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专升本语文必背篇目前赤壁赋考点讲
TUhjnbcbe - 2023/7/9 21:47:00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原文及译文

作者简介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嘉祐二年(年)进士。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选择填空题考点

1、苏轼,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

2、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3、苏轼在词方面开了豪放一派。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翻译题考点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餐妇。

译: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幽壑:这里指深渊。: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5、驾一叶之扁舟,举鲍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扁舟:小舟。寄:寓托。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6、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逝:往。斯:此,指水。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则天地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阅读理解考点

1、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又能从苦闷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艺术手法

①“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

③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3、体会苏轼写作此赋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把握作者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长江赤壁,曾成为英雄豪杰展现才华的历史舞台。作者泛舟黄州“赤壁“,追怀风云人物的毁誉荣辱、成败升沉,有感而发。这篇文赋以夜游赤壁为契机,表现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矛盾的心情:由于刚刚摆脱杀身之祸,他曾有消极悲观、苦闷哀愁之感;但他游赤壁,感悟秋水、秋月、秋风的启示,用“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来构建豁达、乐观的人生信念。

4、理解并分析此篇赋文创造性地运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矛盾的独特构思。

文章继承了传统赋文常用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矛盾、斗争的两个不同侧面。作者心中因遭到沉重挫折而产生消极、悲观、苦闷哀愁的情绪,以“客”之口吻加以宣泄,而由客观景象感悟到应该具备的潇洒超逸、旷达乐观的情怀通过“主”的辨析加以高扬。因此,不难理解,这篇文章贯串全文的“乐”悲““乐”的内在线索,实际上形象鲜明、哲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过程

5、具体分析此篇赋文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点。

这篇赋文在手法上把情、景、理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寓情于景,借景明理,感情的起伏与行文的变化相配合,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文章始终围绕赤壁的风、月、水这三个自然意象所给人带来的感悟和启迪。首先描绘“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优雅画面,再由眼前美景触发“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而水、月、风这些景物又是下文说理的张本。然后凭吊历史人物成败,比如“客”的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紧紧结合自然景物来说理,表达出“客”的消极、悲观。最后通过水和月譬喻,说明事物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作者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这些自然界美好的景物,来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全文明白晓畅,舒卷自如,姿态横生,议论赋予景物以深刻的哲理内涵;全文又使哲理呈现生动可感得形象,同时又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样,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升本语文必背篇目前赤壁赋考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