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29 16:45:00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朝杜牧《赤壁》又做唐朝李商隐《赤壁》诗文漫解:浩瀚的江流滚滚而去,在岸边的古沙场,我看见了,露出半截的古代兵器,磨掉了斑斑的锈迹之后,认出了这是前朝的战争遗物。要是东风不给周瑜你时候方便,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大乔小乔这样的美人就不属于东吴了,而会关在曹操的铜雀台里。初衣解诗:这首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咏古诗。可以说通篇都是好句子。近镜头是江滩边的一枚古兵器,一双手用江水洗涤干净,在太阳里露出了前朝的刻记,这是赤壁时候的战争遗物啊。镜头拉远,古战场的江水和赤壁就在眼前,音乐还能听到古代战争的厮杀声。历史总是以结果来论断过程。如果当夜不起东风,烧了曹操的战船,这天下的历史,只怕从那个时候就要改写了。古今多少事,江水无声拍浪中!这首诗以小见大,视角奇特,却又恢宏绮丽。在寂寂的安静当中,有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他没有写更深沉更浩瀚的东西,却调侃的说,要是那一夜东风不与周郎便。这是举重若轻。历史的吊诡地方,要紧处就只有那么一天或者一夜或者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一场战争,其偶尔决定了胜负,是历史的偶然,又是历史的必然。可以这样说,这个首诗里蕴含着极大的历史观。历史的偶然和必然相互衬托,眼前一枚小小的古代的兵器,折射的是历史的风云变幻。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多少是命运和历史的偶然呀。然而整个画面有极其的清丽和流丽,写历史如此清新,却又让人回味隽永。这一首诗,作为经典的咏史,并没有太多的争议。有争议的事,到底是谁是他的作者?因为在晚唐时期,能够如此拥有写作的天分和才华的,而且文风和胸襟又相对较近的,当属杜牧和李商隐。所以在流传下来的诗中,有的诗集里说是杜牧作的,有的诗集说是李商隐作的。这两个人同朝为官,杜牧大李商隐10岁,李商隐对杜牧可以,可以说是尊敬佩服。在流传下来的李商隐的诗里,就有着和杜牧的交集,比如有一首《赠杜司勋十三员外》,写尽了仰慕之情。又有一首可谓极尽褒奖“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这可不是坏话。因为李商隐就是伤春伤别的高手。能被他这样的说,杜牧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诗文高手。虽然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党派,但好像也没有太影响他们的私交。那我们就来看一看杜牧和李商隐的风格。杜牧非常有才华,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虽然也做过幕府,十分的心酸,但总的来言,他的官运要比李商隐好,他的诗文虽然绮丽惆怅,但是,许多典雅雅致,重在行云流水,高瞻远瞩。而李商隐的用典较多,诗风沉郁飘渺。重在写情,曲折悲郁,幽微动人。但是他们对历史的感慨,都非常的巧妙。常常是将深沉的感慨寄托在精巧唯美的句子里,收放自如,含蓄动人。所以这样一首咏赤壁的诗,就是叫当时人蒙掉作者的姓名,单从诗意的清丽幽微,以小见大,也很难分清楚到底是杜牧呢,还是李商隐的作品。杜牧曾经经过赤壁古战场,这在他的官宦生涯里是可以考证的。比如他做过黄州刺史。而且他的古诗首杜甫的影响非常重。而李商隐在他的生平当中,也许去过赤壁,也许是有感而发,但目前的一些生平资料,没有表示他在为官期或者旅游期间有到过赤壁的记录,所以后世人倾向将这首赤壁诗,归在杜牧集里。但是如果知道这两个人风格的略有不同,这一首诗读来的重点可能就不一样了。如果是杜牧写的这首诗,他一定是略微带点调侃的味道。他的语气已经相对轻快,略有嘲讽。如果是李商隐写的这首诗,他一定是相对惘然,有一种认真的悲伤。仿佛一首歌曲被不同的人演唱,具有不同的远意。不管这首诗是他们谁写的,这首诗的意境因为隽永而深沉,独立而永久的流传下来。传播也许就是最大的赞美,无论对于杜牧还是对于李商隐来说。让我们重温这首隽永却有无数历史感怀的小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初衣胜雪为你解读古典诗词。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欢迎大家留言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