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诗词不是历史教科书解读杜牧的赤壁
TUhjnbcbe - 2023/6/29 19:49:00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古典诗词可以艺术地反映历史,但决不等于历史,把诗词当历史教科书去读,那就完全错了。即使是小说也不能当历史去看。比如我们称杜甫的诗为“史诗”,但你能认为那就是唐代的一段历史吗?太荒谬了!有人为了证明《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是岳飞所作,于是说“岳飞没有在贺兰山一带作过战”,也是谬以千里。贺兰山是毕竟在当时的边境上,用以借代边防线有何不可?有人读杜牧的七绝《赤壁》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他们还真认为杜牧在赤壁捡到了一块废铁,几经磨洗,发现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于是写下这首诗。所以他们认为该诗的第一二句“折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写的是“实事”。(喻守贞《唐诗三百首详注》)有人就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道:“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知好恶。”(宋《许彦周诗话》)喻守贞也说:“凡是咏史吊古的诗,取求材料,总要捡那有趣味有风韵的,加以渲染点缀才能动人观感。”真是好迂腐也!

前两句如果像喻守贞那样认为,那么杜牧岂不成了一位考古学家了!这首诗的一二句纯属诗人在赤壁古战场的想象之词,用“折”借指赤壁一带的战争遗迹;而“自将磨洗”则是诗人在那些遗迹附近走走、看看、摸摸,并作深刻的思考。他可能想得很多,比如战役的场面、双方胜败的重要因素等等。但主要思考的是孙吴为什么会以弱胜强,保住了孙氏霸业。“折沉沙”写的是曹军的惨败,其原因就不说了;孙吴取胜主要是得天时地利人和,利用曹军的弱点,与刘备结成战略联盟,所以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诗的后两句,不管是宋人许彦周还是喻守贞,其说法都是不对的。许彦周认为杜牧不问社稷存亡和生灵涂炭,只想到二乔的结局,显然想歪了杜牧的意思,杜牧的认识水平就那么低下吗?许彦周本人才是“措大不知好恶”!他根本就不懂得写诗的艺术技巧——以小见大,所谓“四两拨千斤”。要是二乔被捉,不用说孙吴亡国了;正因为孙吴保住了江山才使二乔未受辱,这再简单不过了。“覆巢之下无完卵”,杜牧不懂这个道理吗?至于喻守贞所说的取材“有趣味有风韵”更是误导读者,似乎来点对美女的“艳想”,诗词才能动人,真是荒谬!这不是取材问题,是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问题。诗的语言贵在含蓄,耐人寻味,且忌直白,且忌空发议论。即使是议论,也要用形象的语言,而不是喊口号。比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你总不能说成“晋朝王谢高官府,今是寻常百姓家”吧?那还有诗的意味吗?杜牧的《赤壁》一诗的后两句跟此相类似,你总不能写成“鏖兵赤壁孙吴败,国破家亡辱二乔”吧?恕我胡诌!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不是历史教科书解读杜牧的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