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王兆鹏宋代赤壁赋的ldquo多
TUhjnbcbe - 2021/6/24 12:53:00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到了南宋,就已成为公认的经典名篇。本文要追问的是,在宋代同样的传播环境中,为什么《赤壁赋》能从数千篇苏文中脱颖而出备受人们的青睐,它是通过哪些特殊媒体的传播而格外引人注目的。原来,《赤壁赋》经由了其他苏文所没有的“多媒体”传播。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到了南宋,就已成为公认的经典名篇。本文要追问的是,在宋代同样的传播环境中,为什么《赤壁赋》能从数千篇苏文中脱颖而出备受人们的青睐,它是通过哪些特殊媒体的传播而格外引人注目的。原来,《赤壁赋》经由了其他苏文所没有的“多媒体”传播。

本文所谓“多媒体”,主要指可视的书法绘画、可听的吟诵歌唱等传播方式,有点像当下的音像视频。当然,这里所说的“多媒体”,只是一种类比,意在强调书画、吟唱等跨艺术媒介的传播与通常的文集传播之不同。

1

书法传播

书法的传播,依书法主体之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作家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可称为“自书型”;二是书法家书写别人的文学作品,可称为“他书型”。作家书写自己的作品以传播,近似于“自媒体”,其传播渠道是私人化的,传播与否是自主化的,不需要任何人的审查批准,不像公共传播媒体那样要受到限制和约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自书型”的书法传播,即苏轼自书《赤壁赋》。

神宗元丰五年(),谪居黄州的第三年,苏轼的心情渐渐地从惊恐、苦闷、失望的低谷中走出,他在秋冬间写出了两篇参透人生的《赤壁赋》。这是苏轼的“得意”之作。既然是得意之作,就想传播开去,让人阅读,给人欣赏。但因身在谪籍,又因文字贾祸,他不敢公开传播,以免再度被人“笺注”“酝酿”成罪。于是他就用“自媒体”私下里传播。

苏轼不止一次亲书《赤壁赋》。据文献记载,苏轼一生至少书写了五种文本的《赤壁赋》。其一是元丰六年()写本。今传苏轼亲书《赤壁赋》款识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这份小字楷书本《赤壁赋》经历代收藏家、鉴赏家的递藏,一直传存至今,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二是元丰七年甲子(),苏轼离开黄州量移汝州之前,应潘大临、大观兄弟之请,又书写了前后《赤壁赋》,并跋曰:“元丰甲子,余居黄五稔矣,盖将终老焉。近有移汝之命,作诗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独潘邠老与弟大观,复求书《赤壁》二赋。余欲为书《归去来辞》,大观砻石欲并得焉。余性不耐小楷,强应其意。然迟余行数日矣。”苏轼这次“小楷”书写的真迹没有流传下来,仅有石刻本传世。其三是元丰八年()在开封为滕达道书写的二赋。他在《与滕达道书》中说:“所有二赋,稍晴,写得寄上。”信中所谓“二赋”,或当指前后《赤壁赋》。这封尺牍作于元丰八年,故知此本也写于这一年。后世未见传本。其四是哲宗绍圣年间(~)苏轼在惠州的醉书本。元人王恽有题跋:“余向在福唐,观公惠州醉书此赋,心手两忘,笔意萧散,妙见法度之外。今此帖亦云。醉笔与前略不相类。”此本后世无传。其五为初稿本。元人吾衍《闲居录》载:“天竺僧传公有苏子《赤壁》墨本,与今本有数字不同。”“《赤壁》墨本”,即《赤壁赋》的石刻拓印本。因其中有不少字句与流行之本不同,故吾衍认为它“是初成”原稿本。其说有理。如此看来,苏轼《赤壁赋》的原稿本也曾流传于后世,今佚而不传。

书法作品的传播,似乎只是人际之间一对一地传播,即书法作者与受赠者之间的传播。其传播范围是否有限?其实,受赠者拿到书法作品后,会像今天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兆鹏宋代赤壁赋的ldquo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