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55.html在唐宋历史上,都曾出现过社会的和平安定和经济的高度繁荣,然而大唐在经历“安史之乱”后,风光不再,战乱频发。宋朝遭遇“靖康之难”,失去半壁江山,南宋小朝廷苟安一隅,不图进取。社会的安定繁荣激人奋进,教人进取,建功立业便成为有识之士的主旋律。国家动乱,民族危亡,思念英雄,报国救难就成为了爱国人士的最高目标。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便只能寄托在历史遗迹和古代英雄身上。所以,这是一个呼唤英雄、歌颂英雄的时代,咏史怀古成为了唐宋时期文人笔下最重要的题材。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国时代和那个时代的英雄是文人最主要的歌咏对象。靖康之难“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虽然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对文人而言,他们更喜欢具有儒雅风格的周瑜。一代名将周瑜,雅量高致,年少有为,精通音律,尤其在赤壁之战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采用火攻,大破曹操,名传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江夏送别友人时,自然想到了这位英雄,于是在他的送别诗中表达了对周瑜敬仰。赤壁歌送别唐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周瑜而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在他的《赤壁怀古》词中对周瑜英雄形象的赞美和向往更是人人皆知。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小乔初嫁了除此之外,大量的文人表达了与他们相同的观点。咏赤壁唐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吊周瑜诗宋范成大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江左风流美丈夫然而,有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此人不是无名之辈,而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大意是: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独特看法,也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赤壁之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写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将为人们广为传颂的周瑜,推到了风口浪尖。诗人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此战中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周瑜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已是历史公论,但诗人却不认可这一点。诗人认为周瑜的胜利几乎是侥幸的,如果没有东风相助,结局必定是截然相反的。因此他并不认为周瑜是一名出色的将领。杜牧这么认为,并不是他自高自大,而是有一定的军事理论基础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并且曾为《孙子兵法》作注,形成了自己的军事观点。杜牧更强调将帅内在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计篇第一》)。他认为作为将帅应该足智多谋,言而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等素质和能力,而不应依赖偶然因素取得胜利,否则便不能算作英明将帅。所以,他对于周瑜借助东风这一偶然因素取得的胜利并不认可。铜雀春深锁二乔从理论上来说,周瑜靠这种偶然因素取得胜利,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也说明他没有充足的把握夺取胜利,只能靠运气一搏。这种不确定性在《三国演义》一百一十三回也得到了印证:诸葛亮在一晴朗天气里于上方谷中布下火种地雷,将司马懿大军引入其中,欲一举消灭魏军。哪料晴空烈日突然变成了黑云密布,暴雨倾盆,战争的结局顿时发生根本性转变。所以杜牧对赤壁之战结局的假设,完全是有可能的。杜牧知兵而不被任用,自有不平之气。包括李白、苏轼在内的历代文人对周瑜推崇备至,是因为他们没有杜牧这样的军事理论,所以他们只能就已有的结果崇拜,而不能像杜牧这样提出自己的军事观点。杜牧敢于发前人之未发,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自有其非凡胆略与气魄。这也是杜牧的这首诗能够引人深思、流传千古的因素之一。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