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气风发。亦有横扫宇内一统天下之势。南方也仅,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东吴孙权、以及土燮。而其中实力各有千秋。而曹操的平定南方的战略部署注定是要影响整个南方势力分布。
南北势力对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影响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秦岭淮河一线。无论南北想要侵入对方,在那个只能依靠人力的年代,都是需要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因此在这条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爆发战争最多的地方之一。
作为此时相对来说最强的孙权,是曹操最大的威胁,倘若能够平定东吴,其余势力必将随风而倒。想要覆灭东吴则要跨过淮河,且不说东吴的军事实力,就凭孙权大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线的主场优势,也是曹操不能比得,从赤壁之战之后曹魏与孙权的合肥之战中就暴露得很明显了。即便从此线路能够拿下东吴,也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国力的过度消耗也不能保证北方势力不会死灰复燃。从赤壁之战之后曹魏与孙权的合肥之战中就暴露得很明显了。因此从东南方向并不是在这个历史时间段,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倘若想要先从西南方向汉中和益州方向切入。虽然益州富饶的农业生产,但是对于沃野千里的北方也不显得不具备什么诱惑力。即便击破汉中张鲁翻越秦岭占领益州。地势因素的影响也不能一马平川,对江南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一旦开战并不能保证刘璋的中立,一旦张刘联手,以益州富饶的粮食物资供给,也将会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如果投入大量兵力,难免东南方向的孙权不会乘机北攻。因此也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后一个荆州刘表,荆州自古富饶,水路发达,各大士族门阀名仕世代耕耘也并不好对付,而且更有大别山的天然屏障。乍一看,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此时的荆州牧刘表已然年过花甲,荆州的大小事务基本被其夫人蔡氏及蔡氏兄弟把持。然而拥有承继资格的长子刘琦并非蔡氏所生。虽然刘琦并不是蔡氏兄弟的对手,但是刘琦的背后有在荆州蛰伏了七八年之久的刘备诸葛亮势力。刘表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加上刘表的器重,很多荆州门阀士族的好感也比较高。因此双方势力多有不和,蔡氏更是对刘琦痛下死手。因此双方一直摩擦,互相消耗。曹操更是看清了这一点,因此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荆州。
想要跨过荆州,就要先占襄阳。这个在秦岭和大别山屏障之间的一条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倘若曹操夺取襄阳则可安然进入江汉平原,一马平川,直指荆州,得荆州就相当于打开了全国各地的交通隘口,统一全国就是时间问题了,因此曹操坚信入主荆州,是横扫南方的绝佳选择。
而此时刘备正在襄阳的门户新野。当初刘表把他放在这也是想让他能够抵挡北方曹魏,如若有他心,则后方襄阳的阻挡也翻不起什么浪。因此曹操统一南方的第一站来到了新野,在徐庶和诸葛亮的指挥下,火烧博望坡与火烧新野两次组织了曹操的先锋部队。但是此时刘表突然病逝,在蔡氏兄弟的安排下刘琮继位,蔡氏兄弟害怕曹操军队,以及与刘琦刘备的对立局面,立即投降了曹操。这也是曹操未能想到的,此时如若灭掉刘备,则荆州之事即可平定。因此从新野撤下来的刘备犹如丧家之犬。为了保存家底刘备兵分两路撤退,关羽携带辎重沿水路撤退,刘备则带轻骑从陆路去江陵。因为此时荆州门阀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跟随蔡氏兄弟降曹,而另一派则认为刘表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刘表没了姓曹姓孙都是外人还不如跟着刘备干。因此刘备决定去江陵重整军备对抗曹操。但是令刘备没想到的是许多荆州流民在刘备仁德的感化下跟随刘备一起撤退。因此导致了刘备的行军速度极为缓慢。曹操一路下荆门入江陵,最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备。
而此时刘备身边有一人鲁肃。在听闻刘表逝世之后,鲁肃坚信刘备将是决定荆州的未来局势的主要人物,因此在上表吴主孙权之后,立即以为刘表吊丧为由过荆州寻找刘备。长坂坡一役后,刘备入主江陵对抗曹操的计划彻底流产。此时鲁肃建议刘备直接放弃江陵,沿汉水一路过下口回到刘琦的江夏郡。长坂坡一役,刘备差点损失爱将赵云及刘禅。丧妻的刘备悲痛之余也别无选择,只能听从鲁肃的意见。命令张飞在长板桥断后,张飞命令二十多轻骑在长板桥后的树林来回奔跑扬起尘土制造疑兵,自己则一人一句“我乃燕人张翼德的,谁人敢与我一战”,吓住曹兵为刘备争取了时间。但是长坂坡过汉水必然要经过蔡氏兄弟的地盘,万分危急之际,在津水遇上水路撤退的关羽得救。原来关羽沿水路撤退,一路既要摆脱追击的曹军,又要击溃前来阻击的荆州军队,所以才耽误了时间。所幸遇上刘备。然后刘备随关羽一起沿汉水直至夏口(今汉口),找刘琦借兵一万,对抗曹操。而曹操此时沿长江南北两岸,顺江而下,倘若攻下刘琦江夏郡,则整个荆州将完全掌握在曹操手中。然后再沿江而下攻占柴桑,则南方可平定。
万分危急之际,刘备派诸葛亮跟随鲁肃到达柴桑。为了说服东吴以张昭为首的言和派,诸葛亮舌战群儒,最终达成孙刘联盟。为了防止长江北岸的曹军的进犯,周瑜沿陆水建立防线,依托陆水后的崇山峻岭。水路则孙刘联军沿长江西进赶到陆水长江入水口,最终在赤壁与曹操水军相遇。曹操为了收缩战线,撤回了长江以北的军队。于是孙刘联军驻军在长江北岸赤壁。而曹操则驻军在长江南岸乌林。两军隔江相望,于是传颂后世近年的“赤壁之战”就此爆发。
所以“赤壁”作为南北两方势力的决战之地,在起初并不在双方战略布局之上。孙刘联合将孙吴与曹操之间的战争提前了。短时间内曹操并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十几万部队,与荆州的30万部队完全融合。加上周瑜离间的影响,掌控荆州士族的蔡氏兄弟斩杀。荆州门阀无法和曹操共同对抗孙刘。甚至已有士族暗地早已与刘备勾结传送情报,导致曹军昏招百出。当黄盖的火船冲向曹军之时,曹操已知自己败局已定。过多的抵抗只会让自己夹在孙刘联军以及荆州门阀的围攻之下。再加上北方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毕竟不是王,一旦自己陷入荆州的泥潭之中,北方势必会重新回到群雄割据的局面。那么自己几十年打下的基业将付之一炬。因此,曹操只能快速撤回北方。为了让辎重不落入孙刘联军的手上,曹操只能命令放火烧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黄盖几艘火船为什么能够快速的烧起整个驻军几十万的曹营。当然也有可能有部分荆州门阀的推动。所以这场大火很可能是孙刘、曹操、荆州门阀的共同之作,曹操华容道撤退之后,基本放弃荆州全境,仅保留了荆楚门户襄阳,为下一次南征埋下伏笔。
战争历史从来都不是教我如何去制造战争,而是用来警戒后人。战争光鲜振奋的背后,是无数的鲜活生命和家庭。
愿中华民族世代和平,愿世界再无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