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三足鼎立之势始于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曹操军事集团与孙刘联军的较量。而孙权军事集团与刘备军事集团能够缔结联盟,诸葛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何结盟我们这下节分析。这里重点来回答来探讨另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何无法改变三国后期的格局?
赤壁之战封面关于本题所述的三国后期,因与诸葛亮相关,姑且认为是后刘备时期,即章武三年(年)春刘备病逝至公元年诸葛亮病逝,这12年的时间。这期间蜀国朝政基本由诸葛亮管理,事无巨细,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为何无法改变格局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天下未变,益州疲弊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军事集团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原文为: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分天下《隆重对》策说得非常明确,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不可卒除,孙吴大地固若金汤,可以为援。先取荆州,后取益州,天下有变,则荆益两路齐发。但后刘备时期,荆州已失,刘关张已亡故。且天下无变,曹魏依旧强势,孙吴依旧坚固。三方实力中,蜀汉实际是最弱的,如何能够凭一人之力去改变格局呢。
况且,刘备举全国之力讨伐孙吴,兵败猇亭,国本动摇,刘备身亡,地动山摇。诸葛亮连年北伐,劳民伤财,益州疲弊。战争不当当是比较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亦至关重要。
诸葛亮剧照内忧外患,疲于奔命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虽是在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但也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隆中对源自网络刘备死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朝野上下不平、接班人不力、蜀地三股势力暗箱争斗。这三股势力分别为:
第一股势力是:刘备入川时带去的荆州人士组成的“荆州集团”,他们占据了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第二股势力是:刘焉父子入川时从东州带过来的亲信所组成的“东州集团”,即益州前一任主人。第三股势力是:益州本土豪强、名流人士和一些在当地德高望众的世族所组成的“本土士族”,不受蜀汉政权的待见。三股势力矛盾重重,荆州集团与本土士族基本上算是强龙与地头蛇的关系,刘备在位时多次镇压国。后刘备时期,诸葛亮采取亲和政策,但仍旧不信任。且诸葛亮时期实行的是“严刑峻法”“依法治国”,士族集团颇有怨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益州危在哪里呢?此时诸葛亮早已与东吴结为友好同盟。赤壁之战后,曹操已退回北方,曹魏对他并无威胁。其实,诸葛亮所谓的“危及存亡之秋”的“危”恰恰就在蜀汉内部。这也就是他要发动“北伐战争”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通过发动战争才能转移注意力,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达到空前团结的目的。
诸葛亮剧照蜀道天险,人才凋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汉地处中国西南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无法大军输出,水路已因荆州的丢失而丢失,陆路受制于蜀道之难,非人力无法克服。虽有成都平原的滋养,但仍旧有限。
蜀道难蜀汉后期人才快速凋零,甚至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样的成语。这实与曹魏和孙吴无法比拟的。曹魏地处中原,还是当时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人才济济。孙吴地大物博,内部稳定,三代经营下沉淀了一批能干的忠诚。这也是诸葛亮无法改变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亮剧照综合以上分析,诸葛亮纵有天大本事,奈何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蜀地,无法以一人之力改变当时格局,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之遗憾了。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是真得不错,一位喜欢历史、酷爱三国,做点原创,分享点有感触东西的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