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乌台诗案后苏轼为什么变成了苏东坡萌
TUhjnbcbe - 2023/8/13 20:54:00
白癜风科研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0/9338673.html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人们对他称赞不已,就连余光中都这样评价他:“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不会找李白一起,李白不负责任。也不会找杜甫,杜甫太苦。他会找苏东坡,他会是一个好朋友,也是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那么苏轼有什么魅力呢?他又怎么变成了苏东坡呢?

公元年1月8日,一位文学巨匠、大词人苏轼就在四川眉山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诞生了。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个饱学之士,母亲程氏也出身名门。书香门第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苏轼的童年乃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公元年,年仅21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同时考取了进士。经欧阳修推荐,参加了秘阁的制科考试,学下《王者不治夷狄论》、《礼以养人为本论》等五十篇文章,较为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后经殿试,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签判。

公元年,苏轼的妻子王弗不幸病逝,第二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又病逝于京城。丧亲之痛让苏轼伤心疾首。同时,苏轼在政治上也进入了坎坷不平的阶段。公元年,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几次上书宋神宗对王安石变法提成反对意见。但神宗支持变法,对苏轼的反对意见不予理睬。公元年,苏轼离京任杭州通判。

公元年,苏轼为了与在济州任职的弟弟更加靠近,请调到密州担任了太守。在一个严寒的冬夜,苏轼又一次梦到了深深思念着的结发妻子王弗,提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为官清正,尽管屡遭挫折,他仍然坚持上书宋神宗,积极要求减轻赋税,发放灾粮。公元年,苏轼又改任徐州太守。这一年徐州发大水,为了快速制服大水,他亲自参加救灾防洪工作。为了解决百姓的生计,他组织人力采煤,解决了当地人民的烧柴问题。由于苏轼救灾防洪有功,受到了宋神宗的通令嘉奖,升任为湖州太守。苏轼离任时,徐州的百姓恋恋不舍,夹道相送。

苏轼来到湖州后,朝廷内部的斗争异常激烈,这场斗争给苏轼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按照宋朝的规定,官吏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任职,都要给朝廷上谢表。苏轼就在这次写给宋神宗的谢表中,有些话刺痛了变法派。监察御史何正臣、舒亶等人便弹劾苏轼“有讥讽时事之言”,诋毁苏轼是“起于草野苟贱之余”、“初无学术,滥得时名”、“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等等。在这一群人的弹劾声中,宋神宗派那个阴险的李定去察一察,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不久,两个差人就用绳子捆扎着苏轼,走在赶京的路上了。湖州的百姓问讯,沿途流泪想送。

在诗文的世界里,苏轼是深谷的白云,是林间的清风,然而在邪恶虚伪的官场中,用的可是苏轼完全陌生的一套语言和行动系统。在那些审问者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逼供下,苏轼终于招了。他招供:自己故意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也一心想着写反诗。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都有些可笑的联系,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苏轼的罪状。苏轼估计自己是要死定了,便托一位善良的狱卒带了两首诗给弟弟苏辙。其中有一首写道:“处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在弟弟苏辙的积极营救和宋神宗祖母的病中嘱托下,苏轼终于被从轻处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了免受牵连,往日应酬唱和的朋友们也与他断绝了往来。然而,正是这份难言的孤寂,帮助他洗去了人生的喧闹,使他的艺术才情得到了升华。落魄的苏轼来到了黄州,在这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于是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轼。

苏轼一家在黄州过着艰难的生活,好友为了帮助他,将过去的几十亩地拨给了他,苏轼一家老小便在这里学习种地。苏轼把自己开辟的这块地叫做“东坡”,自己则取号“东坡居士”。苏东坡的名字就是从这叫起来的。五年后,宋神宗不忘苏东坡的才情把他调到汝州,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苏轼决定告别仕途,他请求以团练副使的身份在常州住下来,获得了批准。途中经过庐山时,苏东坡写下了西林壁上的那首绝句《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公元年,苏轼再次到杭州做官,这一次,他引导人名疏通了西湖,使千顷土地得到了灌溉,还主持修筑了著名的“苏堤”。

苏东坡在国人心中的印象,用林语堂的一句话说,但凡中国人想起苏轼,嘴角便会泛起会心的微笑,确实苏轼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佳作和美好的传说。那么,你们喜欢李白,杜甫,还是苏轼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乌台诗案后苏轼为什么变成了苏东坡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