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四方漫游,搜奇探胜之余,每每濡墨挥毫,尽情描摹眼前的各种风物,给读者留下鲜活生动的深刻印象。然而正如李贺“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一语所形容的那样,有些才能卓异的作家还能凭心造境而虚拟成辞,并不必寓目辄书而语贵征实。
尽管由此导致其笔端点染铺陈的物色并不能对应眼前万象纷呈的景致,但在后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这些特殊的作品由于诸多机缘凑合,仍成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