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倩刘中灿
通讯员何武涛肖忠红
湖北湖南交界处的湖北省咸宁市赤壁羊楼洞村,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在距羊楼洞村两公里外,有一座名叫得胜山的小山丘。相传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在这里打败清军,得胜归来,因此得名。现在,山上种满了茶树。
在得胜山上,有一片墓群。这里是赤壁市烈士陵园羊楼洞烈士墓群,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内三处烈士集中安葬地之一,长眠着位烈士。
从朝鲜三千里江山的枪林弹雨,到鄂湘交界处的茶山,这些烈士为什么会埋骨湖北,他们的亲人又在哪里?
15年来,赤壁市公安局的老民警余发海,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为解开这些谜题而奔波着。如今,烈士们长眠的地方,已经扩建为庄严肃穆的陵园,还有22位烈士,没有找到自己的亲人。
余发海
15年帮位烈士找到亲人
十五年前,55岁的余发海刚做完肾移植手术不到两年,病休期间,赤壁市政协文史委派他去考察一片子弟兵烈士墓群。墓群就位于赤壁市羊楼洞村两公里外的得胜山上。
余发海至今记得,那是大片旷野山坡,荒草丛生,周围没有村庄,也没有道路。一阵风吹过,一个个碑头露了出来,“好像一个加强连埋伏在那。”
余发海扯了一把齐腰深的荒草,扎成一束,擦去碑上的青苔和灰尘,上面的字迹在岁月的风化和侵蚀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既有女兵、炮兵、步兵这些普通战士,也有班、排、营、团级干部。籍贯涉及全国24省份,县市。牺牲的战士年纪最小的18岁,最大的52岁。他用手数了一下,15排,座。
经过走访当年的见证者,余发海终于弄清楚了这片墓群的来历。
余发海接受记者采访
事情要追溯到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前线战争紧张,为了救治伤病员,湖北省军区在羊楼洞村筹建了中国人民解医院。5年时间,前后收治抗美援朝前线和剿匪前线转运来的伤病员多人。
原解医院旧址
而这其中,有人因为伤势过重,救治无效去世。他们被葬在了当地。搞清楚了烈士墓的真相,余发海却没办法把它当作调查的结束。“往事不能如烟,我一定要为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做点什么,不然我心里不安。”
于是他开始根据碑文上的信息,一一发去信函。然而时隔已久,很多地方已经改了名,行政区域也有了新的划分,加上不少碑文上的地址也不详细,方言和近音字更是让寻人难度倍增。
医院救治所旧址
最开始寄出去的信几乎全部石沉大海,还有因为“地址不详”、“查无此人”被退回的。而就在这时,一封回信让他重新心头燃起了火焰。
那是河南烈士刘义斋儿子寄过来的信,他一直不知道父亲为革命牺牲的事情,家里找了几代人,却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同为军人的叔叔至死还在念着兄弟的下落。“求求你把我带到我爸爸那里看一看。”
有了这次特殊的“重逢”,也坚定了余发海为烈士寻亲的想法。此后他找来了各地地图册和地方志,像“考古学家”一般,研究着每个地址,方言。结合各方面资料,将信息一一修正。只要有一点线索,他更是会自己买票,独自前往当地核实。十几年下来,车票积了厚厚一大摞。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也对这片墓群十分重视,年,有关部门开始把这里扩建为烈士陵园,找到亲人的烈士也渐渐多了起来。每年清明节,都会有从各地赶来的亲属来到陵园,纪念他们的亲人。
赤壁市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张建平(右)介绍烈士故事
赤壁市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张建平介绍,在名烈士中,有三位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其余的烈士中,有位已经找到了亲人。
活着的烈士敬了个军礼
“胡金海,12军35师团3营8连战士,四川江津(现划归重庆)高歇乡人。年牺牲,牺牲时22岁。”这是座烈士墓中其中一座的墓志铭。
烈士陵园场景
年,当人们为这个叫胡金海的烈士寻亲时,却惊讶地发现他竟然还活着。人们找到了胡金海,也从他口中了解到了一段壮烈的故事。
在一次战斗中,敌军投下燃烧弹,身边一个战士被严重烧伤,身上的衣服都烧没了,胡金海便将身上的衣服脱了披在战士的身上,而衣服里便放着他的姓名籍贯的“生死牌”。
烈士陵园场景
这位到牺牲时都没能留下只言片语,没留下任何身份证明的战士,医护人员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把胡金海的“生死牌”当作了他的,于是便有了这座胡金海的墓碑。
“我活着却成了烈士,而躺在烈士陵园的那个战友连名字都不知道。”已经白发苍苍的胡金海随即在子女的陪伴下,来到羊楼洞,看着那块写着自己名字的墓碑,他的眼眶瞬间红了。那里埋着的烈士,虽不知道姓名,却是他的战友。
烈士陵园场景
“今天,我代表亲人来看你,我们都是你的亲人。”当日,胡金海在烈士陵园,向每一个墓碑敬礼,那天他一共敬了个军礼。
老人走路已经颤颤巍巍,但背却挺得笔直。
如今,胡金海已经去世,他终于回到了战友们中间。
在赤壁还有两片烈士墓群
年春,正在为烈士寻亲而帮忙的余发海,从几位在赤壁离休的原解放军第67医院志愿军老战士那里得到了新线索,又寻找到了另两处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军人墓群。
烈士陵园场景
在赤壁市与咸安区交界的一个小镇,余发海找到了一个名叫“石嘴山”的黄土山。
爬上山坡,可以看到一坎坎台阶和一座约3米高的“中南革命烈士墓碑”。碑的后上方有块约平米的坪台,坪台中心是一座合葬着50名子弟兵烈士遗骸的大墓。经余发海事后查阅《咸宁市志》记载,这里共安葬了座志愿军烈士。当地文化站的一位姓余的老站长说,这片志愿军烈士墓起初每遇山洪爆发,都有很多烈士墓被河水冲毁,有一年村里一位老党员向上级反映后,民政部门派人将剩余的50个烈士墓移到山坡上来合葬。
烈士陵园场景
余发海还找到了另一处位于原解放军医院附近的志愿军墓群。根据他的考察,这片墓群中共安葬了92名志愿军烈士。年,当地将该烈士墓群从“医院”后山搬迁至咸宁县浮山泉塘朱家山,后陆续安葬解放军现役及离退休病故军人,形成如今共多座墓,现称温泉岔路口。
还有22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
在烈士陵园里,还有22位没有找到亲人的烈士,他们的家人,还能找到吗?
张建平说,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非常重视烈士寻亲工作,但时间已经过去了70年,关于烈士们的资料非常少,找到亲人的难度也在加大。但是他们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记者拿到了这22位烈士的名单(如图)。其中一位叫秦国华的烈士,正好与摄影记者同乡。他立即把烈士的信息发到自己的同学群当中,发动当地的朋友寻找。
我们也希望,70年后,看到这条消息的所有人,都来扩散,让这22位烈士,找到亲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