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虽屡遭仕途打击,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
众所周知,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典型代表,在文、诗、词三方面均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体现了宋代的文化精神,体现了自身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被称为后代文人景仰的楷模。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使人走向既坚持操守又能修身养性的人生境界。因此苏轼受到后人的无限追捧,在历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尽管如此,苏轼的仕途却非常的不顺利,甚至充满了坎坷。
苏轼先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继而被贬到岭南惠州,最终被贬到了海南琼州。对于普通人来说,接连遭遇贬谪,实在是很大的打击了,苏轼也不例外,更不用说被贬到如此遥远的地方,苏轼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苏轼的词作虽然大多是以豪放见长的,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曲折经历,因此诗词中难免会有许多的不平之意,甚至有时候还会流露出消极、失望的态度。
像是《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面看上去很豁达,但实际上或多或少蕴含了一些认命的意味。再像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伟景色以及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英雄形象,给人一种壮丽的感受,但仍然不免在结尾处传达出了“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的一种人生虚无、大梦一场的消极思想。
然而这种消极思想并没有长期陪伴苏轼的一生,尽管苏轼遭受了很多打击,尽管曾经为之消沉过,但是在晚年时期终究能够超脱出来,到达一种更高的境界。公元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和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创作了这首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几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由独家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发,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