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三国百年四十赤壁矶头中孙刘联盟
TUhjnbcbe - 2021/6/19 12:07:00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刘备从当阳突围而出之后,手下军队已经被曹操的虎豹骑彻底冲散。

自己重用的谋士徐庶的母亲,也在这次冲击中被曹军俘虏。

徐庶为了寻母,只能放弃了刘备,北投曹操。

徐庶辞别刘备的时候,用手指着自己的心说:“我本想与您一同开创霸业,就是凭借这颗赤胆忠心。现在老母已经失散,方寸已经大乱,对于您的事业无法再有什么帮助了,我现在请求与您告别。”

徐庶就此离开刘备投奔曹操。

(《三国志》: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所以《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其实正史中并无记载。

因为三顾茅庐之时,徐庶仍在刘备军中。直到赤壁之战才投奔曹操。

而这时候整个刘备集团,可以说是风雨飘摇,面临着非常大的危机和挑战。

在十分危险的形势下,突然有客来访,直接扭转了刘备面临的形势。

这个人,就是孙权的使者——鲁肃。

一、鲁肃来访

就在一个多月以前,刘表病死的消息传到江东的时候,鲁肃就已经察觉了形势的变化,他对孙权说了这样一番话:“荆州之地与我们接壤,顺着水流可以直接通往北方,外面有长江和汉水为屏障,内有山川峻岭为依托,城防有金城之固,地方沃野万里,民殷国富,如果咱们能占据这里,这也是帝王之资。”

“现在刘表刚刚去世,而他两个儿子之间又非常不睦,军队中的将领,每个人都有自己派系。加上刘备是天下枭雄,与曹操之间有着很明显的矛盾,所以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又忌惮他的能力不能重用他。如果刘备与刘表集团能同心协力,上下同欲,那么咱们应该去安抚他们,与他们结盟一块对付曹操。如果他们之间失和,那么咱们应该考虑怎么攻打他们,来壮大咱们自己的基业。”

“我现在请求去吊唁刘表,安抚刘表的两个儿子,并且慰劳他们军中那些具有卓越能力的人,同时说服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众,咱们双方同心协力,一块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很高兴而且愿意从命。如果真能得偿所愿,那么天下也就可以安定了。”

“如果现在不能尽快赶往荆州,恐怕被曹操占了先机。”

孙权立即派遣鲁肃前往荆州安抚刘表集团。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鲁肃的战略思路与《卧龙出山》那一章中提到的他曾经提出的“榻上对”基本类似,可以说鲁肃的战略思想,影响了今后东吴几十年的发展。

鲁肃在前往荆州的途中,得到消息,刘琮向曹操投降,荆州地区已经落入敌手。

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几乎全军覆没。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鲁肃当机立断,决定继续寻找刘备的残部。

终于在当阳找到了刘备。

鲁肃向刘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然后讨论了天下的形势,并且对刘备的情况进行了慰问。

随后鲁肃问刘备说:“您现在想往哪里去呢?”

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点交情,想去投奔他。”

鲁肃说:“讨虏将军孙权聪明仁惠,能礼贤下士,江东的英雄豪杰都愿意归附于他,现在已经占有六郡之地,兵精粮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现在我替您考虑,不如派遣心腹之人前往江东,双方建立友好的同盟关系,共同开创大业。而您却说要投奔吴巨,他本身就是个很平庸的人物,而且地处偏远的州郡,即将被人所吞并,怎么值得您去托付呢?”

刘备听后大喜过望,进军鄂县,并且立即派遣诸葛亮跟随鲁肃一块拜访孙权,准备一块订立盟约。

(《江表传》: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就在这个过程中,鲁肃曾对诸葛亮说:“我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兄长)先生的好友。”

诸葛亮也很高兴,愿意与鲁肃一块来到江东面见孙权,并且对刘备说:“现在情况很紧急,我请求马上动身向孙将军求救。”

随后,诸葛亮到达江东。

二、诸葛亮智激孙权

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后,为孙权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更加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

内容如下:“海内大乱,将军您在江东地区起兵,刘豫州也在汉南一代招兵买马,与曹操一同争夺天下。”(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现在曹操已经消灭了最大的对手袁绍,北方地区基本被平定,然后接着就拿下了荆州。四海震动。现在英雄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刘豫州率军逃到了这里,希望将军您能估量自己的力量来应付现在这个局面。”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如果能依靠吴越之地的力量与整个中原相抗衡,那么您不如早作决断;如果不能抗衡,那么您何不放下武器束起铠甲,主动向曹操称臣投降!”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现在将军您对外宣称臣服于曹操,内心却十分犹豫,事情紧急却不能很好的决断,那么祸患肯定就要到来了。”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孙权说:“如果真的按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诸葛亮说:“田横,只是齐国的壮士而已,尚且能坚守自己的操守不愿意投降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室宗亲,英才盖世,人人都仰慕他,就像百川入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行,那只能说是天意,又怎么能屈尊做曹操的下属呢?”

(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抗此难乎!”)

孙权一听,发现诸葛亮在用田横的事例激自己,于是勃然大怒的说:“我不能拿着整个吴地和十万大军,来受制于人。我现在已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之外,没有人能挡住曹操,但是豫州在当阳新败之后,又有什么力量能对抗曹操呢?”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诸葛亮说:“刘豫州虽然在长坂坡吃了败仗,但是现在战士陆续还营以及关羽的水军起码有上万人,刘琦驻守在江夏的战士也不下上万人。”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现在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非常疲惫,我听说他为了追赶刘豫州,轻骑兵一天一夜狂奔三百馀里,这就是所谓的,强弩之末不能穿破鲁地的薄绢啊。”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所以《兵法》上对这种情况十分忌讳,认为这样做一定会折损大将。而且北方的军队,又不太熟悉水战;荆州地区百姓依附于曹操的原因,也只是因为曹操的兵势强大,并不是真心屈服。”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势耳,非心服也。)

“现在将军您如果能安排一位猛将带领精兵数万,与刘豫州同心协力,那么击败曹操是肯定可以做到的。”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曹操一旦失败,一定会退回北方;如果这样,那么荆州、吴地的势力就会增强,那时候鼎足三分的局面就会彻底形成。成败的关键,就在现在!”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孙权大喜,与自己的部下开始商议这件事。

诸葛亮渡江之后的事迹,历史上记载的只有这些。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又增加了“舌战群儒”的内容,使得小说看起来内容更加丰富。

但是小说和正史,还是存在差异的。

三、鲁肃劝说孙权

孙权召开专门的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这时候,曹操派人给孙权送了一封信,直接促成了孙刘两家的联盟。

这封信的内容很短:“我近来奉天子的命令讨伐有罪之人,旌旗指向南方,刘琮就向我投降。现在我率水军八十万,准备与将军在东吴会猎(开战)。”

孙权把这封信展示给群臣看,群臣阅后大惊失色。

(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震失色。)

其实曹操这封信的用意,就是在攻心。

孙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就是说,击败敌人最佳的方式,是依靠自己的谋略;然后是外交;再是两军正面作战;最次的方法才是主动攻城。

曹操这封信,其实正是伐谋和伐交的典范。

因为当时的孙权,才26岁。

面对来势汹汹的自己,内心不忐忑是不可能的。

利用这封信,如果能吓到这位小伙子,迫使他向自己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恐怕是最好的。

即使不能逼迫他投降,那么夸大自己的兵力,迫使东吴内部主和派抬头,给孙权制造压力,让他做出错误的决断,也依旧是个不错的结果。

曹操此举,可谓老谋深算。

果然如曹操所料,在这种形势下,东吴内部的投降之声愈发严重,多数人都劝孙权像刘琮一样,投降曹操算了。

(《三国志》: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其中叫嚷投降之声最盛的,是老臣张昭。

张昭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投降派,他对孙权这样说:“曹公,那可是豺狼虎豹一样的人物。挟持天子征战四方,动不动就拿朝廷的命令说事。现在如果对抗他,肯定没有好下场。而且将军您可以对抗曹操的依靠,无非就是长江。现在曹操已经占领荆州,我听说原先刘表麾下的水军,战船多达千艘,已经全部落入曹操之手。曹操将这些战舰沿长江而下,水陆并进,此时长江天险已经与我们共有,但是双方实力的对比又不可同日而语。我认为如今之计不如向他投降。”

(《资治通鉴》: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孙权其实心里不想投降,他在等,在等一个主战派的声音出来。

但是在场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要如何抗击曹操。

他重用的周瑜,并不在现场。

看中的鲁肃,在场上一言不发。

孙权起身离场,准备出去如厕。

没想到鲁肃跟了出来。

孙权问鲁肃,你有什么想说的?

鲁肃说:“我刚刚听了一下众人的意见,感觉这些人的话是专门耽误您的,不足以做成大事。现在鲁肃可以投降曹操,但是将军您,却不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鲁肃投降曹操,那么曹操一定还会让我回到自己的家乡,给我一定的名位,我还能做个不大不小的官,乘着牛车,身边跟着几个随从,与士林众人交游,我一步步的上升,最后说不定还能做个太守之类的高官。但是将军您如果投降曹操,那么又能往何处去?我希望您能早早定下大计,不要采用众人的建议。”

孙权叹息道:“这些人的主张,简直令人太过失望;现在你指出了未来的方向,恰好和我的想法相同,这大概是老天把你赐给我的吧。”

(《三国志》: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主战派目前只有鲁肃一个人在发声。

声音还是太少。

鲁肃建议孙权迅速把周瑜召回来。

四、周瑜再劝孙权

周瑜回来之后,对孙权再次送上了重要的主战建议,更加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周瑜是这样说的:“曹操虽然对外托名是大汉的丞相,其实不过是汉贼而已。将军您靠着神武雄才,还有父兄留下雄伟功业,占据江东之地,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之士都安居乐业,正可以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而且曹操此次正好是自己送死,怎么可以向他投降呢?”

“我为您分析一下形势:如果现在北方完全稳定,曹操没有内忧的话,确实能与我方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但即使这样,又怎么能和我们的水师在舟船上一较高下呢?”

“况且现在北方并没有完全平静,加上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成为曹操的后患。”

“而且曹操舍弃鞍马,依靠着舟船来和吴越水师相抗衡,这本就不是中原兵所擅长的作战方式。”

“何况现在正处于严寒时期,马没有料草,驱使中原的士兵远涉江湖之间,会水土不服,必定会生出疾病。”

“这四个方面,都是用兵的忌讳,而曹操却贸然动兵。将军擒住曹操,就在现在。周瑜恳请您拨付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您击败他。”

(《三国志》:瑜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孙权听完之后,坚定了继续抗击曹操的信念,说了这样一句话:“老贼想要废掉大汉而自己做皇帝的想法由来已久,所忌惮的人不过就是二袁、吕布、刘表和我吧了。现在数雄都已经灭亡,只有我还留在这里,我和这个老贼势不两立。你坚决主战的思路,和我的想法十分契合,这大概是老天把你赐给我的吧。”

(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随后,孙权在军事会议上拔出佩剑砍了面前的桌角,大声表态的说:“诸将有谁再说向曹操投降的,就像这个桌子一样!”

等到了晚上,周瑜考虑到曹操那封信中把兵力夸大的态度,会干预孙权的决策,于是再次求见孙权,进行了一番兵力分析。

周瑜说:“众人见了曹操来的信,上面说水步军八十万人,所以不再思考对方的虚实,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是很没有道理的。现在根据实际情况推测一下,曹操所带领的中原地区的部队,不过十五六万人,算上新投降的刘表部众,最多也就七八万人,而且这个数据也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曹操用疲惫不堪的军队,率领着心怀狐疑的部队,数量虽然众多,但是也没有什么值得怕的。给我五万精兵,我足以制服他们,希望你不要担心。”

(《江表传》: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孙权用手抚摸着周瑜的后背说:“公瑾啊,你所说的话,非常符合我的本心。张昭、秦松这些人,都只顾及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只是站在一己私利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简直太令我失望了。”

“只有你和子敬的想法与我相同,着是上天让你们两人来赞助我啊。五万精兵一时之间难以集合,我已经挑选了三万人,战船和粮草都已置办齐全,你可以和鲁肃、程普等人先行出击,我在后面继续征募兵勇,往前线更多的输送钱粮,为你做好充分的后勤准备。你如果能击败曹操,当然是快事一件,如果作战不如意,请你退军来与我会和,我亲率大军与曹操一决高下。”

(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快,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从孙权的话语中,其实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孙权早就已经着手开展战前准备工作。

否则他不可能告诉周瑜自己已经凑齐了三万人,粮草战船已经准备妥当。

因为这样一项工作,绝对不可能在瞬间完成。

那么就说明,其实孙权心中早就有抗击曹操的决心。

他通过军事会议上群臣的表态,摸清了众人的想法,如果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愿意抗击曹操,那么孙权有可能会迫于压力向曹操投降,但是鲁肃和周瑜坚定了他抗击曹操的信念。

可以说曹操的那封信,在战前差一点点就起到了攻心为上的效果。

在诸葛亮、鲁肃、周瑜以及孙权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孙刘双方终于达成了战略联盟。

刘备则在望眼欲穿的等待着东吴方面派出的援兵。

突然手下人发现了周瑜的船队,立即向刘备进行报告。

刘备带着东西前去犒劳了一下士卒。

刘备对周瑜说:“现在对抗曹操,总体战略思路是正确的,不知道你带了多少人马过来?”

周瑜说:“三万精兵。”

刘备表示,人数有点少。

周瑜表示,这些人就足够用了,你看我怎么收拾曹操。

于是孙刘双方的联军就此开往前线,终于在赤壁这个地方,碰上了曹操的军队。

那么接下来,战局又会怎么演变呢?

下一章,再来看看这场著名的赤壁大战。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三国志·武帝级》

《三国志·先主传》

《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吴主传》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

(含《三国志·裴松之注》)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百年四十赤壁矶头中孙刘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