大的豪情侠义。

但你不能说导演对作品不够认真,主要因为处于创作生涯的后半段,导演对主题的处理,更多聚焦于人性、生死、博爱等更为宏大的世界观。

少年时代的厮杀,被关乎理想世界的浪漫化表达所取代。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

最近有一部讲述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其中就提到了中国文人的特点,“弱德之美”:

“你承受,你坚持,同时你还得有自己的一份操守。”

对于当下的电影市场,无论是陈凯歌还是吴宇森,在保持作品商业性的情况下,坚守住导演的艺术表达。

冷眼待创作,醉眼看人间。

不是完全屈从于市场,而是在大环境下倔强生存。

正是这样一个仍有创作初心的人,才会对另一个少年体现出无限的温情。

03

少年亦老成

这里所说的被凯歌导演照顾的少年就是陈宥维,他在第一期所呈现出的演技,绝对“现象级”。

李诚儒、尔冬升、郭敬明轮番轰炸,诚儒老师的“味之三连”便出自于此。

到了第五期,对陈宥维表演的质疑仍未消减。

先是赵薇直言陈宥维基本功不够,然后小四指出他表演上的不连贯。

前一秒还要死要活的,下一秒立马跟没事儿人一样念台词。

导演字字见血,再看陈宥维:先从自身找原因。

自己就是紧张了,没别的理由。

第一期与自己搭戏的楚然在一旁哭泣,陈宥维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发挥好,从而连累搭档。

这一次,他本是被孙千选中出演果郡王一角,但在点评环节中却与孙千共同担责: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自己还是会主动选择与孙千共同出演。

面对问题,坦诚而不遮掩,承担而不躲避。

首期节目开播后面对批评,陈宥维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看到自己的表演时,不忍直视。

诚儒老师、尔冬升导演的点评并不是一种苛责,而是一种警示与力量。

对于自己的表现,他明白。

对于前辈的批评,他也有目的地站在这个舞台上:

他是来“看病”的,以弥补自身演技上的不足。

要想蜕变,先得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饰演夜华时,陈宥维一直强调,在演戏时要忘掉过去唱跳的经历,并将生活中的情感起伏,带入角色中。

虽说是男团偶像出道,但对于“偶像”,陈宥维仍旧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也想打破观众对他“练习生”的刻板印象。

选人环节,他拒绝何昶希的邀请,为什么?

因为他来这儿的目的,恰恰就是他微博中的最后一句:

“我是演员陈宥维!”

为了能与其他戏骨搭戏,在挫败中找到自身的不足,跌几跤算什么?

反正年轻,才入行,还输得起。

谁不想接受更大的挑战,哪怕一败涂地也无所谓。

毕竟只有这样,才可能换来真正的“顶峰相见”。

正是这份耿直、不服输的性格,让陈宥维被陈凯歌相中。

演技的确不过关,但是,“比起上一次的表演,进步已经很大了”。

在体现甄嬛与果郡王的关系时,一个鞠躬,便表现出他们的叔嫂之礼,也通过这一细小的动作,烘托二人爱情的悲凉。

而陈宥维对戏的认真,以及努力地体会角色心理,这一系列行为,陈凯歌都看在眼里。

而陈凯歌对于陈宥维的体贴与鼓励,亦是老一辈艺术家对年轻一代演员关爱与担当的体现。

就拿《庆余年》里的陈道明来说,戏里戏外,都对张若昀塑造角色,提出自己的建议。

朝堂作诗一场戏,陈道明就亲自示范如何更好地把李太白的《将进酒》念得气势如虹。

李立群老师也曾表示:

“一点也不排斥小鲜肉,甚至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嫩芽的可爱。”

年轻演员没有太多阅历,能把自身的真、青春气展现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重要的是,在保持他们“先天艺术”的同时,如何发展成一种“后天艺术”,需要时间去证明。

陈凯歌对于陈宥维的态度亦是维护与鼓励,与他剧本改编的内在逻辑一脉相承。

新人演员表演有不成熟的地方,老导演依旧耐心讲解,期盼其有更好的发挥。

这里鲜明具有古典文人式的理想浪漫主义倾向。

观众一看到陈宥维的扮相,便狂笑不止,对此陈凯歌呼吁观众,尽量给年轻演员一点空间:

“一个演员的情感很脆弱,如果当大幕拉开,迎接他的是一个并不友善的笑声时,对他是很大的伤害。”

这便是老艺术家对表演艺术真正的发扬:

让年轻一代的影视从业者,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指责。

正因发自内心的支持,陈凯歌给了陈宥维一张A卡。

或许观众对A卡发放到底值不值,存在讨论。

但对于陈宥维来说,无疑是陈凯歌以行动,给他的一根救命稻草。

就像尔冬升所说的:

在拼颜值的男团中,未来一旦新人上位,如果自己不谋求新的出路,就会被淘汰。

所以,用扎实的演技来夯实自己,才是一个艺人真正的铁饭碗。

站上舞台,陈宥维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演员”二字去的。

《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的重点不是批评,而是批评之后的收获。

正如陈凯歌所言:

“如果你在这有所得,哪怕是微小的所得,你就没有白来这个节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站在这个舞台上,一起来探讨表演的问题。”

这才是节目的宗旨。

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机遇比批评更重要。

显然,陈凯歌为陈宥维的职业选择,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至于这张A卡值不值得,还得留到未来的节目中,看陈宥维能不能用实力打消我们的质疑。

摘抄一段《少年凯歌》里的话:

“中国的传统,受压迫者,以为有正义在手,便只知有报复,不知有宽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压迫本身代代不绝,只是对象换了。”

但唯一能确认的是:

他仍旧在中国电影的最前线,照顾着,维护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让这宽宥,成为陈凯歌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