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熙宁四年(),苏轼赴杭州通判任,路过泗州僧伽塔,作了这首诗。一说此诗作于元丰二年()三月,时作者奉命移知湖州,经过泗州。苏轼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泗州僧伽塔注释: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边,逆风刮了三天,黄沙阵阵扑面。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船上的舟子都劝我去向僧伽寺祈祷,果然,一炷香还未烧尽,旗子已哗哗向南舒卷。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船走得快如飞箭,转眼间长桥失去了踪影,到龟山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长桥:在泗州城东。龟山: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最高尚的人从不厚此薄彼,我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为得到顺风而欢欣。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便:便利。
耕田欲雨刈(yì)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离去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刈:收割。
若使人人祷(dǎo)辄(zhé)遂(suì),告物应须日千变。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爷岂不是一天要万化千变?遂:如愿,顺意。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我如今自身与世俗两不相关,去没有什么追求,来也没什么留恋。悠悠:遥远莫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无所谓不便。每次到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厌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往昔韩愈诗所说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见到的已不是澄观苦心经营所建。澄观: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diàn)。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带来的俗尘玷污了你的丹梯,请让我登上你,饱览群山环绕下的淮河两边。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淮甸:指淮河一带地区。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苏轼的主要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赠刘景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菩萨蛮·回文夏闺怨、石钟山记、浣溪沙·端午、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行香子·述怀、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黠鼠赋、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南乡子·送述古、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南歌子、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西江月·平山堂、鹊桥仙·七夕、少年游·润州作、江城子·江景、花影、留侯论、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泗州僧伽塔》由[小孩子点读]APP-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