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苏东坡的自闭与赤壁
TUhjnbcbe - 2021/5/28 17:55:00
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七月既望,讲一些《赤壁赋》的番外故事。

1

年的元旦,汴梁城内一片欢天喜地。勾栏瓦肆内的歌舞声,赌场酒楼里的喧闹声,街头巷尾的爆竹声,混杂着传入苏轼的耳中。

但他并没有机会停下脚步,身后御史台的差役正催促着他离开这片繁华之地。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灯市

刚结束了余天的冤狱生活,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的贬所,旷达如苏轼也会自闭。

“某寓一僧舍,随僧蔬食,甚自幸也。感恩念咎之余,灰心杜口,不曾看谒人。所云出入,盖往村寺沐浴及寻溪傍谷,钓鱼菜药以自娱。”

初到黄州的苏轼暂住在城中的定慧院内。相比狱中,能够与僧人同舍同食,已经深感庆幸。只是什么话都不想说,什么人也不想见,大白天在家闭门睡觉,偶尔出门也只是为了洗澡。

明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家眷都来了,定慧院住不下,又在郡守的关照下迁往了江边水驿上的临皋亭。有了家人的陪伴和推门可见的江景,依然无法让苏轼从自闭中走出来。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或许是怕受自己这个“罪人”的牵连,至今尚未收到平生亲友的一声问候,写出去的信也如泥牛入海。

明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故宫博物院藏

唯一可喜的是,穷乡僻壤的酒鬼流氓不认得自己,他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混迹在人群之中,少去许多人情上的烦恼。

然而一封杭州参廖的信笺却在此时送至,也促成了苏轼的第一次赤壁之行。

2

信中除了嘘寒问暖以及二人之间常有的调侃戏谑,还有秦观的一篇《题名》,上面记录了三人过往同游之所。

看到那些熟悉的地名,苏轼“闭目想之,了然可数”。心情大好的他叫上长子苏迈,乘船往赤壁一游。

(请横屏欣赏)

南宋杨士贤(传)赤壁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江汉之间称赤壁者共有5处。距离黄州知州官邸数百步的少西山麓,有一片赤色的断崖,唐代诗人杜牧就曾把他当作赤壁古战场,写下怀古名篇。苏轼这样一个喜爱山水、古迹之人,却要等到来黄州半年后才前往一游,之前心情的抑郁不难想象。

“秋潦方涨,水面千里,月出心、房之间,风露浩然……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天际。”

现存的赤壁图中,只有这幅仿李嵩的赤壁图页勉强可以表现出当日的情景。

南宋佚名赤壁图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图中人物不只二位,但江水湍急,并不符合前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描述,倒颇有些“云涛天际”、“惊涛拍岸”的气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里的滔天巨浪和急转而下的自嘲,无法不让我们怀疑它正是作于这个年的秋天。

谁不想做赤壁之战中那个雄姿英发的周瑜呢,可大部分人甚至不如曹操。还没等到机会大展拳脚就被迫落荒而逃,怎能不感叹人间如梦。

3

在那次之后,赤壁成了苏轼最爱去的地方。

有时他会一个人弄只小船,随着江水在赤壁下飘飘荡荡。有时他干脆舍舟登岸,像个孩子一样好奇地观察上面的一切。

(请横屏欣赏)

金武元直赤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很关心崖间两只鹘鸟的巢穴,那里经常还会有两条大蛇出没。他有时也会登上那个传说中的“徐公洞”,在上面迎着江风呼吸打坐。

不过赤壁最吸引他的还是遍布在岸边、长相奇怪的小石子。它们有的温莹如玉,有的五颜六色,有的布满奇特的纹路。

通过亲自捡拾和用食物“贿赂”那些常来江中洗澡的孩童,几次下来,苏轼总共搜集了枚石子。他找来一个古铜盆,在其中注入清水供养它们。

这些都是散落在名篇名作之间的细枝末节,但只有知道了它们,我们才能更深切地体会两年后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天,苏轼说的是什么。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不是瞬间的灵光一闪,而是他用2年多时间与黄州山水朝夕相处后的领悟。

北宋苏轼赤壁赋(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很多人都说自己喜爱山水,其实他们爱的并不是同一种东西。站在高处的人习惯以主宰者的姿态俯视一切,处在低处的人则在山水中看到渺小但不平凡的自己。

于人生的低谷漂泊至此,日日与浪潮、鹘鸟、石子相对,产生了感情,才发现一草一木都有各自的归属,自己又何必为了不能拥有一切而烦恼。能做清风明月的主宰,就已经是造物者无尽的恩惠。

4

早先的画家选择用细致的笔墨重现前赤壁赋里的山石草木、人船流水。明代的文徵明却在小船的周围留下一大片的留白:

(请横屏欣赏)

明文徵明赤壁胜览图佛瑞尔美术馆藏

用做减法的方式传达出一种微妙而难以形之于图的体验,是吴派大师的成名绝技,也是前赤壁赋的精髓所在。但最难入画的却是三个月后的那个望日。

那夜,苏轼准备从东坡雪堂返回临皋亭。或许是聊得还不够尽兴,借宿雪堂的两位客人也跟着苏轼同行。木叶萧萧,月光洒下,黄泥坂上人影成三。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据宋人朱翌的考证,巨口细鳞者乃是鳜鱼。都说桃花流水鳜鱼肥,入冬前的那段时间却是鳜鱼咬钩最频繁的时候。

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

局部1、2

脑中已补出鳜鱼鲜美的样子,一行人加快脚步,回临皋亭的家中取酒烹鱼,然后登上小船,兴致满满地向赤壁划去。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16个字就一幅清旷静谧的月夜江行图。

局部3、4

来到赤壁岸边,极熟地势的苏轼借着月光摄衣而上,仰天长啸,一吐胸中的浑浊之气。

随之而来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却让他猛然从不断上涌的酒劲中清醒过来。

局部5

当晚,苏轼梦见了一个身披羽衣的道士,而等到他起身打开窗户,哪里有什么道士、仙鹤的踪影。

5

乔仲常是东坡好友、白描圣手李公麟的表弟,曾得到表哥“亲授笔法”。在不断叙事的同时保持赋中如真似幻的美感,很少有人比他做得更好。

这年的12月19日,苏轼置酒赤壁矶下,度过了他的48岁生日。一个青巾紫裘的少年从江上不请自来,为他吹奏了一曲《鹤南飞》,“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明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很高兴,醉书绝句答相赠: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生日过完再10余天就是除夕。3年前的除夕,他刚刚出狱,正在家中和长子苏迈自闭地收拾着行囊。

若以境况而论,此刻与当时并没有些许的好转,当下他却作乘鹤南飞、听“下界人”吹笛之想。这3年他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又有什么没变,最清楚的大概只有他的赤壁吧。

参考文献:苏轼《苏轼文集》苏轼《苏轼诗集》苏轼《苏轼词编年校注》叶梦得《避暑录话》何薳《春渚纪闻》脱脱等《宋史》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东坡的自闭与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