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和宋词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华,徜徉其中,我们可以获得真的感召,善的引导和美的熏陶。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念诗可以拓宽视野,让我们获得进取精神。很多人尤其喜爱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也有无数人十分佩服宋代的苏东坡、辛弃疾和李清照。
虽然他们个人在文坛的影响不同,却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欣赏名家作品之余,不禁遐想,若是李白和东坡有幸在同一个时代,将是什么样的情景。
01
先来看看诗仙李白,李白的诗富于奇特的想象,风格雄浑奔放,读他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等,无不为李白的豪情所感染,恨不能借双翅膀飞到他的身旁,与他一起赋诗、饮酒,畅谈豪情壮志。
但是李白的诗虽然豪迈,人生经历却并非一帆风顺。他自小勤奋苦读,游历名山大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李白甚至拜《反经》作者赵蕤为老师,学习纵横术,希望成为苏秦张仪之流,名扬四海。但是由于他身处太平盛世,所学游说方略却难以有所作为。
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平生却一直不得意,后来又有了一段求仙访道的经历,隐居在桃林山野之间。如此丰富的人生,使得李白的诗显得清新飘逸、富于想象。
02
接下来看看苏东坡,如果知道东坡居士的来历,也就对苏轼的人生坎坷有了大概了解。
苏轼的父亲苏洵虽然一辈子没做过大官,却教子有方,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都是很有出息。特别是苏轼更是天资聪颖,才华出众,二十一岁赴京赶考,若不是欧阳修避嫌,以为他是自己的弟子曾巩,苏轼就会拔得头筹。
正处仕途的苏轼恰逢王安石变法,年轻莽撞的后生对长辈的很多做法有意见,于是上疏坚持己见,却遭到攻击。有人用的诗诬陷他,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此后他又几起几落,人生在谷底和浪尖之间来回折腾。
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变故,苏轼反而变得成熟和豁达起来。在流放黄州期间,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从此他的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黄州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03
苏轼更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无论是散文、诗、词,还是书法、绘画,甚至美食,样样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
而且苏轼毕竟当过大官,即使后来被贬,又回到朝廷复用,他懂得更多官场的勾心斗角,以及民间的疾苦。
苏轼在杭州和苏州,以及后来在海南的儋州,都曾经为当地百姓谋福利,办教育,深得人心。
苏轼的词更是让人读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他的词题材广泛,清新豪迈,善用夸张,独具风格。
如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江城子》、《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等,都显示出苏轼诗词的这些特点。
04
其实李白和苏轼的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仕途坎坷,都曾经有一段时间迷失自我,也都是在人生最困难时候,自己的艺术才华达到了人生的鼎峰。
尽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欢,也得到了后世士大夫们的广泛喜爱,但要说到雅俗共赏,恐怕唯有那个苦中作乐,风趣幽默的苏东坡了。
苏轼曾经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也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