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翻开历史,注目于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一首词很快就会映入我们眼帘,以其豪放瑰丽,成为传统诗词中当之无愧的代表作。那么这是哪一首,何以是写在流放之地,又好在哪里呢?
这就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常说苏轼不屑柳永,其实不尽然,否则苏轼怎会有一次他问一位善歌的幕僚,自己的词和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这位幕士答得极妙:“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意思是各有千秋呗。
不过苏轼那“大江东去”确灾是苏词中杰出之作。
我们说填词忌重字,但正如习武之人,内力雄厚不拘泥一招一式般,若刻意避开了重字倒显得呆板。所以东坡的《念奴娇》中,三“江”、三“人”、二“国”、二“生”、二“故”、二“如”、二“千”字,端的是高手功力,驱使自然,利落干脆。而用在写赤壁之战,周瑜火烧连营,烧退曹瞒数十万兵马,保住孙吴千里江山。这大概是历史上最吸引文人目光的一场战斗了。几个字重用也增添了气势!
赤壁
记得唐李白曾有《咏赤壁》,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炽热的情感,驰骋想象,笔酣墨饱地图画出火烧赤壁的壮丽场景。而稍后杜牧有《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战争的历史意义不是诗人关心的对象,否则就不能理解无名无姓的“无定河边骨”为何会反复出现,以及地点模糊的“古战场”为何总也凭吊不完。“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诗人们的主题,
“野战格斗死”是多数战士的结局,“败马号鸣向天悲”是最常见的背景音,“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并非诗人危言耸听。
枯骨无言,唯有哀嚎的北风在转述遥远的呐喊。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惜太多自以为是圣人的君王将相,寻找到太多的“不得已”,把一批又一批“春闺梦里人”无情地投去冰冷的无定河边。因此诗人才质疑,“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究竟意义何在。
不过诗人对战争的态度又是复杂的。因为战争的宏伟瑰丽能到达诗人想象力难以企及的地方。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燃烧成绚烂的烟火,让诗人不仅看到了残忍,也看到了一种极致的美丽。这或许是苏轼们眼里的战争。至于结果意义之类那是政治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