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苏轼,大家都耳熟能详,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年-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但事实上,他样样兼修,是各行各业以及全领域的天才选手,他会酿酒,懂医术还写出了天下三大行书中的《寒食帖》,懂绘画,一幅木石图拍卖直接成交四亿。
▌崭露头角
嘉祐元年(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作为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难以抛却情感色彩,一句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流落儋州
绍圣四年(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
▌关于美食
现在有很多人爱称自己是“吃货”,古往今来,爱吃的诗人数不胜数,苏轼则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他本人是个美食家,苏轼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尤其热爱美食。
▌遗过子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于元丰八年(年)元丰八年正月旦日,子由梦李士宁车草为具。梦中赠一绝句云:“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人间饮酒未须嫌,归去蓬莱却无吃。”明年闰二月六日,为予道之,书以遗过子。坡翁。
他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无论是在行旅途中,还是在贬谪之地,他都乐于烹制,乐于品尝当地美食。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至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贬谪之地黄州,可以说是苏轼美食灵感爆发的一大福地。虽然黄州地处偏僻,可是苏轼发现这里猪肉产量丰富且价格便宜,而且当地老百姓还没有研究出猪肉的吃法。于是苏轼就买了好多猪肉,用慢火清炖,然后加入酱油等调料,做出的肉美味无比,这是苏轼与美食的微妙碰撞。
“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黄州临近江边,闲暇之余,苏轼常去江边垂钓,于是江里的鱼也变成了苏轼烹饪美食的原材料,苏轼对于鱼的烹饪方法也有独到的研究。这种烹鱼方法,就是至今仍被眉山一带老百姓所保留的“水煮鱼”。
元丰七年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时,写下《浣溪沙》。他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不禁发出赞叹:“人间有味是清欢!”不仅是江里的鱼,有毒的河豚也逃不了苏轼之口,在苏轼的作品《惠崇春江晚景》中,更是将竹笋、肥鸭、野菜、河豚……融汇于一诗之中,真是一句一美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9岁时被贬惠州,苏轼迎来了仕途最低潮的时期,他将精力转移到美食上。很快,他发现惠州其实是个很美好的地方:“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自己种植了品种繁多的蔬菜和水果,有美味堪比莼菜的藤菜和百吃不厌的荔枝。
好菜一定要配好酒才行,苏东坡自己还捣鼓着酿酒,在黄州酿米酒,在定州酿松酒,在惠州酿桂酒,在海南酿“真一酒”,他的诗词中也时时飘散着美酒的芳香,虽有借酒消愁之嫌,但更多时候却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据说历史上以苏东坡命名的菜品有66道,可见其嗜吃成性,或许正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对于豁达的他来说是常态,而唯有美食,才同诗词一样让苏轼难以辜负。
▌书法亦负盛名
▌《寒食帖》苏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方面
▌苏轼《木石图》北宋日本私人藏
▌《木石图》局部刘良佐跋语
首先有东坡同代书画家-米芾(-)的跋,跟着有宋高宗赵构(-)「绍兴内府」的印,以及南宋(-)金石学家王厚之的印。大宋灭亡后,元初著名书画家鲜于枢(-),以及元末诗文家俞希鲁都曾在上面题跋。据鉴藏印显示,至有明一代,则曾为朱元璋养子沐英(-)家族,和藏书家李廷相(-)所藏。年,苏轼的水墨画《木石图》创下了亚洲佳士得拍卖最高价,世人对他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