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练习8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
TUhjnbcbe - 2023/9/28 18:34:00
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1064.html

练习8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总分:43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40多天________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________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________,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
   )。________,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以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惨绝人寰 百孔千疮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惨无人道 百孔千疮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C.惨绝人寰 满目疮痍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惨无人道 满目疮痍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了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B.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C.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D.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虽是一首爱情诗,但从《诗经·氓》的一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奴隶社会古人生活的一些影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以货易货的贸易雏形;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约定俗成的婚姻规矩。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极写边塞的严寒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更始①立,使使者徇郡国。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执金吾军入界,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遂共车同出,结友而去。(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比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恂归颍川,遣使者拜为汝南太守。

恂素好学,及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初,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镇抚吏人,受纳余降。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有删改)

①更始:指更始帝刘玄。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B.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C.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D.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守,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B.建武,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C.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因其记事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赞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D.宰,在古代是官吏的统称,是主宰之意;宰相是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寇恂智勇双全,胆识过人。他深受耿况器重,当耿况的印绶被更始帝的使者取走而无意归还,索要未果时,他先晓之以理,后果断行动,助耿况夺回太守之位。

B.寇恂执法严正,以国为重。寇恂没有按当时一般的做法宽容贾复的部将,贾复决意报复,寇恂一心为国,委曲求全,最后经过光武帝的调解,二人化干戈为玉帛。

C.寇恂重教平乱,深受百姓爱戴。寇恂任汝南太守时,整修乡校,教授学生,颍川之乱后,群盗平定,在百姓挡住去路的强烈要求下,寇恂得以留任汝南太守。

D.寇恂慷慨仁厚,德高望重。他所得俸禄,总是很大方地馈赠给亲朋老友以及手下的官吏将士,认为自己不可独自享受这些好处,当时的人认为他有宰相器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比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就被疾去的轻舟带走了。

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10.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并序》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何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8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答案与解析

1.C “惨无人道”指残酷到了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惨绝人寰”指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此处用来形容大屠杀的悲惨,应选用“惨绝人寰”。“百孔千疮”形容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满目疮痍”指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此处用来指令人“痛楚”的景象,应选用“满目疮痍”。“肝肠寸断”形容非常悲痛。“痛彻心扉”指痛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痛彻心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指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根据后文“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可知,应选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综上可知,C项正确。

2.B 括号所在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之间有分号,分号在分句间表并列关系,所以应注意前后句式的一致性、内容的相关性。前句主语是“今日之中国”,所以所填句子的主语应为“今日之人民”,据此排除A、D两项。从句式上看,前面句子中和所填句子相对应的是一个单句,据此排除C项。故选B。

3.D A、B两项中,“定格与复原”语序错误,应是先“复原”,再“定格”。C项,第二个分句成分赘余,应去掉“传递”后的“的”。故选D。

4.(1)抱布贸丝 子无良媒 (2)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3)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5.B “(寇)恂”是“遣谷崇以状闻”的主语,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的断句效果,根据B项的断法,句意是“(贾)复先在坐(座)”,他见到寇恂后,“欲起相避”,这种断法语意清晰明了。故选B。

6.C “暗含褒赞之意”错,应是“暗含褒贬之意”。

7.C “留任汝南太守”错,应为“留任颍川太守”。

8.(1)如今刚刚到上谷郡就要先毁弃信义,阻挠归附之心,催生叛离的裂痕,又将凭什么号令其他的郡国呢?(“堕”“沮”“畔”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高峻有一万精兵,大多是能开硬弓的箭手,连年都无法攻破他们。现在打算招降他们却要杀了他们的使者,恐怕不行吧?(“率多”“比年”“无乃……乎”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堕,通“隳”,毁坏;沮,止,阻止;畔,通“叛”,背叛,违背。(2)率多,大多;比年,连年;无乃……乎,恐怕……吧。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郡昌平县人,其家世代都是有名望的大姓。寇恂最初担任郡里的功曹,太守耿况很器重他。更始帝刘玄登上帝位,派使者去郡囯。寇恂跟随耿况在上谷郡的边界迎接使者,耿况把印绶上交给使者,使者收下了,过了一个晚上还没有归还的意思。寇恂带兵进去面见使者,请求将印绶交还给耿况。使者不还,说:“我是天子的使者,你想威胁我吗?”寇恂说:“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国家的信用还未宣扬,您接受了帝王的使命,带着符节俯临四方,各郡国的人无不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望风而动,准备归顺。如今刚刚到上谷郡就要先毁弃信义,阻挠归附之心,催生叛离的裂痕,又将凭什么号令其他的郡国呢?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的官位来安定百姓。”使者不吭声,寇恂叱令左右的人用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耿况到了以后,寇恂上前拿了印绶给耿况戴上。使者不得已,只好用更始帝的名义任命耿况,耿况接受后就回去了。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郡,他的部将在颍川杀了人,寇恂就把他逮捕关进了监狱。当时政权还处于草创的阶段,军营中的人犯法,一般都宽容,寇恂却在集市上当众杀了他。贾复以此为耻辱,归途经过颍川,对手下的人说:“我和寇恂同为将帅,而现在却被他陷害,大丈夫岂能被人侵害心怀怨恨却不做决断?今天看到寇恂,一定要亲手用剑杀了他!”寇恂得知了他的打算,不想和他相见。执金吾的部队一进入边界,寇恂就出城到大道上迎接,然后又假托生病回去了。贾复带着兵想要追杀他,但手下的将士都喝醉了,于是路过颍川离去了。寇恂派谷崇把情况报告给光武帝,光武帝就召见了寇恂。寇恂被引见时,贾复已经在座,想起身避开。光武帝说:“天下还未平定,两虎岂能私下争斗?今天我替你们解除矛盾。”于是让他们坐在一起,尽情笑乐,接着同坐一辆车出宫,结成朋友后才离去。高峻占据着高平县,担心被杀死而坚守城池。大将军耿弇等围攻他,一年都无法攻下。建武十年,光武帝和大家商量派使者前去招降他,于是对寇恂说:“你现在替我走一趟。如果高峻不马上投降,就带着耿弇等五个军营攻打他。”寇恂带上玺书到了第一城,高峻派遣军师皇甫文出城谒见他们,言辞礼节都不顺从。寇恂大怒,准备杀了皇甫文。将军们都劝谏说:“高峻有一万精兵,大多是能开硬弓的箭手,连年都无法攻破他们。现在打算招降他们却要杀了他们的使者,恐怕不行吧?”寇恂不答应,就把使者杀了。然后派了使者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经被杀了。想投降,就快点投降;不想投降,就固守在城中吧。”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了。众将都来祝贺。寇恂回到颍川,光武帝派使者到郡中委任他为汝南太守。

寇恂平素很好学,就整修了乡校,教授学生,聘请通晓《左氏春秋》的人,亲自向他学习。起初,跟从光武帝攻打隗嚣,而颍川的盗贼又蜂拥而起,光武帝只得带军返回,对寇恂说:“颍川迫近京城,应该及时平定。只是考虑到唯有您能平定此地。”寇恂跟着光武帝到了颍川,群贼全部投降,但光武帝最后并没有任命寇恂为颍川太守。百姓挡住道路说:“希望能从陛下那里再借用寇君一年。”于是就留下寇恂安抚官吏百姓,接纳余下的盗贼来归降。寇恂通晓经书,注重修养,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所得到的俸禄,总是很大方地馈赠给他的亲朋老友以及手下的官吏将士。他经常说:“我是靠着这些士大夫才能走到今天,怎么可以独自享受这些好处呢!”当时的人把他当作德高望重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建武十二年,寇恂去世,谥号威侯。

9.C “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就被疾去的轻舟带走了”错,尾联写的是“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这一阕歌声还没听完,已经远逝了”。

10.两首诗都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①都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琵琶行并序》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唯见江心秋月白”,以安静的氛围烘托音乐让人沉醉,而此诗写江月清辉也是烘托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②都用听众的反应来侧面表现乐声的美妙。《琵琶行并序》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乐声打动人心,此诗以“听不尽”来写歌声所具有的吸引力。(每点3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先明确本诗对渔歌的描写特点是侧面描写,如“夜深江月弄清辉”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一阕声长听不尽”用诗人的反应来侧面表现乐声的美妙。再从《琵琶行并序》中找出用月夜美景来烘托乐声和用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乐声的美妙的诗句,加以分析即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练习8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