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历史上的刘备
TUhjnbcbe - 2021/7/23 15:01:00
李从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21248283623986&wfr=spider&for=pc

刘备是一位英雄豪杰。在人才辈出的汉末三国,他与曹操、孙权各领风骚,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业绩,功名垂于青史。

然而,由于受小说《三国演义》和传统戏剧等的误导,刘备在民间的形象很一般。与诸葛亮、曹操、关羽、赵云、张飞等三国人物相比,刘备给人的印象是不文不武、无智无勇、装腔作势、虚伪窝囊,到了危机关头就知道哭天抹泪。有几条关于刘备的歇后语,也很能说明刘备在民间的形象: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等等。其实这跟历史上的刘备完全不一样,把刘备的成就简单归结为重感情和“假”仁义有失偏颇,把蜀汉江山的建立完全归功于诸葛亮也是对刘备的不公和对历史的扭曲,必须还一个历史真实的刘备!

一、刘备之形象

《三国演义》想将刘备写成明君、英雄,可惜经过作者“拔高”,结果事与愿违。鲁迅曾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可谓一语中的。

如果不看《三国志》、《华阳国志》,只凭《三国演义》和传统戏剧里对刘备的描写,就对刘备来个盖棺定论,显然很荒唐。因为,即使没读过《三国志》、《华阳国志》,即使对三国史不太熟悉,有几个明摆着的问题,也是很难解释的。

第一、万般有为,不如从头作为。且看三国三巨头之中唯有刘备白手起家。

三国人主中,曹操出身权宦家族,孙权出身官僚之家,刘备却出身市井平民。他少小丧父、孤单,与母亲靠贩卖织物为生,并无政治资本和社会背景,却能养精蓄锐、赤手空拳,凭借乱世而起。在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奔走转战于幽、豫、青、徐、兖、骥、扬、荆、益等州,备受颠离之苦。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皆不得志。他的部众多次被强大的军阀击溃,妻子四度失散,被敌人俘获。他一次又一次强忍失败的苦果,历任县尉、县令、国相、刺史、州牧等,军职为别部司马、真东将军、左将军、大司马,封宜城亭侯。他从社会底层一步一步艰难地进入到社会上层。试问,曹操、孙权何曾经历过这样曲折的经历?三国英雄中何人有过这样的艰辛?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当朝显贵,曾官居太尉(相当于名义上的全国武装力量的总司令),所以曹操是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既有人脉,又有财力,他可以散家财招募军队讨伐董卓;孙权则靠其父、兄之力打的江东基业,只是坐享其成罢了;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则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创业,分外不易!若非大有为之英雄,岂能以一介平民之身与奸雄曹操、吴主孙权分庭抗礼?

第二、欲论人主之英,必看人主所用之人。且看刘备麾下的英雄人物。

诸葛亮,足智多谋,人称“卧龙”。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当属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他算不算英雄?

关羽,为人义薄云天,有万夫不当之勇,曾策马击杀袁绍名将颜良于千军万马之中,水淹于禁七军,斩曹操大将庞德,《三国志》说他“威震华夏”,曹操竟想迁都以避其锋。关羽算不算英雄?

张飞,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曾率二十余骑阻曹操大军于当阳之长阪,魏人称其为“万人敌”。张飞算不算是英雄?

还有马超、黄忠、赵云、庞统、法正、魏延……亦一时之人杰也。如果说刘备为人虚伪,窝囊无能,那么,这些当世英雄豪杰会心服口服地供其驱遣?连今天的市井小老百姓都看不起、都贬损轻蔑的人,古代的英雄豪杰会心甘情愿追随他并为之卖命吗?

第三、欣赏需客观,称赞需敌论。且看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怎么评价刘备。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的故事妇孺皆知。当时袁绍、袁术、刘表、孙策、公孙度、刘璋等势力尚强,而刘备没有军队,没有地盘,寄曹操篱下,曹操却慧眼识英雄,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打算收买刘备。刘备脱离曹操的控制后,曹操也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后必为患。”曹操是“乱世奸雄”,自非一般人物。能让曹操另眼相看者,难道是一般人物吗?

徐州牧陶谦临死,决计将徐州交给没有地盘的刘备。如果刘备是个无能之辈,陶谦能在死前说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这句话吗?

刘备去投奔袁绍,“四世三公”、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不可一世的袁绍听说刘备前来,出郊二百里相迎。如果刘备是个窝囊废,能劳动袁绍的大驾吗?

刘备去投奔刘表,刘表也出郊相迎,“以上宾礼待之”。如果刘备无德无才,号称“八骏”的荆州牧刘表肯如此折节下士吗?

曹操的主要谋士程昱、贾诩,孙权的重臣周瑜、鲁肃,皆说刘备是“天下枭雄”。程昱、贾诩、周瑜、鲁肃,亦当时之英豪,对刘备如此评价,刘备难道是虚伪窝囊的平庸之辈吗?

第四、前人之说,后人说之。再看后人怎么评价刘备。

西晋一统三国之后,陈寿作《三国志》,说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谁是乱世奸雄曹操的敌手呢?只有刘备。至于孙权,不过守成父兄基业而已,即使是英雄,与曹刘相比,也是儿子辈了。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二、刘备之身世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刘备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死了,刘备“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家境并不好。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刘备小时候,也有些不同于寻常孩子的言行。如他家东南角上有一棵高五丈多的桑树,“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刘备曾指着这棵树对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刘备的叔父刘子敬听见了,吓了一跳,忙教训他说:“汝勿妄言,灭吾门也!”。此事,也许是刘备发迹后别人编造出来的,我们姑妄听之,倒不必纠结真伪。

《三国演义》里常将刘备称作“刘皇叔”,道是刘备乃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也总爱炫耀自己是皇族,动不动就来上一句“我本汉室宗亲”,未免令当代读者反感。这大概也是刘备不讨老百姓喜欢的原因之一。虽然同是底层社会出身,但“汉室宗亲”、“皇叔”这层政治身份却在一定程度上把刘备跟百姓读者对立了起来。所以在近现代反封建正统思潮的催导下,刘备的好感度反而不如《三国演义》的“反派”曹操。

而在中国古代,“皇室宗亲”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做大事取得合法身份的重要依据。陈胜虽然说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但造*返后还是以自己无“种”而底气不足,所以要假托扶苏、项燕之名造*返。刘备以一介平民之身,凭借自己是皇室宗亲、汉帝之后,似乎会有些号召力,后人对此无可厚非。然而,有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搞明白。

一是,历史上的刘备是不是像小说中写的那样动辄自称“皇室宗亲”?

我查了《三国志》、《华阳国志》,并未找到刘备自称皇室宗亲、汉帝之后的支语片言。

笔者认为,刘备不可能走到哪里便说自己是汉帝之后,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岂不跟江湖骗子差不多了?史载刘备“少语言”,并非胡吹海滂、招摇撞骗那类人。十有八九,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强调刘备续统的合法性,特意突出强调刘备的身世。在讲究伦理等级的封建社会,这本来是作者维护刘姓正统的“好意”,结果到了近现代,却使刘备的形象变得讨人嫌了。

二是,皇室宗亲的旗号有多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可能有人说,《三国演义》里只要一提“刘皇叔”,人们都肃然起敬。刘备无论投奔谁,谁都把他待若上宾,这不正说明“刘皇叔”这一旗号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吗?

其实,这是个不值一辩的问题。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形同虚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汉献帝与身边的大臣们回到洛阳。当时,各个军阀拥兵自重,没人搭理汉献帝。汉献帝与大臣们没地方住,只得“披荆棘,依墙壁间”,有些大臣竟饿死了,有的甚至为乱兵所杀。连皇帝都没有多少影响力和号召力了,何谈什么皇室宗亲!

而且,当时的“皇室宗亲”遍布全国,垂手可得。且不说像刘备这样早已沦为老百姓的“皇室宗亲”,就算与当朝皇帝血缘很近的宗室,也有很多。如冀州牧刘虞,就是皇室宗亲。被推为讨伐董卓联军“盟主”的袁绍曾准备立刘虞为天子,谁知刘虞就是不同意。非不愿也,是不敢也。为什么刘虞不敢?大概刘虞知道,没有军事实力,仅凭所谓“宗室”身份,是没有多少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而有些人既是皇室宗亲,也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如刘表,如刘璋,他们与汉室的血缘关系比刘备近得多,而且都有了创业的基础,但我们没见刘表与刘璋有多少号召力,他们不是也没成气候吗?刘备最终却成了气候。这说明,他的所谓“皇室宗亲”身份并非刘备叱咤风云、声名鹊起的基础。

三,刘备之威武

不论刘备祖上多么阔,刘备小时候却与一般平民百姓无二了。青年时的刘备就已显露出乱世英雄的一些特征,如:“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这个形象,与小说里写的那个仁厚保守甚至略带懦弱气的形象可是格格不入的。

历史中,刘备是个个性很强的人。《三国演义》里写的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史上确有其事,不过不是张飞,打督邮的人是刘备;也不是鞭打,而是杖打。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造返,天下大乱。刘备率关、张等人响应政府号召从军,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尉。刘备上任不久,中山郡的督邮来安喜县视察工作,刘备前去拜见,不料督邮却不愿接见(再次说明皇叔的身份并非刘备受人尊敬的基础)。刘备那时年轻气盛,在他眼里,一个小小的督邮摆什么官架子?竟闯入督邮的下榻处,将督邮五花大绑,杖打了督邮二百军棍,用印授系住督邮的脖子将之绑到树上,然后扬长而去。

通过杖打督邮一事,可见刘备性格刚烈、桀骜不驯。比当年高祖刘邦面对沛令拒客贺万钱,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换了一般人,上级领导不愿马上接见,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领导的门外恭候,哪能因为领导不见就闯进去将领导痛扁一顿呢!刘备却脸皮薄,身上缺少这种奴性,不仅受不了上司对自己的冷遇,而且对自己的那个小乌纱也弃之如敝屣,于是痛快淋漓地出了一口恶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读史至此,怎么不令人胸中大畅!若《三国演义》在刘备的这种性格上下功夫,恐怕给老百姓的印象就大大不同了。

曹操征刘表之时,刘备作为刘表的重要力量驻守樊城。曹操大军尚未到,刘表便病死了,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接任荆州牧。刘琮是个标准的窝囊废,在曹操大军压境之时不战而降。他派人去向曹操投降,怕刘备反对,所以瞒着刘备。等曹操的大军即将到达樊城之时,刘琮这才派宋忠去告知刘备。刘备大惊,对宋忠说:“你们这些人哪有这么办事的?不早告诉我,如今大祸临头才告诉我,太过分了!”拨出刀指着宋忠说:“如今杀了你,我也不解气。大丈夫不能临别再杀你们这类人。”于是放宋忠回去,同时率所部南撤。路过荆州时,正好看见刘琮就在城楼上,刘备遂驻马大呼刘琮的名字,这一声怒吼,竟吓得刘琮瘫在椅子上站不起来。刘备之威,由此可见。

与曹操、孙权有别的是,刘备常常在战场上披坚执锐,冲锋陷阵。

刘备当上安喜尉,靠的是战功。他杖打督邮后再次入伍,又凭战功当上了下密丞,即下密县的秘书长。不久升任高唐令,即高唐县的县长。赤壁之战时,他“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攻打汉中之役,五十九岁刘备还亲当矢石,身先士卒。可以说,在三国之主中,刘备应是最威勇的男子汉!

《三国志》说刘备“七尺五寸”。史家虽然没说刘备长得如何,但刘备定有不凡的风度和气质,很有派头。赤壁之战后,孙权一见刘备,便将妹妹嫁给了他。要知道,这时的刘备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可见刘备颇具成熟男人的魅力和英雄气概。孙权嫁妹,固然是出于与刘备结盟共御曹操这一政治上的考虑,但是,如果刘备容貌猥琐,长得跟武大郎似的,就算他势力再大,孙权也不会轻易让妹妹嫁给这样的人。从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之中,我们也可以想像刘备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了。

或许有人会以刘备征战二十余年也没打下一点根据地来贬低他的军事才能,说刘备在赤壁大战之前,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且在后来的彝陵之战中惨败,说明刘备的军事才能一般。说刘备没有军事才能,并不客观。许多战役,刘备都亲自指挥,如攻打成都之战、攻取汉中之战,都在刘备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而在前期,刘备身居北方强大军阀势力的倾轧漩涡,每次都是临危受命,兵寡将稀,四面受敌,很难有大的作为。不过即便如此,刘备仍能成为各军阀势力竞相争取和顾忌的对象,说明刘备是有军事能力的,只是缺乏施展的时机和空间。

三国君主之中,很多人认为曹操当居英雄第一。先不说这是成王败寇的历史评价必然性,那么,顾盼自雄的曹操有畏惧的人吗?有!曹操畏惧刘备。东吴名将陆逊曾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刘备攻打汉中,大破曹操名将夏侯渊之军,斩夏侯渊以及曹操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顒。曹操亲自率大军南征刘备,刘备胸有成竹地对诸将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曹操攻刘备积月不克,曹军“亡者日多”,曹操只得引兵退走,刘备遂有汉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此言诚不虚也。

刘备还有个可贵的特点,就是不屈不挠、坚忍不拔。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从来没有丧失英雄之志,而是默默地招揽人才,耐心地等待时机,一旦风去际会,这条蛟龙会昂首直上青云。

四,刘备之眼光

大凡领袖人物,不必是个通才,也不必事事躬亲,只要能做到通晓大略和知人善任两点,就是明智的领袖。

所谓通晓大略,指能够在大政方针上有长远眼光,不犯错误,能够在关键时刻正确拍板。刘备的大半生,虽说四处寄宿,但终获成功,就在于他在几个关键时刻能作出正确抉择。

首先,黄巾之乱,他知道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因此毅然从军,迈出了他人生关键的一步。正是在消灭黄巾军的战争中,刘备才崭露头角。

第二,他善于审时度势。他投靠的公孙瓒、曹操、袁绍等人,都不是持斋念佛的菩萨。刘备去投靠他们,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找到机会,便会立即脱身远引,化险为夷。

第三,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并非一般人物所能理解。刘备一听,便断定这是他的正确道路,遂与诸葛亮“情好日密”。这就如同张良游说别人,别人都听不明白;而一同刘邦交谈,便高兴地说:“沛公殆天授。”能够判断一个谋略的正确、可行与否,可不是每个政治家都具有的素质。袁绍手下谋士如云,不乏高手。但袁绍好谋无断,别人出了好主意,他也看不出哪里好;别人出了馊主意,他也不知哪里糟。所以,谋士再多,高手再强,袁绍仍难免于败。而刘备之明智,就体现在他通晓大略上。

第四,刘备之明智,还表现在他善于抓住机会。诸葛亮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他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还有一次,曹操欲远征乌桓,又担心大军长途北征,刘表会来个背后插刀。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对曹操说:“刘表只会夸夸其谈,他自知其才比不上刘备,重用刘备又恐将来不能驾驭,不重用刘备,刘备便不为他所用,所以刘表不会让刘备乘虚攻打许都的。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三国志·郭嘉传》果如郭嘉所料,刘备听说曹操北征,立即向刘表建议乘虚攻取许都,让曹操进不可进,退无可退,从而一举占得逐鹿天下的主动权。可惜刘表没有雄才大略,谢绝了刘备的建议,错过了这一稍纵即逝的大好机遇。

所谓知人善任,是一个领袖人物所必备的素质。没有知人之能,就做不到人尽其才,更做不到才尽其用。如此一来,政事不搞得一塌糊涂才怪!

刘备之知人善任,是历代帝王当中少见的。观刘备选拔的人才,如诸葛亮、庞统、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文臣能定国安邦,武将能冲锋陷阵,皆一时之人杰,基本上没有看走眼的时候。知人善任,这是各种才能中最卓越也是最可贵的才能,具备此项才能的人,一般是领袖人物。

在这方面,诸葛亮也相形见绌。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不信,非要在第一次北伐时令马谡独当一面、驻守战略要地街亭,结果因马谡指挥失当,街亭沦落敌手,导致北伐全线被动,诸葛亮只得无功而返。由对马谡的评价,亦可见刘备眼光之敏锐!

五,刘备之仁爱

在历代大小帝王当中,刘备可称的上是最有人情味、最仁爱、最厚道的皇帝之一。这也是刘备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人身上都有劣根性,都有兽性。一旦做了皇帝,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人身上的劣根性、兽性也就暴露无疑,也就完成了由人到兽的嬗变。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说明人一旦成了皇帝,其性情与多变的猛兽已经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说,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不乏好大喜功、作威作福、祸国殃民、滥杀无辜、怙恶不悛、心理阴暗的野兽。像汉文帝、汉光武帝、唐太宗、清圣祖(康熙)这样劣迹不多、英明仁慈的皇帝,平均五百年才出一位。所以说,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仅寄希望于出现一个好皇帝,寄希望于“青天”,是靠不住的。五百年才出一位,这概率也太小了。

纵观历史表现,刘备应当属于五百年一遇的仁君。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打拼,其间刘备投公孙瓒,投陶谦,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却一直找不到符合自己理想的出路。此时的刘备,看实力似乎不值一提,但其仁义之名却传遍天下,已经拥有不可估量的政治资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刘备在担任代理平原令期间(后改任平原相),当地的恶霸刘平,对刘备看不顺眼,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这刺客见到刘备,交谈之下,谁知刺客竟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变成了刘备的朋友,不仅不忍下手,而且把刘平的阴谋告诉了刘备,之后飘然离去。陈寿为此慨叹道:“其得人心如此!”

为什么刺客对刘备如此折服?《魏书》这样记载刘备治理平原的功绩:“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一个刘备得民心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由是才有了习凿齿对刘备的那段评论:“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这是一句掷地有声的箴言。道理虽然浅显,但自古以来没有认识到、或虽然认识到却做不到"以人为本"的执政者比比皆是。平时高调谁都会唱,但到了生死关头,能像刘备这样不愿抛弃百姓逃跑,就很不容易了。

有仁义之名,也有仁义之实,因此刘备在军阀混战的乱世赢得了良好的名声。与刘备相比,曹操与孙权简直都是暴君。曹操为了给在徐州遇害的父亲报仇,竟在攻克徐州后将数十万百姓坑杀于泗水,“水为不流”。其后,曹操多次屠城,“攻取应、睢陵、夏丘,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见《资治通鉴·卷第60卷》)。这样一个为了一己私情和私利而滥杀无辜的屠夫,居然被易中天先生称为“可爱的奸雄”,这是古人期期以为不可的。

荆州百姓为什么愿意跟随刘备逃走?就因为害怕曹操又来屠城。

孙权也喜欢“屠城”。孙权讨伐庐江太守李术,攻城之后,“遂屠其城”。孙权击败黄祖,还是这四个字:“遂屠其城。”(据《三国志·吴主传》)

刘备就没有屠城、滥杀无辜的劣迹。从这一点上看,他比曹操和孙权不知仁善多少倍、不知人性多少倍、不知可爱多少倍!而中国的文化基因里却崇拜暴君。

当然,由于刘备一生都处于戎马倥偬之中,并未充分施展其治国安民的理念和抱负,其仁德爱民的事例也并不很多。但根据有限的史料记载,足以使其当之无愧地步入历史上少有的五六个有为仁君队列。

刘备对百姓仁爱,对部下也很讲情义,不像大多数皇帝那样屠杀功臣、诛灭异己。刘备与关羽、张飞之间的情义,被小说家演义成“桃园三结义”,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虽然正史中并无刘备与关、张结义的记载,关、张也并非以大哥称呼刘备,但刘备与关、张“情同手足”,却是不争的事实。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将领,见了刘备之后,便倾心相交,从此追随刘备左右,甘心当个贴身卫士。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遇合,更被誉为专制社会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备去见诸葛亮之时已经47岁,而诸葛亮只是个27岁的小伙子。刘备不惜屈尊纡贵“三顾茅庐”,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精神和宽容大度、虚怀若谷的品格。虽然细考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并非“如鱼得水”那么和谐美满,但总的来看,称他们的关系为“专制社会君臣关系的典范”还是恰当的。

刘备之仁厚,还表现在他对叛将的态度上。吴蜀彝陵之战,刘备大败,刘备任命的镇北将军黄权屯驻江北,因为蜀汉军队西退,黄权撤退之路被吴军封死,黄权遂率军投降曹魏。蜀汉有关部门得知此消息,建议刘备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说:“孤负黄权,黄权不负孤也。”明明是黄权背叛了刘备,刘备却责备自己,认为是他的过错导致战败,才使黄权没了退路,因此认为黄权投降曹魏是迫不得已之举,不准有关部门逮捕黄权的家人,并“待之如初”。战败后不迁怒他人,不惩办叛将家属,并勇于作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这可不是一般皇帝所能做到的。

六,刘备之为人

有人根据小说里的形象,说刘备是个伪君子,如他摔孩子收买人心。须知这只是小说里的情节,正史野史并无具载。根据小说家编造的情节来评价作为历史人物的刘备是荒唐的。

再如刘备临终以“虚言”试探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认为,既是托孤,又说若其子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这透露出了刘备对诸葛亮并不十分信任的弦外之音。所以诸葛丞相急忙哭着表白道:“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笔者以为,刘备临终托孤可算是至诚之语。“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与其说是刘备虚言试探,不如说刘备是实事求是,以大局为重。当时并非承平之世,如果嗣主不才,早晚会亡国覆宗,还不如找个才德高超,与自己有情感羁绊的人支撑大局。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联系到那个乱世来看,就会理解这一点。举个三国时的例子,亦可说明之。徐州牧陶谦死前,执意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因为陶谦知道,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成器,将徐州交给儿子,早晚会被人所灭,还不如将徐州交给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而又德才干兼备的人,起码可以保住宗族。所以,陶谦一死,徐州别驾麋竺便遵从陶谦的遗愿去请刘备到徐州主事。这说明,在刀光剑影、胜者为王的乱世,刘备从维护蜀汉集团的全局利益出发,说出如果刘禅不成器可由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话来,是合情合理的。

刘备临终托孤之语,无疑是给了诸葛亮一个庄严许诺。如果诸葛亮有不臣之心,这也是一个绝好的借口:连先帝都同意我取代刘禅,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况且,以刘备之明智,绝不会用这样的话来试探诸葛亮。即使诸葛亮有野心,难道会当场答应日后“自取”吗?再说,如果刘备真的不信任诸葛亮,又何必向诸葛亮托孤?

刘备给儿子留的遗言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已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言;“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可算是刘备一生坚守道德底线的体会;“汝父德薄,不足效也”说明刘备至死仍保持虚怀若谷的美德;而“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则说明刘备对诸葛亮无比信任--让儿子将诸葛亮视作父亲,无疑是将军国大政以及儿子的性命全部交给了诸葛亮。

如果不是对诸葛亮有着推心置腹的信赖,以刘备之知人善任,会同时安排几个辅政大臣,以形成对诸葛亮的牵制。后来皇帝托孤,一般都安排两个以上的大臣辅政,就是让大臣们互相牵制。但刘备没有这样做,因为在与诸葛亮十多年的交往中,刘备看准了诸葛亮是个知恩图报的堂堂君子。说刘备托孤之言是在试探诸葛亮,那是不了解刘备,那是看低了刘备善于知人的眼光,更是污辱了诸葛亮的人品。

刘备凭什么让这些天下英豪追随自己、历尽艰难而无怨无悔?说明在刘备身上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非凡的人格魅力,说明刘备是人杰中的人杰。

七,刘备之情感

《三国演义》数次写到刘备之哭。遇到危险、战败之时,他哭;鲁肃来索要荆州,刘备也哭。所以民间就诞生了一条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的确哭过。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谁没哭过呢?但刘备并没有在战败时哭,也没有在遇到危难时哭,更没有在鲁肃面前哭。在《三国志·先主传》里,陈寿从头至尾就没记载刘备哭过。

倒是在陈寿淘汰不用的史料里,有刘备哭泣的记载。《九州春秋》说:刘备投靠刘表之后,在荆州一住数年。刘备曾在与刘表聊天的时候出去上厕所,宽衣解带时见自己大腿粗了不少,于是“慨然流涕”。回到坐位上时,刘表见刘备眼带泪痕,便问出什么事了,刘备说:“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由此言,我们可见刘备身处安逸之地,仍不坠青云之志。

然而我认为此事颇为可疑。刘备何人?雄才大略且深藏不露之政治能人也。《先主传》就说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在曹操面前,刘备生怕曹操察觉出他有英雄之志,所以故作呆愚,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胸无大志、胆小畏缩的庸人。刘表虽然比不上曹操眼光毒辣,但在猜忌方面并不亚于曹操。刘备对曹操,对刘表,应该是以一贯之的态度,就是不能暴露自己胸藏大志,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刘备怎么会在刘表面前说出那样忌讳的话来呢?所以,陈寿为刘备作传,便没有采用这个材料。

还有《典略》一书,也记载刘备哭过一次,那是刘备在曹操大军压境、刘琮投降,局势甚危的情况下,刘备南撤时去拜祭刘表墓,“遂涕泣而去”。这次刘备落泪,倒是可能的。因为刘备在危机之时被刘表收留,并在荆州一住多年,对刘表是有感情的。有人劝刘备率兵攻进荆州城,劫持刘琮及荆州官员们南守江陵,刘备说:"刘荆州临亡讬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在形势万分危机之时,刘备逃跑前还忘不了到刘表墓前向刘表告别,可见他对刘表是怀有感激之情的。在刘表墓前"涕泣”,可能掺有多种感情,如对刘表的哀悼之情、对荆州不战而降的痛惜之情、对刘表儿子死狗扶不上墙的悲愤之情,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备此哭,不会是因为畏惧而哭。刘备在征讨黄巾军时,受伤倒地装死,等敌人走后才被人用车子带走。于此生死关头,他没哭过;刘备被曹操击败于官渡之时,连妻儿以及关羽被曹操俘虏了,他也没哭过。怎么会连曹操的军队还没见着,就先吓哭了?即使如此,《典略》中“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这句话,陈寿也并没有采纳。

八,刘备之失误

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误,是彝陵之败。此役不仅使蜀汉元气大伤,而且破坏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大方略。

蜀汉与东吴之争,双方都有过错,而主要过错在东吴一方。

前面提到了一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似乎荆州本来是东吴的,刘备既然是借,就应该还。因为刘备赖着不还,所以孙权才忍无可忍,乘关羽与曹操的军队大战之机,派吕蒙偷袭关羽,并一举擒杀关羽,夺回荆州。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这才倾国出征,结果遭遇惨败。

那么,荆州到底是谁的?

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表的继承者刘琮慌忙投降,此时的荆州只有一小部分地盘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以及刘备、关羽手中。在此危机存亡之秋,孙权毅然派周瑜率三万精兵与刘备会合,准备共抗曹操。应该说,没有孙权的援手,刘备可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就被曹操消灭了。说孙权对刘备有救命之恩,也不为过。

但是,刘备若亡,孙权也命不久矣。所以,与其说孙权是在救刘备,不如说孙权实是自救。孙刘联合,赢得赤壁大战的胜利,曹操北撤,荆州落到了孙刘两家手中。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的军队固然是打击曹操的主力,但刘备也有精兵两万,也参加了战斗,而且刘备“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是出了大力的。拿下荆州之后,刘备当然也有一份。刘备比孙权见事早,先下手为强,提议让刘琦做荆州刺史。荆州本来是刘表父子的,让刘琦做荆州刺史,相当于物归原主,孙权也说不出别的。

有意思的是,孙刘还打着朝廷的旗号还互相任命对方官职。刘琦病死后,刘备提议让孙权担任徐州牧,孙权则让“刘备领荆州牧”,实际是承认了刘备在荆州的统治地位。不过,刘备虽然号称荆州的最高首脑,但并未拥有荆州的全部地盘,周瑜只将荆州南岸分给刘备。因为来投奔刘备的荆州士民越来越多,刘备管辖的地区太小,所以刘备便亲自去见孙权,索要荆州地区。鲁肃出于与刘备共抗曹操的战略考虑,“劝权以荆州借刘备”,孙权同意了。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经过。

而等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眼红了,便要求刘备将荆州还给东吴。刘备答复说,等他打下凉州,就将荆州给孙权。孙权知道刘备不想将到口的肉吐出来,遂生偷袭荆州之念。

借关羽与魏军大战之机,孙权派兵偷袭荆州获得成功,关羽兵败被杀。

对于刘备是否会为关羽出兵报仇,魏文帝曹丕曾召群臣讨论。大家都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只有侍中刘晔认为:“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矣。”

刘晔的分析还是合理的。关羽之死,刘备之伤痛之愤怒是可想而知的。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如果刘备不出兵为之报仇,其以仁义立国的形象也将受损。所以,刘备不听赵云等人的劝阻,出动倾国之兵讨伐孙权。“孙权遣书请和,先主大怒不许。”无论从道义上讲,还是从一国的体面上讲,刘备必须显现出强硬态度,起码要为东吴背蜀结魏、偷袭关羽讨个说法。

细想一下,刘备是政治家,不可能感情用事。毕竟,三国之中,魏国独强,只有吴蜀联合,才能抵御曹魏。刘备是有卓识之人,这点道理岂能不懂?

所以,刘备此次出兵,并不像要与东吴一决雌雄的样子。因为刘备在公元年7月就出兵了,将军队开到彝陵后,忽然止步不前。直到次年5月,一连9个月,刘备一直与东吴陆逊的大军在彝陵对峙,双方不战不和。像这样的讨伐,恐怕古今罕见。

第二年的正月,刘备甚至率一部分部队回到了秭归。有人曾分析说,在此期间,刘备很可能派人去与孙权谈判,刘备不进兵,实是在等待与孙吴的谈判结果。大概刘备想要的谈判结果,是东吴向蜀汉道歉、将荆州交还蜀汉。这个要求,恐怕是孙权不能接受的。所以,双方的会谈可能非常艰难,所以旷日持久。

刘备到底在等什么?因史无具载,也只好让后人胡乱猜测了。

在彝陵一驻就是九个月,时间一长,军队未免就放松了警惕。陆逊抓住时机,一战大败汉军,迫使刘备退回永安。

有史家说此役是陆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据学者分析统计,吴军参加夷陵战役的总兵力为5.5万人,刘备在夷陵战场上的兵力有5.9万人,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战前,刘备的总兵力有11万,战后尚剩下6.3万。“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三国志·先主传》)

有意思的是,战前和战后,孙权两次“遣使请和”。刘备的正确方略,应该是在对东吴给予一定军事压力的前提之下,及时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恢复吴蜀联盟。毕竟,双方共同的敌人是北方虎视眈眈的曹魏。如果双方大动干戈,很可能让曹魏坐收渔人之利。

战后,孙权和刘备都很明智。孙权主动派人来讲和,给了刘备一个台阶下,刘备此时除了答应讲和,也别无良策。孙刘联盟,这才不至于彻底破裂。

彝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误,致使本来生气勃勃的蜀汉集团元气大伤。刘备为此愤懑成疾,次年四月便在白帝城去世了,时年63岁。

我曾对四川大学的校友说:《三国演义》塑造的形象,最失败的当属刘备。《三国演义》想将刘备写成一个乱世英雄、仁义明君,结果事与愿违,竟将刘备写成了一个只会哭鼻子的伪君子。而大家也乐于将小说里的刘备形象当作历史上的刘备,这可能是刘备这个历史人物所遭遇的最大的不公正。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引用的事例以及引文,均出自《三国志》、《华阳国志》与《资治通鉴》等“正史”。虽说所谓正史也不见得可靠,但总比小说真实得多,也可信得多!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还是杨慎的那首词唱得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顺着此词之意,我赋七绝一首以作此文之结语:

莫言成败转头空。

败寇成王古今同,

写罢此文成一笑,

天边又见夕阳红。

推荐阅读刘氏三祖遗训,也叫“三帝遗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刘家人!专访:东莞刘氏联谊会刘灿扬会长最新刘氏宗亲大合影,太珍贵了!航拍刘氏开七公祖墓,风水宝地,香火旺盛,人丁兴旺,子孙昌盛!古代刘氏文武功臣有哪些航拍:刘氏嘉宾们齐聚清远市良洞村共庆文显公祠重建落成庆典暨外嫁女回娘家活动隆重举行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暨东莞刘氏联谊会成立二周年庆典大会圆满成功二0二一祭祀汉高祖皇帝大典隆重开幕热烈祝贺四川省宜宾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宜宾刘氏十周年庆典圆满成功

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弘扬汉家文化,传播刘氏正能量!刘氏自家平台全面收录世界各地刘氏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