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展出的编号为的清拓苏轼(传)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幅作品的真伪是有歧义的。记得黄州的东坡赤壁里有这幅拓片的刻石。
和苏坡公的结缘始于这首词,是借同学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资料,从中抄写的,记得那本书里的是“乱石崩云,惊涛拍岸”,这两句诗词所描绘的的想象空间极其宏大,足以让人感到震撼,它的视角是贴着岸边的水面仰视的,这就是初读的感觉。
后来这首词是被选入到当时高中的语文课本中的,老师的讲解早已忘记,倒是对当时学校的陈老师的比较性的讲说印象深刻。他比较了苏东坡这首词和伟人《沁园春雪》的区别,他说这首词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结尾却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稀松平常”,而伟人的词却是雄视千古、不可一世的霸气。讲的真是精辟!后来理解,浪漫主义革命家是站在九霄云端俯视古往今来和天地万物的,他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主宰和改变个人以及亿兆人命运的,文人不可能有如此胸襟。
这首词,常见作“人生若梦”、“人生如梦”,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作“人生如寄”(见页)。这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人生观和两种境界。人生如梦,是对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的一种慨叹,总觉得有深深的挫败感,是消极的;人生如寄,有暂时隐忍,顺势应变的意思,是着眼未来,还心怀希望,是积极的。这两种观点和心境在苏坡公的一生交替出现。
龙吟踏雪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