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品读杜牧赤壁,以小物博大事,咏史抒怀
TUhjnbcbe - 2023/7/7 19:56: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21.html

今天,小琦和大家鉴赏一首七言绝句《赤壁》,作者是晚唐大诗人杜牧。这首诗也被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收录其中。

杜牧,晚唐大诗人,出生在官宦世家,据史料记载,杜牧的十六世祖是西晋的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爷爷是唐朝两朝宰相,歧国公杜佑。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杜牧这首咏史抒怀诗的代表作《赤壁》。

赤壁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还是老一套,先解词啊。折戟:折断的戟。销:销蚀。将:拿起。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火烧赤壁时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周郎:指周瑜,字公瑾,三国吴军大都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好啦,知识点都说的差不多了。翻译这首诗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支未锈尽的断戟。

自将磨洗认前朝。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意境图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无一展身手之地,因此有感而发。

这首诗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却将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富故事性的赤壁之战全盘概括而出。有此一点,杜牧作诗的功力可见一斑。

赤壁之战,大家都知道,曹操挥兵南下,欲克荆州,灭东吴。孙刘联军与曹魏八十万大军决战于赤壁。期间产生了太多的典故: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火烧赤壁、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都是出自这场战役。

如此宏大的战争场面,该如何写出呢?杜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小博大,以点带面。

一支埋在沙中带锈的断戟,竟然见证了六百多年前赤壁之战。一个“断”字,既有历史的沉重感,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也把当时战争的残酷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看似平淡的白描,用一只断戟,将整个战争写尽的同时,也引发了杜牧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大乔?大乔!

赤壁之战最终的胜负已不必细说,但杜牧却在这个结局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思考:如果没有那一场东风的帮助,也许历史将从此改写,走上另一条无人可以预知的道路。可这些思考该如何展现呢?如同老太太的的裹脚布一样的长篇大论吗?那不是以绝句著称的杜牧童鞋的风格。

咋办?选取典型代表啊——间接的描绘了两个东吴著名美女的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若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杜牧文思之巧,功力之深,展现的淋漓尽致。

铜雀春深锁二乔

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子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

好啦,这首《赤壁》就先说到这吧,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文/古韵琦谈

品味诗词曲文意蕴,融于生活点滴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读杜牧赤壁,以小物博大事,咏史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