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火烧赤壁烧掉的竟然是曹军的卡路里上
TUhjnbcbe - 2023/11/3 20:58: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大家好,本文全系原创,图片源于网络,如有授权,联系删除,谢绝抄袭,违者必究!)泱泱中华五千年,火烧赤壁美名扬!在这场老叟、幼童皆熟悉不过的典故中,竟隐藏着许多重要,但却被人忽略的蛛丝马迹!以至于后人以讹传讹,成就了许多英雄的传奇诗篇!在史海中遨游的“大闸蟹”要为这场历史正名。是英雄?是狗熊?不妨费点口舌说道说道。知我者为我点赞,不知我者为我挠头!好,不扯闲篇,正文开始。话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在荆州登上百艘大船,沿长江顺流而下,浩浩荡荡杀向吴国。八十万大军?这个数字肯定是假的不能再假了。根据《三国志》等史书整理出来的数据显示:魏有户数一百零三万,人口四百四十三万,兵六十万;蜀有户数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兵十万;吴有户数五十余万,人口二百三十万,兵二十三万。其中关于兵的数字,只是理论上推导出来的的数据。如果真是这么多的职业士兵,国家很容易被这些士兵的大嘴给吃垮了,财政根本不堪重负。以魏国为例。魏国实行了屯田制,有军屯和民屯之分。军屯的意思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也就是说,这些士兵是自给自足的,国家不用管。不但不用管,屯田的士兵还得上交一部分粮食。上交的这部分粮食,就是所谓的国库粮了。只能在战斗的时候,才被允许调拨使用。可以说,这些人是预备役人员。不是全国性的灭国战争,根本不会调动这些人。简单计算一下。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魏有四百四十三万人口,减去二百万女子的话,男子不到二百五十万人。再减去老弱病残,工商业户、傻子乞儿、家用私兵、匪寇盗贼等各色人等。也就是刚有一百万的合格兵源。即使这么多兵源,也不可能全部都来当兵。还要有农民、石匠、织造工人和修陵、修长城之类的民工。因此,能有六十万的士兵就已经是极限了。其中,十万精锐的士兵属于禁军,保卫首都专用。二十万屯田的士兵也不能随便调用。还有十万的地方部队需要驻守各路城池、关隘。另外,十万北部边防军需要防范北方的匈奴。十万西部边防军需要镇守凉州的羌族。因此,这次抽调出来进行战斗的兵丁其实并不多。再说,赤壁之战并不是什么倾国大战,只是一场狭路相逢的遭遇战。曹魏军队估计有个七、八万人是个很切合实际的数字。曹魏这七、八万人还有一些是荆州整编的降兵。曹操亲自带领的士兵应该有四、五万人,比降兵的两、三万人的总数要多一些。以曹操的性格,自从宛城张绣反叛事件发生后,已经吸取到了足够的教训。必须时刻占据对军队的主导地位,才能睡个安稳觉!荆州兵不太可能哗变,因为曹魏是强势一方。不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荆州兵有主力变成了杂牌,情绪肯定是有的。不过,在曹操打败袁绍、杀死吕布的赫赫威名之下,荆州兵除非真活得不耐烦了,才会去选择哗变。以曹操的为人,提防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后来某次突发事件中,才会疑心大起,斩杀了蔡瑁、张允二人。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见,当大人物、大英雄也是很不容易的。后世一位自比曹操的蒋姓大人物,就在西安吃了一次大亏。要知道,在古代,许多人围在一起,是个很可怕的事情。一旦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瘟疫。所以,军队的伙食、如厕问题都是头等大事,比排兵布阵什么的还要重要十倍。当北方的旱鸭子们坐上了船,因船舱的空间狭窄,且摇来晃去的缘故,再加水土不服等原因,士兵开始疲乏、失眠、头疼脑热、腹胀、呕吐、食欲不振。随后,曹魏的军队发生了小规模瘟疫。正在此时,下游的吴军,乘坐了数十条小船沿长江逆流而上。是逆流而上还是就在赤壁集结待命就不得而知了。吴军正好在这里遭遇了曹操率领的水军。双方二话不说,马上来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曹军的优势是船大,多数是楼船,弓箭手多,箭支准备充足。曹军的箭支如飞蝗般射向吴军。吴军的船只,相对来说都是小船,即所谓的蒙冲。东汉的刘熙在《释明释船》中记载: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蒙冲是吴军的主力船。船体狭而长,机动性强,便于冲突敌船。但是遇到比自己还要大的楼船,吴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胜在水手驾船技术娴熟,灵活多变,左突右闪,致使很多曹军的箭支都落到了水里。十只箭能射中吴军船者不过十之三四。更不用说射中吴军的人了。而吴军呢?一开始,几无招架之力,纷纷躲到船舱中不敢出来。并小心翼翼地操作船只闪躲,尽量避开曹军大船的撞击,根本拿曹军一点办法也没有。等到曹军一波又一波箭雨消耗完毕。吴军接到主将指令,开始蠢蠢欲动了。围着曹军的大船,将带有硫磺的布袋或者裹着松枝的火把点燃后扔到曹军的船上。不过,很快就被曹军给扑灭了。船的甲板上留下了一块块灼烧过的痕迹。在战斗中,吴军是不可能烧毁曹军的船只的。而曹军也拿吴军没有办法。再加上曹军战斗力因瘟疫大打折扣,也未能一举击溃吴军,给了吴军以喘息之机。于是,双方分别偃旗息鼓,分靠两岸,扎下十里营盘。由遭遇战转换为阵地战、消耗战。应该说,火战是吴军能想出来的唯一克制曹军的战法。当然吴军也有弓弩手,但是不如曹军火力凶猛,且没有持续的后援储备。因为在三国时代,只有魏国拥有批量制造弓箭的能力,这是由大国的国力所决定的。光箭头这个部位就涉及采矿、冶炼、铸造等很多部门。显然,吴国并不具备大量生产箭支的能力。首先最主要的是,吴国是一片水乡泽国,境内根本没有铁矿山。就算集齐了所有的条件,主帅也不会下令大面积应用。那射出去的一支支箭分明就是一枚枚的铜钱啊!只有硫磺、炭屑、松油和动物油脂比较容易搞到,且不需要深加工。用麻布包裹,点燃后,扔出去当燃烧弹使用。扔到甲板后,还不容易被扑灭。后来,双方交锋数次。基本上都是重复上述的战斗模式。曹军打上半场,吴军打下半场。曹军船只虽大,但在吴军防守严密的情况下,也不敢深入吴军营寨。一旦搁浅就成了刀俎下的鱼肉。而吴军也不敢到曹军的水寨面前随便晃悠。虽然大船追不上,但如果被偷袭的快船拿五爪飞镰或挠钩抓住你,基本就进入猫戏老鼠环节了。有人说,曹军可以用火箭来攻击吴船。但在江面潮湿的环境中,别说轻易射不中船只,即使射中了,也根本烧不毁这些船只。这些船一般都是采用密度较大的木材制造,又常年在水里侵泡,湿气比较大。必须是船帆等易燃物着火后,落到船的甲板上。经过高温炙烤后的甲板,才能燃起无法挽救的熊熊大火。即使碰巧一支火箭落到了船舱里的易燃物体上。难道船上人都是死的吗?从江里打一桶水,瞬间灭火。(这是我一个个辛苦码的字,你都看到底了,点个赞再走也不亏~~谢啦!)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烧赤壁烧掉的竟然是曹军的卡路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